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效:“文坛扒手”刘祖爱教授为何沉默不语?
原创
李忠效
金羽毛文苑
2020-10-31 22:17:39
“文坛扒手”刘祖爱教授为何沉默不语?
――反抄袭、反剽窃、反“洗稿”系列文章之十
作者 / 李忠效
从10月13日发表《刘祖爱,你采访过沈安娜么?》到昨天(10月30日),我已写了9篇反抄袭、反剽窃、反“洗稿”系列文章,其中有一篇谈论“绿色文坛”的文章被平台“枪毙”,发出来8篇。10月26日,我发表了《十问“文坛扒手”刘祖爱》(系列文章之六),至今没有得到刘祖爱教授的任何反馈。
昨天,一个朋友给我发微信:走法律程序就完了!您这一篇又一篇的,有用吗?
我回复:先礼后兵。
朋友又问:和没有底线的人讲理?是不是傻?
我回复:不是和他讲理,是和社会讲理。
朋友说:但愿能讲明白。
我一想,是啊!我能讲明白么?
明明白白我的心,世上都是糊涂人?
讲不明白就多讲几遍。现在我把这件事再从头捋一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看看,没兴趣的就别看了。
我2004年接受撰写沈安娜传记任务的,依据沈安娜和华明之的一份几万字的工作回忆录为线索,向沈老提出100多个问题,查阅了几百万字的资料,走访了沈老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行程几千公里,完成了一部传记书稿《丹心素裹的岁月》,2008年内部出版,作为国家安全部广大干警的教材使用。
后来,沈老之女华克放根据这本传记,改写为第一人称的版本《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先是内部出版,2016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并连续印刷和再版。
本书出版后,多家电视台以本书为蓝本,拍摄了几部电视专题片。也有音频连播节目出现。网上匿名和化名抄袭者成百上千,但是像刘祖爱和《学习时报》这样明目张胆抄袭的还不多见。
刘祖爱和《学习时报》的抄袭,属于“升级版”、“上档次”、“登峰造极”了。第一,刘祖爱是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不是“文坛混混”。就连名牌大学教授都堕落为“文坛扒手”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抄袭、剽窃属于蝇营狗苟的事情,无良公众号和无良网站偷偷摸摸搞搞也就算了,堂堂《学习时报》也自动放低身段,加入“剽窃大军”,令人瞠目齿寒。所以我无法继续保持沉默,我要拿起唐吉珂德的长矛,去“大战风车”。
《学习时报》的事情暂时放下不说,继续说说那个“装死”的刘祖爱。
在我的第一篇文章《刘祖爱,你采访过沈安娜么?》发表之后,我在中央党校的朋友把文章转给《学习时报》的编辑,然后朋友给我传来一句话:《学习时报》的编辑告诉刘祖爱,他的文章惹麻烦了,他说,我道歉。因为这是口头传递的信息,无法证明是刘祖爱的原话,还是编辑假以他名的道歉,我通过中央党校的朋友转告《学习时报》编辑,并通过编辑转告刘祖爱:我需要书面道歉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结果从此就没了声息。
鉴于刘祖爱的傲慢态度,以及对我之前的《十问“文坛扒手”刘祖爱》置若罔闻,这里有必要再次重申我的《十问》:
一,你是怎么想到抄袭沈安娜事迹的?
二,你有没有想到过会被揭露出来?
三,你抄袭行为被揭露之后你是怎么处理的?
四,你的所谓著作有多少是抄袭来的?
五,你的教授职称是怎么评上的?
六,你是怎么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践行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的?
七,你是怎样欺骗报纸编辑把抄袭当作原创的?
八,你现在打算怎么处理当了
“扒手”被捉住这件事?
九,你被抓了现行后怎么面对同事、学生和家人?
十,你已经突破了师德底线,还打算在教学岗位上赖下去吗?
我的一位朋友帮我分析,刘祖爱一直保持沉默,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1,习惯成自然,无所谓。
2,依仗名校、教授头衔,认为拿他没办法。
3,以沉默应对,自认为是好办法,显得自己高大上。
4,认为时间长了,事情就淡化了。
怎么想是他的事,怎么干是我的事。我的态度已经多次阐明,这里再重申一次:“刘祖爱抄袭案”这事儿,不会这么不清不楚的就结束了。我可以让子弹飞一会儿,也可以让子弹一直飞,直到击中目标为止。不会让子弹中途掉在地上。刘祖爱可能也想:让子弹飞一会儿,然后盼它早点儿落地,埋进土里,“入土为安”。
如果刘祖爱教授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属于白日梦。我不是那种没有定性的人。我是潜艇兵出身,潜艇发射出去的不是子弹,是鱼雷。鱼雷比子弹打的远,威力大。
刘祖爱作为著名军校教授,本应为人师表,好好教书育人,未曾想这么不自爱,不顾大教授的颜面,当起“文坛扒手”,可气,可悲,可怜!刘祖爱的德行,显然已经不具备教书育人的资格。
品质不好的老师,能带出品质高尚的学生么?我怀疑。
国防科技大学还能让刘祖爱这样的人继续毒害我军校学生的心灵么?这是摆在国防科技大学领导面前的一道考题。
“文坛扒手”刘祖爱教授为何沉默不语?不会是因为有国防科技大学给他当“保护伞”吧?你有“伞”,我有鱼雷。“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到底谁怕谁!”
20201031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