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1)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时间:2023-01-07
来源:听雪斋书馆
作者:李忠效
点击:...次

陈明豪(1942.3~),广东省潮州市人。1960年7月入伍,在潜艇士兵学校学习,1962年8月任112潜艇(苏联S型)声纳兵,后任127潜艇声纳班长、声纳军士长,155、210潜艇声纳军士长。1973年参加培训朝鲜潜艇人员;1974年调到潜艇学校(现潜艇学院)任教员。1976年转业到广东省潮州市电子工业公司工作。现居广州。

我上艇的时候,陈明豪是艇上比较老的几个军士长之一,给人的感觉,老成持重,比较安静,很少看到他和舰务军士长关廷文、轮机军士长顾洪发等人一样“闹腾”。所以我现在很难讲出有关他的故事来。安静的人往往无故事。
陈明豪离开潜艇的时间比较早,后来上艇的很多人都不认识他。2008年我编老艇纪念册时,曾找过他,没找到。
2014年夏天,老艇战友在青岛聚会,他来了,是他们声纳班的张俊富七拐八拐才找到他的。40年不见,已经70多岁的他,仍然文质彬彬,温文尔雅,而且不显老。也许这就是广东人的“老年范儿”?
2017年11月,老艇战友在青岛聚会,他又来了。从广州到青岛,距离遥远,他却乐此不疲。可见他是很看重老战友聚会的。我约他为本书写稿,他写的文章题目就是《眷恋》。很显然,他对曾经的潜艇生活,充满了眷恋之情。

离开我熟悉的127潜艇已有42个年头了。每当电视屏幕出现潜艇的镜头,就不由得勾起我对潜艇生活的回忆和眷恋。从最早的112潜艇到127潜艇,再到155、210潜艇,都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127潜艇,最使我难以忘怀,此时我恨不得回到我熟悉的声纳室里,操作着我熟悉的声纳站,倾听大海的声音。
2017年国庆节,我携全家人到青岛旅游,到海军博物馆参观。当看到已退役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时,我这个潜艇老兵很想到艇上参观,可购票时,人家告诉我:你的年纪大了,为了你的安全,按规定你不能上艇。这让我感到非常遗憾。我真想让时光倒回50年,让我和战友们驾驶127潜艇去出海训练,去远航,去战斗!
2017年11月初,“曾经的127”上百名战友在青岛聚会,我再次来到青岛。老战友离别太久,有的满头白发,有的满脸皱纹,很多人已经认不出对方是谁。真是岁月不饶人啊!老战友重逢,一起追述往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一提到曾经的127,每个人都倍感亲切,总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战友情。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是127这个响亮的舷号,把我们联结在一起。
聚会结束,大家恋恋不舍,互道珍重,盼望着下一次相聚,继续讲述127潜艇的故事……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