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本人对“361潜艇事件”来龙去脉的调查,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郭伯雄、徐才厚、张树田等人领导的总部调查组,以“讲政治”为幌子,处心积虑地办了一桩冤案、错案。 尤其是70名官兵被他们剥夺了立功受奖和追认烈士的资格,海军官兵特别是潜艇官兵绝没有想到,也不能接受。 我认为,做出不给361潜艇遇难的70名官兵评烈士这个决定的人极其愚蠢。 一、对遇难官兵家属的感情造成重大伤害。17年过去了,许多牺牲官兵的父母仍然在伤心地问:难道俺儿为国捐躯,就算白死了么? 二、对部队的士气产生重大负面影响。这一点我在这里不宜渲染。大家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来。 三、给各级机关增加了很多麻烦。每年为此事上访的人员很多,特别是开始几年,有的机关不得不派专人负责此事。细节不宜多说。 四、破坏了高级机关的公信力。用一名熟悉此事的领导干部的话说,现在上访的人渐渐少了,一是父母的年纪大了,走不动了,有的已经去世了,还有的家属,心凉了。一句“心凉了”,包含了多少无奈和失望! 一位当年参加361潜艇事故调查的海军上将对361的处理结果一直耿耿于怀。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361这件事是个冤案,板上钉钉。它是个什么事故呢?是由于机械故障造成的一起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潜艇100多年的历史,几千条上万条潜艇,别的故障都出现过,唯独没有出现过这种故障。也可能有,我没有看到报道。这条艇本来是要沉的,没有沉没,这里面有英雄人物。这个人是5战8的舰务军士长,叫卢继发,是他把这个艇浮起来的。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尽全身力气,打开失事排水总站的高压气阀,把艏组水柜的水排出去了。在那种情况下,一般人是打不开的,他能打开也是很难想象的。他把一条价值几亿元的潜艇浮起来了,不然这条潜艇沉在哪里都没有人知道,可能永远找不到。就是很久以后找到了,也废了。他的拼命一搏,给国家挽回了上亿的经济损失。退一万步讲,就算“指挥操作失误”,把相关的人挑出来不评,其他人是要评的。这个卢继发绝对应该评烈士,给他记一等功也不为过。结果最后是这种处理方法,非常让人痛心。因此我说他是冤案。2019年7月,海军原司令员石云生上将在一次小范围聚会上说:我退休时,军委找我谈话,我说了两点:1、拥护军委决定,2、361艇员不评烈士,我死不瞑目!
石云生接着说:361出事后,我到了现场。军委领导起初的讲话,讲了评烈士问题。后来正式发下来的文件,没有了评烈的话。估计是上面有人做了手脚,才有了变化,然后就按着不评烈的旨意办了。 我党有一个优良传统和作风:实事求是。有人说,“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实事求是就谈不上具备调查研究的方法,更谈不上给群众办实事。干任何工作能不能成功,关键是能不能实事求是。 为361潜艇事件平反这项工作非常复杂,影响面大。必须坚持把实事求是贯彻到工作全过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的原则为准绳,做到是非清楚、功过分明,使错综复杂的案件得到合情合理的处理,真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当年,由于郭伯雄等人不让海军提疑问,事故调查工作草草收兵,并把有关资料封存起来,海军没有得到一个符合实际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十多年来,在“讲政治”大棒的威胁之下,没有人敢于重提此事。 现在,当初制造冤案的郭伯雄、徐才厚、张树田都下台了,人们终于可以开口说话了。 如今,我得到上至高级将领,下至普通士兵的大力帮助,对361潜艇事件进行独立调查,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我深感欣慰。如果有人不服气,欢迎与我辩论。我的“后援团队”由海军上将、海军中将、海军少将、海军大校、海军上校以及海军士官组成。这不是我虚张声势,只是我不便在这里列出名单罢了。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关部门会给70名官兵的家属一个满意的答复。这将是我党实事求是作风的具体体现。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