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效:“文坛扒手”已成不可阻挡之势?
原创
胡 峡
金羽毛文苑
2020-10-30 22:28:23
“文坛扒手”已成不可阻挡之势?
――反抄袭、反剽窃、反“洗稿”系列文章之九
李忠效
很多年以前,我曾听一个很有身份的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谁抄的水平高。
这话有一定道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产生了很多经典词汇和典故,如今我们“引经据典”就是一种“抄”,但是怎么“抄”,也是一门学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规定。凡是舞文弄墨的人,都应该好好看一看《著作权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下滑,就连“抄袭”的水平也在下滑,最后竟然堕落到明目张胆盗窃的程度。几乎每年都有版权官司的消息见诸报端,没有公布于众的就更多了。大有不可阻挡之势。
之前我没太注意这方面的情况,这次由于“刘祖爱抄袭案”的出现,我到网上查看了一下,抄袭拙作《丹心素裹――中国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的文章还真不少。之前有个网名“90后小花儿”的公众号,发表了《中共最牛女特工,卧底老蒋身边14年,是毛主席的顺风耳,临终这句话令国人泪奔!》(以下简称《中共最牛女特工》),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90后小花”,你采访过沈安娜么?》,后来我在她的公众号留言,让她去“金羽毛文苑”公众号看看我的文章,希望她停止侵权行为,自动删除《中共最牛女特工》一文。“
90
后小花儿”很“乖”,第二天就给我回复:我们是结合互联网多方资料写成,并没有单独参考您的文章。既然您说有引用您的,我们删掉文章。然后他们就把《中共最牛女特工》一文删掉了。
她说的也可能是实情,《中共最牛女特工》并不是直接从我的书上抄的,是从别人抄的文章里转抄的。网络上这种情况很多,“李鬼”成群,“李鬼”的儿子、孙子、重孙子都有,有些“李鬼”真如鬼影,连个名字也没有,倒是国防科技大学的刘祖爱教授浩气凛然,敢把大名署在抄袭的文章上面,而且登了《学习时报》整整一大版!是不是应该送他一个雅号:最牛抄袭者?
“90后小花儿”之所以“乖”,她是公众号,说删就能删。《学习时报》和刘祖爱比较难办,报纸出来了,白纸黑字摆在哪儿,想删都没法删,与此同时,想赖也赖不掉。现在可能正像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想找个地缝儿都找不到。
反正我是不会“釜底抽薪”的,这口热锅会一直热下去。我在等着他们自己来“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暂时按下“最牛抄袭者”刘祖爱的话题,再说一个新的“动向”。
昨天(2020.10.29)晚上,我意外接到一个电话,是我在《“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一书中写到的杨先生打来的。他向我通报了一件他最近遇到的事情:南京一位业余作者找到他,让他提供有关“瓦良格”的资料,给这位业余作者创作“瓦良格”题材的章回体小说。这位业余作者还给杨先生看了已写出的部分章节。杨先生看了很不高兴,原因是,这位业余作者虽然写的是章回体小说,但可能是为了强化小说的真实性,用了很多当事人的真名,其中写到杨先生,一些内容是胡编的,一些真实情况是从我的书中抄袭的。杨先生态度很明确:第一,你写小说与我无关,不能用我的名字;第二,我的资料不能给你,我不信任你;第三,你根本不了解“瓦良格”的情况,抄袭李作家的书稿,将来会惹麻烦的。
我写的《“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没有正式出版,朋友赞助印刷了几千册书送给有关单位和个人,目的是让有关领导了解“瓦良格”来中国的情况,以免被欺世盗名的香港商人徐增平把中国航母的历史搞乱了。
有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在我没有公布我的调查结果之前,“辽宁舰”上的宣传片都是按照徐增平胡说的材料写的解说词,结果出了错误。海军机关和部队都不知道“瓦良格”来中国的具体情况,很容易上当。《“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一书因为没有公开发行,影响力有限,于是我在朋友帮我搞的公众号“听雪斋书馆”上连载了此书,有的人可能在“听雪斋书馆”看到了此书。我估计南京的那位业余作者,就是看了此书的电子版后开始抄袭的,殊不知,根据《著作权法》规定,没有出版的书稿,同样享有著作权,抄袭、剽窃,也是要被追责的。
在这里,我要正告那些已经抄袭和正在抄袭的人,“沈安娜”和“瓦良格”,都是一般人不可能采访到的题材,不是那么容易“洗稿”的,不管你怎么洗,都不会洗掉他们特有的“胎痕”。我的《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口述实录》律师团队已经成立,《“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的法律顾问则是参加过“瓦良格”项目的律师之一、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主任、国浩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刘继大律师,一切涉及侵犯本书知识产权的行为,都将被追究其
法律责任。
杨先生今年70岁了,退休前一直搞技术工作,养成了非常严谨的工作态度。我和他不认识,我书中写到的有关他的内容,是听别人介绍的,个别地方与事实有出入。他从701所的航母专家崔正雄那里得到一本《“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发现了书中的瑕疵,就通过崔正雄先生与我联系,向我提供了很多很有价值的材料。他知道我为写“瓦良格”下了很大的功夫,我的写作态度严肃认真,所以他信任我。近日他看到我写的揭露“文坛扒手”刘祖爱的文章,就给我打电话通报了上述情况。
杨先生的电话让我警觉起来,很可能下一步抄袭我的《“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会像抄袭《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一样潮头涌动。谁知道呢?
当下的形势,抄袭、剽窃、“洗稿”之类的“文坛扒手”多如牛毛,表面看已成不可阻挡之势,但我相信,不管洪水怎么泛滥,总会有退去的时候,中流砥柱岿然不动。
如果谁不理解我这句话的意思,可以到河南三门峡水库的闸门下游去看看,那里有个“砥柱”,是当地的一景。
我对反抄袭、反剽窃、反“洗稿”的前景是乐观的。
20201030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