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3)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第十章 (3)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十、恢复与党组织联系 迅速准确送出情报

(1945 年夏一 1946 年春夏  在重庆 )

 

第十章 (3)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政协会上及时送出国民党的底牌

 

在国共两党共同签署的《双十协定》中有这样一个条款:“关于政治民主化问题,一致认为应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并应采取必要步骤,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协商国事讨论和平建国方案及召开国民大会各项问题。”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国民政府礼堂开幕。
开幕式会场布置很简单,桌上铺着白布,横的一排桌子,中间是主席和发言席,右边是秘书长、秘书席,左边是速记员席;代表席直排五行,国民党、共产党、青年党、民主同盟、社会贤达五个代表团自右至左各占一行。到会代表36人,中共方面为7人。记者席在会场进口处。中共代表团秘书齐燕铭在右边单独专设一席位。议事工作仍然由中央党部秘书处机要处负责,速记员自然仍有我。
 
我和明之对这次会议充满了期待。不单是期待会议能开出一些结果,更期待见到离别已久的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领导。我那天还特意换了一件以前参加国民参政会时穿过的衣服,希望周恩来、董老、邓大姐能一眼就认出我来。
 
政协委员入场时,我看到中共政协委员周恩来、董必武、邓颍超、吴玉章、王若飞、叶剑英、陆定一依次走进会场,心情十分激动。后面三人是第一次见,前面四人是早就熟悉的。多年不见的亲人终于又见面了!我想站起来向他们致意。但还是克制住了,把快要夺眶而出的泪水,强忍了下去。
 
周恩来第一个走进会场,一眼就看见了我。他环视一周,然后暗中对我使了个眼色。我心领神会,这是在与我打招呼呢!
 
邓颖超看见我后,同样深情地用眼神传情。邓大姐转身时,还把手放在背后悄悄摆了两下。我立即领悟,这是在和我打招呼,同时要我不露声色。事隔三十多年,1979年,我当时仍在上海市委调查部工作,因公到京出差,与老战 友一起在中南海西花厅看望了邓颖超大姐。谈话中我们回忆起“旧政协”时的情景,邓大姐说:当时自己人又见面了,可不能说话,真有点别扭。我说:我听大姐义正严辞批驳敌人, 高兴得要笑出声来,赶紧用手捂住嘴!
 

第十章 (3)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1946年1月,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共代表团成员:吴玉章、陆定一、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王若飞、秦邦宪(自左至右)
 
政协委员入场结束, 我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稳稳地坐在速记席,开始认真记录。
政协会议的宗旨是协商建国,建立联合政府。但是国民党方面显然缺乏诚意,不断制造事端,使会议自始至终充满了火药味。看到周恩来大义凛然、机智沉着地与国民党代表唇枪舌战、据理力争的风采, 我心中感到无比钦佩和敬仰。
 

第十章 (3)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1979年12月27日,邓颖超与沈安娜在中南海西花厅合影
 
周恩来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匆忙派兵抢夺战略要地, 与共产党军队冲突不断。在上党、绥远、邯郸三次战役中均碰壁惨败后,才不得不继续与共产党谈判,企图以此拖延时日,暗中调运兵力,然后再大举进攻,达到消灭共产党的目的。后来形势的发展,证明周恩来的分析是正确的,蒋介石对重庆谈判和这次政协代表大会,根本没有丝毫诚意。
 
政协会议头几天是听国民政府代表关于几个大问题的报告,然后分五个小组讨论。这五个小组是:一、宪法草案组;二、国民大会组;三、政府组织组;四、施政纲领组;五、军事整编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主题。各代表单位推定一个或两个代表分别参加小组会议。
 
在政协会议开会期间,国民党政协委员为了准备白天和共产党政协委员在会议上“舌战”,每晚都要举行“党团会”。这是一种秘密的小型会议,当时除了孙科等八名政协委员,还有其他国民党要员参加,大约十人左右,谈的都是第二天将要讨论的话题。机要处长和速记科长对我一向十分倚重,指定我每天晚上单独去担任这一极为机密的“党团会”速记。孙科等人根据蒋介石定下的几条框框,策划如何对付共产党。他们商量在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改组政府等主要问题的讨论中,攻什么,守什么,谁唱红脸,谁唱白脸, 如何讨价还价,最后由谁提出折中方案等等。
 
每晚开完国民党的“党团会”,我到家已是十点多钟,我连饭也顾不上吃,就急忙将速记符号整理成文字,一式抄两份,一份准备第二天交给处长,一份由明之立即浓缩、摘要、密写、密藏,连夜送到事先约好的接头地点,交给吴克坚。周恩来等人当晚就看到了这些情报,知道了对方的阴谋和底牌。
 
就这样,国民党“党团会”的密谋,天天晚上都被我及时转达给中共方面,使中共代表团提前作好准备,掌握了主动权。在第二天的会上,往往国民党委员刚说完他们预先安排的“台词”,就被周恩来等中共委员列举大量事实,予以回击。
 
 
国民党方面本来就理亏,被周恩来等人一顿批驳,更加狼狈不堪,阵脚大乱,原先准备好的一套发言程序完全被打乱了。有人故作聪明企图用诡辩来扭转颓势,结果被中共代表看出破绽,击中要害,没有几个回合,国民党委员就败下阵来了。
 
晚上,国民党政协委员在“党团会”上总结教训,平时道貌岸然、温文尔雅的官员们,此刻则互相埋怨,乃至攻讦。
 
这个说:××先生,都是你那一炮放坏了!
那个说:这怎么能怪我?这是“党团会”上事先商量好的嘛!
他们哪里知道,“党团会”上商量好的预案,中共代表团当天晚上就全部了如指掌了。
 
接着,他们又商量第二天对付共产党的新预案。可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商讨的一切,还没有过几个小时,就已经变成文字,放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的案头了。
 
开始吴克坚把接头地点选在牛角沱,那里既不太冷清,也不很热闹,离我们的住处不远,可节省时间。连续两个夜晚,双方又换了地方,然后按事先约定的钟点赴约,谁先到了,就在无人的墙角或光线暗的地方隐蔽起来,等对方出现,便迎上前去。双方在擦肩而过时,一搭手,明之的情报就递到了吴克坚的手上。二人背向而行,再绕一两个小圈,各自返回。
 
后来吴克坚告诉我们,那时每天夜里周恩来都等着我们的情报,如果稍晚一点,就会问秘书:“材料送来没有?”
 
本来中共方面就因处事公道,为民盟等党派政协委员所拥戴。现在又能及时了解国民党底牌,更便于针锋相对揭露国民党。这种超常规的“作战方式”,结果会是如何,是可想而知的了。
 
在那次政协会议上,周恩来全面论述了“军队国家化”与“政治民主化” 的相互关系,特别详细地论述了“政治民主化”问题。针对国民党高唱“保证人民权利”、“政治必须民主”等虚假口号,周恩来一针见血地指出:“请政府当机立断,释放张学良、杨虎城将军,赶快给人民以言论自由。”
 
几句话就戳穿了国民党表里不一的虚假面孔。董必武、邓颖超、陆定一等代表也多次在分组会上发言,批驳国民党的荒谬主张,使国民党代表瞠目结舌,十分狼狈。(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