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艇老兵”听说我要到汉川去工作,对我说:请你替我办一件事情。我马上意识到:他要我办的事情一定与361潜艇的汉川籍的烈士卢继发有关。在“潜艇老兵”的心中,卢继发是大英雄,361潜艇牺牲的70名官兵都是英雄。
能有机会代表“潜艇老兵”拜谒在361潜艇事故中牺牲的三位汉川籍烈士(虽然国家还没有给他评烈士,但在我们心中,他们一直是烈士),我感到很荣幸。去年冬天,我曾陪“潜艇老兵”见过熟悉361潜艇情况的汉川籍退役潜艇兵肖长国。我给肖长国发微信,告诉他我要去汉川,去拜谒卢继发、张少云和肖志高。肖长国说:大姐,我陪你去!肖长国退役前是旅顺潜艇支队357潜艇士官。361潜艇失事时,他还没有退役。曾受支队机电业务长郑法勤的委派,协助海军副参谋长孙建国参加了361潜艇的事故调查工作。2003年5月13-14日,361潜艇牺牲官兵在大连殡仪馆火化时,他亲自送走了其中5名战友。2003年5月20日,他参加了在支队礼堂举行70名官兵追悼会。追悼会之前,横幅上的大字是“海军361潜艇牺牲官兵追悼会”,第二天就变成了“海军361潜艇遇难官兵追悼会”。“牺牲”改为“遇难”,让大家预感到“风向”变了。果然,很快就传来消息,总部工作组宣布:361潜艇事故原因是“指挥操纵失误”,并且不给牺牲人员评烈士,当时大家的肺都气炸了!361潜艇明明执行的是战备巡航任务,70名官兵中的很多人明明牺牲在岗位上(还有一部分人在休息),明明是机械故障造成柴油机“飞车”把人抽死了,怎么能说是“指挥操纵失误”呢?怎么就不给评烈士呢?肖长国是轮机兵,他自己就遇到过柴油机“飞车”的险情。只因当时潜艇不像361潜艇那样处于“掉深”状态,没有酿成361潜艇那样的惨剧。035G型潜艇在设计上有个缺陷,在主电机上安装了一个“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这个东西的好处,据说可以降低主电机的温度,缺点是,它用的交流电,一旦断电就会失灵。理论上说它断电后0.04秒可以自动转换电源,但是在361潜艇之前,旅顺潜艇支队的357潜艇和360潜艇都出现过因为“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失灵产生的“飞车”现象,据说南海舰队的一艘035G型潜艇也出现过类似问题,但是装备部门和工业部门都置若罔闻。在一次产品定型会上,郑法勤提出反对意见,也没有得到重视。这一次,“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引发的惨剧夺走了361潜艇70名官兵的生命,总部工作组和他们请来的那些所谓专家不但不认账,还把责任推到了牺牲的官兵身上,简直就是一帮混蛋啊!361潜艇事件的处理结果,让大家很伤心,部队士气受到严重挫伤,很多人不想干了,要求退役。肖长国也是在这种情况下退役回家的。时过17年后,只要一说起361潜艇的往事,肖长国就愤愤不平。所以,他听说我要去拜谒卢继发等3位烈士,他就格外激动。这有3位是汉川籍烈士,肖长国和他们既是老乡,又是战友。每年清明节,肖长国都会先去给他们扫墓,然后才去给自己的亲人扫墓。肖长国的这种战友情结,让人感动。正是梅雨季节,前几天汉川一直在下雨,6月23日下午,在我要去拜谒烈士的时候,雨停了,没有烈日,风清气爽。下午三点半,我们到达汉川市公墓。汉川市烈士公墓与汉川市汈东公墓建在一个园子里,园门口是一个大门两块牌子。
里面有一道墙将烈士公墓与汈东公墓分开。汈东公墓后面是烈士公墓。走进公墓园的大门,沿着大道往里走,没走几排,就看见了靠在路边连着的三个墓位。卢继发和他的妻子李幼红的墓位靠左,肖志高的墓位居中,张少云的墓位靠右。
361潜艇三位汉川籍烈士墓位
卢继发和李幼红(左)、肖志高(中)、张少云(右)
肖长国给他的三位潜艇兵战友点了烟,开了啤酒。我在他们的墓前放了三束花。看着卢继发和李幼红的照片,一种复杂的情感袭上心头。
