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潜艇老兵

2003年4月,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361潜艇在执行战备巡航任务时失事,70名官兵全部遇难。5月2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其为“因机械故障失事”。18天后,以郭伯雄、徐才厚、张树田等人领导的总部工作组宣布“专家”调查结果,称其失事原因为“指挥操纵失误”,引起海军方面的强烈反对,海军政委杨怀庆上将甚至在会上逐条进行反驳。
海军为什么不接受总部工作组的结论?且听潜艇老兵详细分解。361潜艇失事,主要牵扯两个舱室,首先是三舱(指挥舱),其次是五舱(主机舱)。之前我已经撰文介绍了三舱发生的情况,本文重点说说在361潜艇失事的时候,五舱发生了什么。 之前说过,361潜艇失事,首先是因为潜艇“掉深”。潜艇失事之前的情况,我在前面写的文章中做过描述,这里有必要再重复一下,免得没读过前文的读者看不明白。 当时潜艇处于柴油机水下航行充电状态,左机充电,右机航行,深度8米,这个深度也叫“空气筒深度”,这种航行状态也叫“空气筒航行”。 空气筒露出水面一米多高,空气从空气筒进入艇内,供柴油机使用。如果风平浪静,潜艇一般不会“掉深”;如果风浪大或者水下海流大,空气筒就会被海浪淹没,或者潜艇掉到8米以下。这时空气筒上部的浮阀就会浮起,将空气筒进气口封闭(浮阀的工作原理如同抽水马桶里面的浮阀,随水位的升降上下移动,关闭或开启阀门)。 柴油机水下工作时潜艇“掉深”,舱室会产生负压,按照规定有两种停车方式,一是指挥员下令停车,二是在舱室气压到达550毫米水银柱时,五舱可以自行停车。正常情况下,空气压力为一个大气压,表现在空气压力表上为760毫米水银柱。当气压降低到579.0时,为缺氧;降低到506.7时,人的生理反应为嗜睡、思维迟钝、不能控制肌肉精细动作;降低到434.3时,身体不适,呼吸急促;降低到361.9时,有人将丧失知觉;降低到217.1时,所有人员都将丧失知觉;再低,人员会立即死亡。可见,361潜艇当时的气压已经降低到了217.1以下。另据科学实验数据表明,035G型潜艇在两台柴油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从造成负压的那一刻起,人的反应能力是用秒计算的,思维清晰、可以正常工作的时间只有15秒,极限为18秒。但是遇到柴油机飞车的情况,转数达到1000多转甚至2000转,把人抽死就成了瞬间的事情。361潜艇的情况即是如此。为什么在舱室气压达到550毫米水银柱的时候,五舱没有自行停车呢?不是主机手不想停车,是他想停车已经没有能力做到了。为什么没有能力做到?暂时放下不表,先说说一开始总部工作组的调查情况。按照正常情况,更次航行时,五舱只有两个人值更,结果五舱死了四个人,一个是副政委胡虎,一个是主机手,还有两个是操挡板的轮机兵。五舱为什么多出来的两个人?总部调查组的人对此提出疑问,认为他们当时一定在聊天,因为“在吹牛屄”分散了精力,所以没能及时停车,导致舱室被抽真空,造成70人窒息身亡。总部调查组提出来,派一艘潜艇出海,模拟361潜艇的一些技术动作,看看事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正在旅顺某宾馆做善后工作的潜艇支队司令部教练艇长杨怀军,被支队叫回来参加出海准备会议。他听了总部调查组那些人的发言,感到非常可笑。基地领导让他发言,他直截了当地说: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个东西,没什么太大意义。总部调查组的人不乐意了,沉着脸说:你为什么这么说?杨怀军回答:首先,我们不具备出海的条件。你们想去看车钟的反应时间,看五舱人员的反应速度,以及舱室压力的情况,不知你们论证过没有?人在多大的负压之下有意识无动作?人在负压缺氧的情况下,缺到什么程度,多少秒钟支配不了自己的行为,你们论证过么?好,出去,关上升降口,我们来抽负压,抽到什么程度?你让我怎么把握?第二,我有一个要求,你们调查组的同志要随艇出海,别到时候我们拿回来的数据你们不相信。你们分配到各个战位,你认为要看的地方,你就坚守在那里,拿第一手资料。因为我们现在说的情况,你们都不相信嘛!总部调查组的人面面相觑,沉默了一会儿,其中一人问:那你说应该怎么弄?杨怀军说:很多东西在码头就可以做。你想知道车钟传过去需要多长时间有反应,包括关挡板、停柴油机需要多长时间,码头都可以做。你们可以循序渐进啊!本来杨怀军想告诉他们:柴油机工作时战士“吹牛屄”这种事情绝不可能发生。五舱的车钟不光是响,还伴有灯光信号闪烁,不可能听不见,看不到。