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1)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第十二章 (1)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十二、黎明前抓紧搜集重大情报

(1948 年初—1949 年初在南京)

 

第十二章 (1)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国民大会”丑态百出

 

1947年下半年,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解放军由自卫防御转入全面战略进攻。蒋介石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自清朝倒台以来,中国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先是军阀混战,接着是国民党“围剿”共产党,然后是八年抗战,随之再次发生内战,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政府军费开支急剧增加,国库空虚,经济凋零,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加剧。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为了讨好美国政府,乞求美国援助,同时也为了平息国内矛盾和国民党内部各派的纠纷,他匆匆披上民主的外衣,召开了没有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同盟参加的“实施宪法”的“国民大会”。

有人说,蒋介石坚持召开“国民大会”,是假装民主,实际上更加独裁。这个被人们讥笑为带有“蒋记”标签的“行宪国民大会”,于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在南京召开。

“国民大会”场面大,需要的速记员多,我自然是其中的一个,每天夹着小皮包到场速记。蒋介石在会上所做的施政报告,不得不承认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战场上失利,在华中战场上也受到刘邓大军的严重威胁。

他发誓说:我必定在三至六个月内肃清黄河以南整个集结的匪部。

他还说:过去军事战略在于确保国防据点,而今后改为着重歼灭匪军主力,对若干地点,可暂时放弃。

像过去一样,蒋介石在大会上的报告是由宣读员代读的。他本人坐在一边听。施政报告假惺惺地宣称要“还政于民”。此时,一个“国大”代表以为真的可以讲民主了,在蒋介石的报告读完后,他就登台想提点意见。可他刚说了几句,便立即遭到蒋介石亲信们的围攻,说他这是对“总裁的最大的不敬”。

会场上嘘声四起,有人高喊:“滚下去!滚下去!”

“把他拉下来!”

也有人说:“让他讲下去嘛!好话坏话都要听完嘛!”

两厢意见不同,会场上吵成一片。后来甚至有人动手打了起来。有的女代表从来没见过这种阵势,以为要出人命了,吓得吱哇乱叫,浑身发抖。

会场工作人员上前劝架,想把双方拉开。不料,四个“国大”代表竟然迁怒于一个劝架的会场工作人员,对他施以拳脚,打得他头破血流,被抬到医院救治。

这场闹剧,把蒋介石高唱的“民主、团结”的假面具剥得精光。有些在场的职员和宪兵看着这种表演,忍不住在一旁偷偷乐。这场会议没有轮到我速记,我坐在大会代表后排侧席上,看得一清二楚,也忍不住想笑,但是我马上意识到这样不妥,赶紧用手帕捂着嘴,不露声色。我想看看蒋介石是什么神态,却发现,蒋介石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退出了会场。

国防部长白崇禧在“国大”会上所做的军事报告,对我来说,都是些公开的东西,没有什么价值。这个报告遭到许多代表的质询。有的代表还要东北败将陈诚、熊式辉出席大会对战局做解释,甚至有人拍着桌子高呼:“陈诚是不是该撤职查办了?”

此时陈诚在东北遭到人民解放军的沉重打击,他所率领的48万军队被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只得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孤立的据点里,形势岌岌可危。

其实这次“行宪国大”的最终目的,是选举总统和副总统。选举的过程使这场闹剧达到了高潮。我在中央党部工作了十来年,早已熟悉了蒋介石等国民党高官的那一套作风,大会一种表情,一套言词;小会一种表情,一套言词;私下里又是一种表情,一套言词。他们当面客客气气,互相吹捧,背后互不服气,讲怪话,揭老底。

“行宪国大”是一次权力分配的大会,利益分割的大会,充分暴露了各路诸侯的真实嘴脸。

总统、副总统以及各部门候选人,均由国大代表和立法委员提名,然后由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认定。我亲眼看到,国民党内部为此争得不可开交。在“中常会”上,C.C.系、政学系、黄埔系往往为了一个提名各不相让,“中常会”开成了“长常会”,经常是上午、下午、晚上连着开,速记工作日夜不停,速记员苦不堪言。