361潜艇失事时,如果不是卢继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使尽最后力气,乃至炸开了肺,打开失事排水总阀,将361潜艇浮出了水面,361潜艇就会沉入大海,像失联了的MH370飞机一样,不知隐身在何处,至今都是一个谜。而李幼红,因为卢继发没有评上烈士,地方政府原本给她安排的一个好单位也收回了,将她安排在据说收入相对高点的汉川殡仪馆,据肖长国说,从殡仪馆到卢继发的墓地,直线距离大约只有100米。扫墓倒是方便。一位曾与卢继发是邻居的军嫂说,卢继发对他的妻子李幼红非常疼爱,甚至不让她洗衣服,李幼红对卢继发也很好,丈夫不回家她不吃饭,一定要等丈夫回来一起吃饭。卢继发牺牲后,李幼红家的“天”塌了,也失去了精神的依托。她以前性格很开朗,丈夫死后,她得了抑郁症。后来竟然自杀身亡。很多人不理解她的这个举动,倒是那位熟悉她的军嫂能够理解,她说:李幼红再也找不到像卢继发这样疼爱她的人了。“潜艇老兵”曾写过一篇文章《361潜艇失事,挽救潜艇的功臣该不该立功?》https://mp.weixin.qq.com/s/uZktTSTCbDqIC6tGG_RauA
361潜艇失事,挽救潜艇的功臣该不该立功?
(打开链接读全文)以此纪念潜艇英雄卢继发。
肖志高是362潜艇动力长,此次他是作为业务骨干,被抽调到361潜艇参加远航。他牺牲时结婚不到2年,还没有孩子。我从网上找到一篇2003年5月19日《都市报》发表的文章,转载于此,以资纪念。
对于舅舅程福明的崇拜,使女青年罗岚决定嫁给一个像舅舅那样的军人。见到肖志高的第一眼,她的心就怦然一动:他和自己想象的那种男人一点不差。那时还是2000年的夏天。肖志高一见面就自我介绍:我们家在汉川农村,我的父母都有病,家庭条件很不好,不过,如果我们将来能够在一起的话,我一定会好好对你的。事实证明,他不仅诚实,而且细心、勤快。罗岚家的水龙头有点小毛病,不能完全关住。家里人已习以为常,肖志高却不声不响地找来工具,把水龙头修好了。2001年12月28日,在见了两次面、经历了多次书信和电话交往后,他们结婚了。婚后,肖志高只回来探过一次亲,两人在一起呆了35天。 这35天里,丈夫更多的时间带着她生活在汉川。这期间,他挑起了家庭几乎所有的劳动重担,不知不觉间似乎冷落了新婚的妻子。而罗岚,从中更清晰地看出了丈夫身上的责任感。他们共同走过的路虽短,她却说,能和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走到一起,终身无悔! 03
张少云是361潜艇的航海长,他牺牲时女儿才出生8个月。《永远的玫瑰花:忆361潜艇航海长张少云的婚恋往事》一文讲述了张少云的婚恋故事,出海前给妻子打的最后一个电话是:“回来后回家看孩子。”17年后,张少云的女儿已经出落成一位大姑娘了,学习成绩优异,7月7日就要参加2020年的高考。我在张少云的墓前告诉他:你女儿今年参加高考,你一定要保护好她,她会考出好成绩。在此摘录一段张少云妻子当年的回忆,来纪念这位英雄。张少云很有才气,文笔非常好,他有时会给我寄一些他写的诗。虽然张少云文字表达能力很好,但是他很少说一些甜言蜜语。在他的字里行间,总是洋溢着军人的朴实。在他刚劲有力的字迹里,我深深感觉到,这是一个具有渊博学识的男人,他善良,具有风险精神,而且乐于帮助别人。
https://mp.weixin.qq.com/s/dsTaRy8A5LwBkhXzj56orA
(打开链接可读全文)
361潜艇的70名英烈,他们的幸福人生在2003年4月16日晚上21点36分戛然而止。在我们的心里,他们是保家卫国的真英雄,是没有烈士证书的英烈。
站在三位烈士的墓前,我对他们说:“潜艇老兵”委托我们来看望你们,给你们送来所有潜艇人的问候。你们一定要有信心,相信党中央、中央军委、海军党委,评烈士的事情一定会有结果的。愿你们在天之灵保祐所有关心你们的好人。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