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廷献:《杂谈书法二十年》(选载)“专利”不证明“汉字并非方块字”

金羽毛文苑  2020-07-28 07:00:00
《杂谈书法二十年》


内容简介
这是作者从1999年到2019年发表的书法评论文章汇编;是一部从普通读者角度辩证论述书法知识的“通俗读本”。全书观点鲜明,内容丰富,涉猎到书法的基本理论、毛笔形成、基本笔法、骨文来历、汉字特征、结字技巧、草书格局、章法营造、法帖分析、书法鉴赏、书法命运、先贤经验、自身体会等。提出了诸如“超长画”“超大字”“神布局”“使用‘黑体’”“接纳‘饰书’”“书法精神”“书作‘三品级’”等新概念和新观点;记录了向当代22位书法家请教学习、采访交流的情况。是作者20年间对中国书法艺术观察与思考的“文字足迹”。


“专利”不证明“汉字并非方块字”

 汉字是方块字。

古辈传下来的这一正确说法,近几年受到了“挑战”。

先是河南南阳师专两位学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得出汉字方圆理论:汉字不是方块字,而是‘外圆内方’字”。两学者根据方圆理论发明的方圆(椭圆)格字帖,获得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一些传媒在报道上述消息时,用的标题是:汉字并非方块字。


再是河南大学副教授郝文勉先生,“悟出汉字是八方形的,并加以研究证实,推翻汉字是方块形的或外圆内方形的理论,并由此设计了科学的‘八方格’”,“获国家专利”。郝先生在一家报纸上发表的文章题目是:汉字是八方形的。


 “获国家专利”,在一般人的眼中,是一件很严肃很神圣的事情,是对某件事情的结果相当有说服力的一个“证明”。因此,上述报道,很容易使受众感到:汉字是方块字的传统理论已经被推翻了。


实际上,这种把“获国家专利”和“汉字并非方块字”“汉字是八方形的”混淆在一起的报道,是一种误导。因为“字格”“专利”的获得和汉字究竟是什么形状根本就是两码事。“专利”不证明“汉字并非方块字”,也不证明“汉字是八方形的”。因为“专利”没有这种“责任”和“义务”。“专利”只能证明它“审批”了什么“东西”,除了这个“东西”本身,它什么都证明不了。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类似“椭圆格”“八方格”这种“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只进行“形式审查”,即只审查文件的文字和格式:文件是否清楚整洁、是否打印、是否符合法定格式等。而不进行“实质审查”,即不审查其技术内容和实用效果。“形式审查”通过后予以公告,3个月内无人提出异议或异议不成立,即授予专利权。不进行“实质审查”原因是为了缩短审批时间,使一些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小发明、小革新尽快投入使用。对于实践证明不具备科学性、没有实用价值的专利技术,还可以依法按程序宣布无效。由此可以看出,“椭圆格”“八方格”获国家专利,只能说明这两种“字格”的“外观设计”“形式”有一定“实用价值”,并不涉及汉字本身形状的实质问题。因此,也就根本谈不上“推翻”汉字是方块字的传统理论。


就事论事来说,前者提出汉字方圆论,设计了“椭圆格”,获得了国家专利;后者推翻汉字方块说、方圆论,设计了“八方格”,也获得了国家专利。这本身就说明了前后两项“专利”的审批,只涉及到了外观“形式”。凡是有新颍性、创造性、实用性的技术和“外观设计”都可以获得专利。“椭圆格”“八方格”比较新颖,对于掌握汉字书写技巧有用,就可以获得专利。如果有学者在原有的“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和新发明的“椭圆格”、“八方格”基础上,又发明了“五角格”“六方格”等,那也是可以申请专利的。从已有的5种“字格”和还可能发明的不知多少“字格”这一点看,也可以更进一步说明,“汉字并非方块字”“汉字是八方形的”的说法,从理论到实践都是站不住脚的。


且,如果“专利”可以推翻汉字是方块字的传统理论,“证明”汉字的形状,那么,先前“证明”汉字是“椭圆形的”,后来又“证明”汉字是“八方形的”,岂不是自相矛盾?由此也可以反证:“专利”不证明汉字是什么形状。


发明一种有助于习书的“字格”是不容易的,其钻研精神是值得称道的,其贡献也是完全可以在书法史记上一笔的。但仅仅因为设计了一种练习汉字的“字格”并获得了专利,就断然说汉字不是方块字,似乎就有混淆事物的性质给受众思想造成不必要的混乱之嫌了。

汉字是方块字。

这一点,不能动摇。

                                


《中国书法千字文》金盾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END

作者简介
     




夏廷献,河南省南阳市人。1944年出生于农家, 1964年入伍,1999年从海军装备部某局政委岗位退休(海军大校)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幼时写大仿,与书法结缘。中学时,受到书法家王学睿老师直接影响,对汉隶魏碑产生兴趣。参军后为连队书画骨干。1970年后在各级机关主要从事“文字”工作,业余时间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汉字的“生命形态”。1999年出版了专著《书道犹兵——中国书法艺术新探》,提出了“战争是书法艺术之父”的观点,揭示了“兵法与书法”的历史渊源及其相互关系,探索了二者同理、同法、同势、同美的内在规律。行家认为是独树一帜的一家之言,为孙子兵法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为书法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1999年之后,出版了《中国书法千字文》。在《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发表书法评论文章三十余万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纪实文学、戏剧脚本、游记文学、工具书等。 



前文回顾

法国金羽毛红酒 点击紫红色文字看产品说明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