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1)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十、恢复与党组织联系 迅速准确送出情报
(1945 年夏一 1946 年春夏 在重庆 )

沸腾的山城
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向公众宣布无条件投降。中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侵略者的失败而宣布结束。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伟大的胜利。
当天,国民政府的官方电台广播了蒋介石的演讲,重庆的很多报纸都出版了号外,如雪花般散发得满街都是。晚上,重庆山城一片欢腾,人们潮水般涌向重庆市中心的纪念性标志——“精神堡垒”。
1945年8月15日晚,重庆市政府在“精神堡垒”广场举行庆祝抗战胜利提灯会,所有参加大会的人,手里都提个灯笼。千千万万的灯笼布满山城,气氛热烈,场景壮观。
我和明之带着两个孩子,以同样振奋的心情,加入了游行的人流,从上清寺街一直走到通远门。小儿子走累了,明之就让他骑在脖子上。
不少人因为激动,一边高喊“鬼子败了”,一边号啕大哭。有的下江人兴奋过度,一边高喊“胜利喽——,回家喽——!”一边竟用砖头把自己家店铺的玻璃砸了。那意思分明是说,要回家了!这个店铺不要了!
当天夜里,我和明之回到家里,安顿孩子睡下以后,由于精神亢奋,丝毫没有睡意。长期的秘密工作使我们养成了一种越是热闹,越要冷静思考问题的习惯。
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盟军宣告欧战胜利。5月5日国民党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接着召开六届一中全会。在开会之前,张寿贤处长就让科长徐漂萍与妇指会商量,叫我马上回机要处。这时宋美龄出国已不在重庆,我在妇指会的事情不多,她们就痛快地同意我回中央党部了。
我自始至终参加了国民党六大和六届一中全会的速记工作。会中其他内容都不重要,只有会议通过的《对中共问题之工作方针》、《对中共问题之决议案》最重要。我用别人看不懂的速记符号记了下来,藏在抽屉里。现在,抗日战争胜利了,蒋介石下一步会怎么样?
我对明之说:日本虽然巳投降,但我们在国民党机关工作多年,已看透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反人民的本质是不会变的。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他们在5月份六大上对付共产党的决议案。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并不乐观。
明之说:他们的文件你都记在速记本上了?
我说:嗯,就锁在我办公室的抽屉里。
明之说:现在抗战胜利了,形势会有新的变化,说不定党组织很快就会恢复与我们的联系!
我高兴地说:那可就太好了!
“天快亮了,抓紧时间睡一会儿吧。”明之提议道。
接着,我们一人搂着一个孩子,很快就睡着了,而且睡得特别香甜。我梦见周恩来和董必武等南方局领导从红岩村向我走来。董老见了我,笑道:小速记,你现在又可以发挥作用了!
这时的重庆,从官员到百姓,对时局的发展都非常关注,包括我和明之所在的国民党机关,人们经常在私下议论时局问题。国共两党的政治态度对国家前途的影响,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有人在广播里听到了中共发表的《对目前时局的宣言》,该文提出“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统一”的主张。这些消息也传到了我们的耳朵里。我们知道了共产党的声音,心情十分激动。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对蒋介石的了解,特别是国民党六大通过的《对中共问题之工作方针》和《对中共问题之决议案》,我们预感到国共谈判将会非常艰难。我们默默决定,继续保持警惕,注意形势发展,等待时机。
中共方面一再呼吁“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在国内外一片强大舆论压力下,尤其是迫于美国国务院的压力,蒋介石于8月14、20、23日接连三次给毛泽东发电报,邀请他到重庆谈判。
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谈判代表张治中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飞抵重庆。飞机降落后,第一个出现在机舱门口的就是身材魁梧的毛泽东。他头戴灰色巴拿马帽,身穿灰蓝色中山装。面对欢迎的人群,他举起帽子向大家致意。这一潇洒的动作,被记者用照相机定格在历史的画廊里了。
中共代表团的到来,受到重庆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柳亚子先生赋诗称颂毛泽东亲临重庆的行动是“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称毛先生惠肯来渝是“大喜事”;再能做到“和平、民主、团结”,就是喜上加喜的大喜事了。
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来,完全是假惺惺,估计毛泽东不会来渝。可是不曾想到毛泽东居然真的来了。蒋介石对毛泽东这么痛快就答应来重庆,完全出乎意料,没有准备。这一点,从后来匆忙应付谈判的慌乱程度上,可以看得出来。
我和明之得知,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一起来到重庆,要与国民党谈判,心情非常激动。国共两党能坐下来和谈,标志着共产党提出的“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统一”的主张有可能向前迈一大步。我们预感到,党组织重新和我们接关系的日子已经不会很远了。
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与政府代表张群、张治中、邵力子经过43天的漫长谈判,于10月10日在重庆桂园a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在这个《纪要》中,蒋介石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方针,承认各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并承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纪要》签字后的第二天,10月11日,毛泽东在张治中的陪同下飞回延安,周恩来、王若飞留在重庆与国民党继续谈判,研究实施《纪要》的具体措施。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