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景泉:探幽发微话“赢”字
原创
胡 峡
金羽毛文苑
2020-04-27 17:35:46
探幽发微话“赢”字
文/郭景泉
汉字作为象形表意的文字,使用至今而不衰。尽管在演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文化意蕴的衰减,但很多文字仍然包含原创时期深邃的文化意蕴,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现以“赢”为例探幽发微,虽不免参杂个人主观臆断,但望文生义本就是文字训诂的功夫。赢字乃由五个汉字组成,即亡、口、月、贝、凡。
亡字,有死亡、逃亡之意,引申出危机危亡之意。其旨在提醒人们要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 ,乃至一政党、一国家 ,兴业之初 ,大凡专心致志 ,不敢懈怠 ,因艰难困苦 ,于万死中觅一生 ,不容怠惰。既而环境好转 ,功成名就 ,则渐惰性发作 ,人才竭蹶 ,有“政怠宦成”者 ,“人亡政息”者 ,“求荣求辱”者 ,真所谓“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一国家、一民族、一政党、一企业、一团体、一个人均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另外亡与王同音,似可引申出执掌权柄者之意。固然,掌握权力的人更应时时保持危机感。
郭景泉副教授在书屋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过一次有名的实验。经过精心地策划安排,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沸水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用尽全力,跃出那势必使它葬身的沸水锅,跳到锅外的地面,安然逃生。隔了半小时,他们使用一个同样大小的铁锅,这一回在锅里放满冷水,然后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不时来回游。接着,实验人员在锅底下用炭火慢慢加热。青蛙不知究竟,仍然在微温的水中享受“温暖”,等它开始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一切为时已晚。它欲试乏力,全身瘫痪,呆呆地躺在水里,终致葬身在铁锅里。
美国康奈尔大学做的著名的煮青蛙实验告诉我们,迅速的环境变化往往能调动起机体的反应机制,缓慢变化的环境往往是最危险的。我们应保持高度的觉察能力,并且重视造成组织危机的那些缓慢形成的关键因素。在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或强敌往往能使人奋起,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力,而慢慢地腐蚀却往往使人防不胜防,一蹶不振。当生活的重担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挫折、困难堵住了四面八方的通口时,我们往往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潜能,杀出重围,开辟出一条活路,可是在贪图享乐或是志得意满、维持功名的时候,反倒会在阴沟里翻船,弄得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人的发展需要危机感与忧患意识。人们一旦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不利的或者是相对劣势的,一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提高自己或直接改造自己所处的环境,以达到自己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和平衡。但当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很满意时,则会在相对平衡中失去潜在的积极性与进取心,从而放弃努力。这样,一旦环境因素有了变化,就会出现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又缺乏应有的适应能力,最终会被新环境所拒绝或淘汰。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环境对个人的要求是不断提高的,社会本身也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因而没有绝对的平衡,也没有绝对的适应,人们的生存危机总是存在的,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口者,生命之孔道,交流之器具,表达之功用。亦可引申为话语权、发言权。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愈加频繁,善于沟通交流自我营销实乃个人能力的重要方面,对它要善用之,切勿滥用之。资源配置权和公共话语权乃是权力的核心。话语权是社会人表达意愿的权利、资格,话语权又是社会人以话语的方式表达诉求、影响他人乃至政策决策的权力、手段。权利与权力是话语权的二重属性,自由与民主是话语权的本质要求,而利益表达是话语权的出发点及根源,社会共治则是话语权的必然导向。在现代社会里,话语已经成为人们表达观点与意愿,引起社会大众和国家决策者注意,从而影响乃至左右公共政策及政治决策的重要工具。就属性而言,话语权首先是权利,其次是权力。首先,话语权是一项重要权利。一般而言,话语即“说话”、“言论”的意思。说话、言语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重要特征。人类社会离不开话语。法国后现代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然而,话语并不只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它日益成为公民政治权利的符号。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指出,话语“并非单纯的‘能说’,更意味着有权利说,即有权利通过语言来运用自己的权力。”福柯也指出,话语是“一个更具广泛意义和独立性的语言命题,既具有语言意义,还具有非语言意义”。它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此,我国学者陈成文、彭国胜也表示赞同:所谓话语权,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下掌握社会行动及其相关规则的言语规范的权利。郑保卫则指出:话语权指的是公民运用媒体对其关心的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及各种社会现象提出建议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可以说,话语本身就是一项权利,是人类一项与生俱来的权利;而公民的话语权,也与生存、发展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一样,是不可剥夺、不可出让、不可压制的重要权利。