电子信号的传输,基本上是同步的,没有明显的时间延迟,这种百分之几秒、千分之几秒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但他怕对方认为他不虚心,就忍住了没开口,想让他们自己体验一下再说。最后调查组接受杨怀军的建议,暂不出海,先在码头上进行模拟试验,把有关数据拿出来。第二天,调查组登上进行模拟实验的358潜艇。一切准备完毕之后,杨怀军对调查组的人说:我们马上启动柴油机,然后拉车钟,你们赶紧到五舱就位吧!轰隆隆一阵巨响,柴油机启动起来了。不一会儿,一个组员从五舱跑到三舱,满脸惭愧地向负责人报告:不对,不对!咱们想象的都不对!还吹牛屄,说话都听不见!因为他们想象的情况不能成立,后来车钟信号也不试了。模拟试验匆匆结束。就是这样一群连潜艇基本常识都没有的人来调查361潜艇事故的原因,其结果会怎样?可想而知。现在回过头来说说,为什么在舱室气压达到550毫米水银柱的时候,五舱本该自行停车而没有停车的问题。为什么主机手想停车已经没有能力做到了呢?因为主电机上的“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失灵,导致正在充电的发电机变成了电动机,在突然卸载的情况下,以巨大的惯性带动柴油机高速旋转--“飞车”了。柴油机最大工作转数是500转,“飞车”后能达到1000转甚至更高,瞬间把舱室内的空气抽空,导致全艇官兵瞬间死亡。1、负责充电的左柴油机三个扫气泵中的一个爆炸了,五舱左侧前部被柴油机废气熏黑;2、左柴油机后部齿轮箱因为机器高速转动超过了受力程度,齿轮破损,齿轮箱因为齿轮高速转动产生的高温(大约有上千度),外壳油漆被烧焦,龟裂、脱落。3、右柴油机没有停车(启动手柄处于工作状态),但是排气内挡板却关闭了。五舱的人员状况是这样的:副政委胡虎倒在左机前面,主机手到在右机前面,一个兵倒在走廊前部,另一个兵面朝右机坐在走廊后部。左柴油机“飞车”导致扫气泵爆炸、齿轮箱齿轮损坏,这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右柴油机没有停车,排气内挡板却关闭了呢?不干轮机的人说不清楚,恰巧我是轮机兵出身,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说明白。前面说过,柴油机工作时,声音很大,不可能说话聊天。轮机兵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靠简单独特的“手语”。负责操作排气内挡板的兵,要看主机手的手势,然后听机器的声音,完成自己的动作。比如停车,主机手做“停”的手势后,把启动手柄放在“停车”位置,挡板兵听到柴油机的声音降下来,开始关内挡板。挡板的大阀轮要转七八圈,关好挡板,柴油机正好停止。关早了关晚了都不行。关早了,机器里有很多废气,打开检爆阀时,会排进机舱;关晚了,可能会产生海水倒灌。这是因为,左柴油机“飞车”后扫气泵爆炸,舱室黑烟弥漫,挡板兵看不到主机手的手势,而主机手也看不到停车手柄,还没等他摸到手柄,已经没有气力再做动作了。左柴油机“飞车”将舱室空气抽光,右柴油机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主机手不停车,它也不能工作了,转数自动降下来。挡板兵看不见前面的手势,凭听觉知道右柴油机转数降下来了,要停车,他便使尽全身力气,把排气内挡板关闭了,然后就一屁股坐在地板上停止了呼吸。死后他的双手举在胸前,身后齿轮箱的高温,把他的手指尖都烤干了,形同枯枝。事后,医学专家在五舱人员的身体中发现了一氧化碳的成分,开始怀疑是一氧化碳中毒,但是在其他舱室的人员身上没有发现一氧化碳成分。因此可以证明,扫气泵爆炸后产生的烟雾,没有扩散到其他舱室,因为空气稀薄,已经不能往其他舱室扩散。归纳一下:由于六舱主电机上的“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失灵,导致五舱柴油机“飞车”、扫气泵爆炸、齿轮箱内部损坏,并将全艇人员抽死。责任在机械方面,不在人员操作方面。而那个操挡板的轮机兵,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根据经验把右柴油机排气内挡板关闭了。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壮举啊!可惜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根据我查到361潜艇遇难官兵名单,他应该是轮机班几个轮机兵中的一个。这几个轮机兵是:段成为、孔祥国、张玉金、王洪平。2020.05.23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