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 南沙的“五彩城” 《蓝色的飞旋》

南沙的“五彩城”
毫无疑问,真正的“五彩城”只有大连才有。但是以前我并不知道,我是在去了南沙以后才知道的。确切点说是在南沙“发现”的。这主要是因为我也曾经是大连人。
我出生于大连的旅顺,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时代。上小学时去了丹东,后来当兵去了青岛,现在算起来,离开大连整整三十年了。这期间也曾到过几次大连,但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几乎没有一次能从从容容地到处转转。如果有人问我大连老虎滩在哪,星海公园什么样,我只有摇头的资格。因此,说我是大连人恐怕真没人信,就连我自己也觉得勉强。但是,那里毕竟是我的出生地,感情上总有一种割不断联系,不论走到哪里一听到有人讲大连口音,我就觉得格外亲切。游子最亲是乡音。
一年前,我去了一趟南沙,在南沙的东门礁上,我意外地听到了一口地道的大连乡音,更意外地看到了一座“五彩城”,为我的南沙之行平添了几分色彩,也丰富了我的记忆。
那一天的天气很好,站在东门礁碉堡式营房的楼顶上,肉眼就可以看见东门礁4海里之外被越南人侵占的染青沙洲。我想用高倍望远镜看看越南兵什么样,结果连个影子也没看着。守礁的战士告诉我,一定是看见我们来了军舰,都躲到掩体里不敢出来了。平时天好的时候,经常可以看见沙洲上的越南兵光着屁股在沙滩上跑来跑去,打旋子,翻跟头。好像在故意气我们。南沙有25个露出水面的岛屿和沙洲,除太平岛在国民党军队手中,其余均被外国人占着。我们来晚了,只剩下一些没入水中的礁盘。东门礁上到处是水,低潮时也难得看见几块礁石,更没有沙滩可以涉足。看见越南兵的张狂样,我们的战士真生气。
“还有气人的事呢!”战士们七嘴八舌地说:“越南兵游击习气惯了、平时很少挂国旗,9月2日那天,忽然挂起一面很大很大的国旗,一群越南兵在沙滩上乱吼乱叫。开始我们不知怎么回事,后来一想,那天是他们的国庆节。跑到中国的土地上来庆祝他们的国庆,太气人了!正好我们也有一面大国旗,一号国旗,我们立即找出来挂上。比他们的还大,气气他们!”
战士们的神情有些稚气,却透着一种神圣,就是在这七嘴八舌的述说中,我听到了那个大连乡音。在一大片浙江口音、湖北口音和广东口音中,这个散发着海蛎子味的大连口音让我“一听如故”。趁大家闲聊的机会,我走到那个战士跟前问道:“你是大连人?”
“是啊。”他小吃一惊,“首长,你也是大连人?”
我笑笑:“就算是吧。”
“大连哪个区的?”
“旅顺。”
“我是金州的。我姓石。”聊了几句,他又说,“首长,到我们宿舍坐坐吧。”小伙子显得十分热情。离家乡越远,听到乡音就越亲。
我跟小石来到碉堡二层的宿舍。宿舍里内务很整洁,和陆地上部队没太大的区别,所不同的是,这里几乎每一张床的床头都贴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有明信片,有影视歌星或体育明星的照片,也有贴世界名画和书法作品的。有一个战士床头的装饰别具一格:一大张白纸,像集邮册插邮票似的插了十来张彩照,照片上没有一个人,全是些奇形怪状像用积木堆起来的小房子,房子的墙上画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动物:米老鼠、唐老鸭、蓝精灵……俨然一个童话世界。这里四周一片汪洋、生活很枯燥,很单调,弄些漂亮的装饰大概是为了给单调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吧。
“这是谁的床?”我指着那些小房子照片问。
“我的。”
“这照片上是什么地方?”
“金州五彩城啊!这里是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的。”我显然有些孤陋寡闻。在此之前我连听都没听说过。
小石告诉我,五彩城是个商业区,那里什么都有,外地人到大连一般都去那里看看。继尔他又自嘲地一笑:“这都是家里来信告诉我的。我也没见过。我当兵走的时候,那里刚开始建设。才几年,一片荒地就变了样。我们家住在这旁边。等我回去该找不到家了。”
“你把这些照片插在床头,是想……”
“不瞒你说,首长,我有个对象,就在五彩城工作,看着这些房子就像看见了她……再就是有点想炫耀炫耀我的家乡
我笑了,他的心情我能理解。出门在外,背靠着一个美丽富裕的家乡,腰杆也能挺得直一点。于是我觉得那座五彩城因此而多了一份庄严。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