其次,话语权也是一项重要权力。英国近代政治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就指出:“权力是一种主动出击的行动者与被动承受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德国近现代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则指出,权力意味着“一个人或很多人在某一种共同体行动中,哪怕遇到其他参加者的反抗,也能贯彻自己的意志的机会。”可见,权力是一种影响他人和制约他人的强制力。在现实生活中,行使话语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从“话语就是言论”这一狭义的话语概念出发,行使话语权的方式就有,命令、批评、建议、斥责、游说、诉求、出版等;而从广义的话语概念出发,行使话语权的方式就有,集会、上访、游行、示威、斗争等。无论是以何种话语方式来表达个体或者主体的意志,都会对他人或是社会的掌权者形成某种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话语权意味着现实的权力。个体话语权的大小往往反映其影响社会的能力的大小和执掌的权力的大小。
月字,代表时间。时间是人真正最稀缺的资源,经济学家盛洪有一篇题为“假如可以长生不老”的随笔,这篇文章深刻地指出:时间的有限性正是这个世界为什么存在“价值”概念的根源。价值的本质是时间的有限性,或者按照经济学的说法,是作为一种最根本的资源的时间的稀缺性。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机会成本--是对上述观点的最好注解。善待时间就是善待生命。争分夺秒、与时俱进,有效地利用好这个最稀缺的资源是人生的关键。
郭景泉书法欣赏
贝者,古时曾充当货币角色,代表资源、资财、财富、资本。人之一生争取的是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究竟什么是你的资源呢?我认为,资源是一个个体因禀赋、继承、教育及文化传承、自我积累而拥有或掌控的构成其收入、福利及幸福源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因素的总称。包括禀赋、知识、意志品质、素质、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资源由主体的本体资源及其掌控的外部资源两部分构成。本体资源主要指主体得自继承的自然禀赋、后天习得的技能、技巧等技术性知识及其在社会化过程及文化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制度组织方面的知识,更主要的是本体真正觉悟到的指导其生存和发展的理念,它代表主体的进取心的强烈程度,本体资源代表一种向内求取的能动力量。外部资源即所谓的“身外之物”是一些物理性的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以及社会关系网络(人脉)、名誉、地位、社会影响力及社会认可程度所决定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指某个人或群体,凭借拥有一个比较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化的相互交往、彼此熟悉的关系网,从而积累起来的资源总和。不管这种资源是实际存在的,还是虚有其表的,与其他如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一样构成个人或群体的收入或福利源泉。本体资源的禀性决定主体愿意拥有什么形态的外部资源,决定主体内外求取的方向,比如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化方向和生活方式,它代表总体资源的增殖力和扩张力。各种资源要素之间存在互补性。譬如,姚明曾经开玩笑地说过,他出生之前就被上海篮球队预定了。但这只是说它有良好的从事篮球运动的自然禀赋,但如果没有后天的艰苦训练培养的篮球技能也会一事无成。一个平民的儿女既没有可资利用的权贵社会资本,又没有可供继承的物质资财,只有不懈努力奋斗、依靠坚强意志才能改变命运。尽管每个人对资源价值的主观排序存在差异,不同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亦不相同,但追求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努力方向应该是相同的 。如何选择资源价值最大化的路径和方向成了人生选择的关键。我不是成功人士,但是切不可因人废言啊。
最后再说说这个“凡”字,凡者,普通、平凡之意,佛家讲的平常心。这一点常人最难做到。人生是要争做强者、赢家,但强到什么程度、赢到什么地步才算强、才算赢。不可能当商人人人都成李嘉诚、巴菲特、比尔盖茨那样的超级富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会写出《红楼梦》、《百年孤独》那样的不朽作品,当演员的都把想着把名字镌刻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估,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以平常心追求成功。无论顺境逆境,高峰还是低谷均能坦然面对。
参透组成“赢”字这五个字,并且指导生活实践就会赢得人生的成功。可惜懂得这个道理付出的代价太沉重。
(注:本文原题目为:《“赢”字新解》)
法国金羽毛红酒
点击紫红色文字看产品说明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