如果说下面的人为争权夺利表现得还算真实的话,那么,蒋介石本人在总统选举问题上的表现,就实在是过于虚伪了。

1948年4月4日,国民党在南京丁家桥中央党部召开六届中央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惟一的议程是讨论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问题。

蒋介石在会上说:“总统不一定是国民党员,可选党外人士,但必须了解国家大事,对国际问题有研究。”接着又补充道,“要在美国有影响的人。”

大家都明白,蒋介石这段话的指向性很明确,只有当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无党派人士胡适最合适。

此前外界已有传言,说胡适要当总统候选人。现在蒋介石一表态,证明那些传说绝非空穴来风。

有人分析,蒋介石之所以要推荐胡适当总统候选人,是为了迎合美国人的口味,为自己树立“民主形象”。他是国民党总裁,实权仍抓在他的手里。胡适即使当了总统,也是有名无实的。可是,国民党内部并不理解他的一番苦心。会上,几个国民党元老当场表示坚决反对。也有人私下里说,这本来就是“老头子”(指蒋介石)导演的一场戏。

蒋介石讲话完毕,大多数代表反应强烈,会场顿时乱成了一团。

蒋介石宣布休会,下午继续开会。然后走出会议室,进了设在中央党部的总裁室。平时蒋介石并不在这里办公,只是来中央党部开会时,用于会前、会后休息或接见什么人。

中央党部机要处就在总裁室旁边,此时我们速记员要抓紧时间到机要室整理记录,正好看见很多国民党元老跟着蒋介石进了总裁室,其中有陈果夫、戴季陶、邹鲁等。只听隔壁总裁室里,哭的哭,闹的闹,大都要求蒋介石收回在会上说的话。

下午三点,继续开会,平时很少发言的邹鲁首先发言。他慷慨激昂,声泪倶下地说:总统非总裁来当不可!这关系到党国的命运和前途。

接着又有多人附和,大讲总裁出任总统的重要意义。似乎蒋介石不当总统,天就要塌下来了。

等到众人的发言渲染得差不多了,最后蒋介石果然改口。他“唔唔”了几声说:本总裁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采纳大多数同志意见……

 

第十二章 (1)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1948 年4月4日,蒋介石(中立者)在南京丁家桥国民党中央党部礼堂主持国民党六届中央临时全会。主席台右二为沈安娜在速记

 

第二天,临时全体会议休会一天,开了一天中常会。上午讨论总统候选人,下午讨论副总统候选人。最后决定,“本党总裁蒋介石和司法院院长居正为总统候选人”,很显然,居正只是个陪衬而巳。副总统候选人为孙科、李宗仁、程潜和于右任。在6日继续召开的临时全体会议上,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全部通过。

“国民大会”的总统选举毫无悬念,蒋介石以2430∶269的绝对优势击败了他的象征性对手居正,从而当选中华民国总统。对此,谁也不感到惊奇。

倒是副总统的选举结果,有点出乎人们预料,更确切地说,是出乎蒋介石的预料。

关于选举副总统,蒋介石已内定孙中山之子孙科为候选人。国民政府原来不设副主席,前不久,蒋介石特别安排孙科当了副主席,其目的不言而喻, 日后只要换个副总统头衔就可以了。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桂系首领李宗仁要当这个副总统,致使选举一波三折,并最终导致蒋介石指挥棒失灵, 如意算盘落空。

蒋介石认为,若李宗仁选为副总统,对他的威胁最大。因为李宗仁是拥有相当军事力量的地方实力派,在目前对共产党战事节节失利的局势下,桂系大有伺机取而代之的可能。蒋介石让国民党显要人物一起出面,向李宗仁施加压力,劝李宗仁退出竞选。但李宗仁坚持不退,于是蒋介石亲自找李宗仁谈话。据李宗仁后来回忆,那次谈话火药味很浓。

蒋介石说:“你还是自动放弃的好,你必须放弃。”李宗仁说:“委员长,这事很难办呀。”

蒋介石说:“我是不支持你的。我不支持你,你还选得到?”李宗仁恼火地说:“这倒很难说!”(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