第八章 心急如焚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5)
张勇再次找到徐增平,对他说:徐总,现在的澳门创律,你没有话语权了,什么都交出来了,公司章子放在你那,还有什么用呢?放在你那只能耽误事!
徐增平嘴里叼着大烟斗,双手插在腋下,不断地吞云吐雾,不说话,神情很尴尬。
张勇接着说:我们去乌克兰的机票都买好了,马上要出发,难道你不希望我们把“瓦良格”这个项目搞成?
张勇的这番话让徐增平无法再推托下去了。他从口中拿下烟斗,长舒一口气说:好,我让梁秘书找出来,给你送去。
很难得,这一次徐增平没有失言,第二天就派香港创律公司的董事会秘书小梁把图章送来了。
按说,终于把图章拿到手,张勇应该高兴才是,可是不知为什么,他并无欣喜之感。他拿着图章反复端详,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儿。前面要了那么长时间,徐增平一直不给,这次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痛快?
张勇把澳门创律公司与“瓦良格”项目有关的文件拿出来,仔细查看上面的印章,将手里的印章和文件上的图章对了一下,果然发现了问题――这枚印章比文件上的图章小了一圈儿!
张勇马上把这个情况向远在北京的邵淳做了通报,邵淳很生气:徐增平搞什么名堂!
张勇和戴岳去乌克兰的机票已经订好了,第三天就要起程,时间紧急,如果再找徐增平要原章他不一定配合,反而会打草惊蛇。邵淳当机立断,对张勇说:马上按照原来的样式重新刻一个。
张勇连夜在香港找了一家“24小时电子快刻”刻章社,花了300港币,按照原来文件上图章的大小,重新刻了一枚“澳门创律旅游娱乐有限公司”的印章。第二天取回来一对比,正合适,并用这枚新的印章在澳门创律公司的授权书上盖了章,总算没有耽误他们的行期。
与此同时,张勇在香港的报纸上发表声明:“澳门创律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原公章已丢失,现我司正式宣布作废,从1999年8月1日起,有人用该章对外签署的一切行政文件及业务合同、协议、承诺、担保等均无效,我司对上述可能发生的一切纠纷及法律责任均不承担责任。”
徐增平先是失去了大股东身份,接着又失去了运作“瓦良格”的权力,并被剥夺了澳门公司的领导权,他自己与“瓦良格”项目渐行渐远,再加上催债的债主盈门,使他对“瓦良格”项目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他想把手中的“瓦良格”20%(徐增平18%,庄立祥2%)股权卖掉。
1999年8月18日,徐增平给戴岳写了一封信,用传真发出。他要把澳门创律公司的20%股权传让给东方汇中公司,开价1200万美元。
据东方汇中公司办公室主任王毅民回忆,由于前期徐增平连续违约,黑海造船厂当时要求澳门创律公司再支付1400万美元罚金和滞港费。
戴岳看了此信,对王毅民等人说:船还没拖回来,他欠了人家造船厂一屁股债,公司现在哪有钱给他啊!
对于此事,邵淳的态度是:现在还不能放他走。必须让他扛着那20%股份。
鉴于此,徐增平要求转让股权的事情,邵淳和戴岳未予理睬。
从徐增平要求转让20%股份的这一动向来看,一是徐增平已经对这个项目失去信心,二是太缺钱,急于将股份变现。

本网站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最新力作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