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2)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2)


    第二天晚上,吴克坚再次来到我们的家,华明之把准备好的国民党六大和六届一中全会的全部重要情报伪装密藏好交给他。吴克坚十分高兴而又不无幽默地说:这会不会是俗话说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啊!


    吴克坚指示我:目前搜集的重点是国民党有关国共和谈的内部考虑及其反共部署。
    吴克坚又指示,现在国共两党关系发生很大变化,秘密联络的方式也要改变。他和明之商定,今后不在我们家接头,改在外面约定时间和地点联系。这样更为安全。一旦有事,回旋余地也大些。


      周恩来让吴克坚来找我和明之,使我们终于又回到党的怀抱。我们认为,党员与党组织的关系,就是鱼和水的关系。重新回到组织的怀抱,就如同鱼儿回到水中。从此,我们又在中共南方局和中央情报部领导下,由吴克坚直接领导、联系,继续做秘密情报工作。


     1984年,吴克坚在他的回忆录里写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后从延安到重庆时的情景:“我受中央社会部李克农委托,到上海搞地下工作。在到上海前,我在重庆又找到了沈(安娜)、华(明之)夫妇。我一方面向他们传达了周恩来同志对他们卓越的工作成绩予以嘉奖;另一方面我希望他们继续提供情报。他们及时提供了情报。”


    当时国共两党的关系非常微妙,本来就没准备执行《双十协定》的蒋介石,表面与中共握手言和,暗中却在调兵遣将。我及时将这些重要情报通过明之送交吴克坚。


    吴克坚不但领导我和明之的工作,还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他眼看我们苦守了八年的破破烂烂的房子,我们又只是两个小职员,薪水微薄,手头拮据,两个孩子还小,又常有病,生活十分清苦。吴克坚表示要向党组织为我们申请一点补助,我和明之对看了一眼,我们不约而同地摇摇头,坚决地摇头表示不要。


    我坦言道:过去的三年,那确是真难熬啊!现在组织恢复了联系,我们又可以为党提供情报了!


    明之接着深情地说:精神上的满足是最幸福的,就是苦日子也不会觉得苦!

   a 李克农 (1899—1962),安徽巢县 ( 今巢湖市 ) 人。1926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任中共上海沪中区委宣传委员。在国内革命战争中,打入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保卫了中共中央的安全,被誉为“龙潭三杰”之一。参加长征时,领导政治保卫工作。到达陕北后,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1936 年西安事变前后,随周恩来与张学良会谈,任中共代表团秘书长。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协助周恩来、叶剑英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历任八路军和新四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处长、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八路军总部秘书长、中共长江局秘书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委员兼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55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b 刘少文 (1905—1987) 原名刘国章,化名张明。河南信阳人。1925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6 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 11 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 年 3月回国,1934 年 10 月随中央红军长征,1937 年 7 月被派到上海,任中共驻沪办事处秘书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驻沪办事处秘书长,中共南方局交通处处长、南方局组织部主任秘书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南方局情报部部长,中共上海工委副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军委联络部代理部长、情报部部长,总参谋部二部部长,总参谋部顾问等职。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第十章 (2)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本网站近期连载海军作家

李忠效的纪实文学

《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李忠效、华克放整理

未完待续  敬请阅读

 

第十章 (2)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