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4)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第十章 (4)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十、恢复与党组织联系 迅速准确送出情报

(1945 年夏一 1946 年春夏  在重庆 )

 

第十章 (4)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明之走上“前台”

 

1946年1月政协会议的协议、协定墨迹未干,蒋介石就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策划全面内战。1946年3月1日至17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六届二中全会,这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我们意识到,这次全会,将决定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共的施政方针、战略决策,内容极其重要。必须全力以赴去搜集这次会议的全部材料。

过去召开大型会议,中央党部机要处可从其他机关借调一二位速记员, 开大会时轮流上台工作,记录半小时下来,立即整理。这样的安排,使我不能参加会议速记的全过程,无法了解会议的全部内容。但由于我同机要处下的印刷股股长沈述之及其他人员关系一向很好,印刷股虽属重地,但我能随便出入,可以去翻看印好的会议文件。印刷股对印得不清楚,待销毁的纸不清点。我看到其中有重要内容,就找机会悄悄地取回。可这次召开的六届二中全会很重要,我想要获取全部重要资料,单靠以前多次使用的那些办法,有可能遗漏。

当时国民党机关内部规定,在召开大型会议时,经中央党部机要处长同意,可以借调在其他单位工作的直系亲属到大会秘书处临时帮忙。我便与明之商量:能不能用这个办法,让你临时参加会议工作?这样你就可以与我一起上阵了。

明之兴致勃勃地说:你去试试。

第二天,我对速记科长徐漂萍说:科长,我看现在开大会,处里忙不过来,按规定不是可以请直系亲属帮忙么?

徐漂萍道:是啊,是不是请华先生来帮帮忙?

我说:我和明之说了,他表示愿意。主要是想减轻一点我的工作负担。徐漂萍说:欢迎欢迎。你去和处长说说。

我们平时就同机要处的同事关系不错,他们对明之的印象非常好,认为他举止文雅,谈吐得体,一看就是个有文化修养的人,是一个正派的、可信任的职员。因此,我去和机要处长张寿贤一提此事,张就同意了。

于是,明之以我丈夫的名义,顺利地参加了六届二中全会速记室的工作, 主要是协助速记科长做记录稿的修改、润色、校对、编辑等工作。这样,别人记录的会议讲话,甚至一些文件的内容,明之也能看到。

为了能更多地获得情报,我又对科长说:材料太多,白天做不完,如果晚上和大家一起开夜车,两个孩子从幼稚园回来没人照看,能不能把材料带回家里整理?

科长犹豫了一下,同意了,但嘱咐道:要注意保密,千万不能丢失。我连忙说:是、是、是。

就这样,我们把会议材料带回家,两人一起埋头苦干,同时整出两份材料。一份由我送机要处,另一份由明之摘编成有用的情报,连夜送交吴克坚。

 

第十章 (4)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1946年3月2日,沈琬参与记录的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有关会议文件(台湾国民党党史馆保存)

 

机要处的人看到我和明之夫妻俩日夜工作,都连声说我们是好职员,还让我们把夜班点心带回家。我们在心中暗暗好笑。

在1946年3月召开的国民党六届二次会议上,国民党顽固分子占了优势, 他们把两个月前形成的政协会议决议称之为“党国自杀”,叫嚷“不能把统治权交给多党政府”。蒋介石在会上公开号召对政协所通过的宪法原则,“就其荦荦大端,妥筹补救”。就这样,这次会议通过了反对政协协议的五项决议。其中规定“各党派推选的国府委员要经国民党中常会任命”。这仍然是要由国民党一党专政。

我和明之一齐上阵,在长达两周的会议过程中,及时地陆续上报会议进展情况。会议一结束,就获得了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的全部材料。这对中共中央了解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停战协定、撕毁政协关于宪法草案中各项民主原则的决议、策动全面内战阴谋内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吴克坚后来在1949年9月的一次会议上说: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完全是反共的。它有一整套的计划。我们也都把它拿到,送给中央。中央的同志都抢着看。

 

第十章 (4)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本网站近期连载海军作家
李忠效的纪实文学
《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李忠效、华克放整理
未完待续  敬请阅读

 

第十章 (4)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