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名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原来抄自《旧约》

胡 峡  金羽毛文苑  2021-02-19 07:00:00


海子名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原来抄自《旧约》


文 / 胡 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八个字,乍一看很平常,因为被一个名叫海子的诗人,将其写入一首诗中,后来他又卧轨自杀了,于是就使得这八个字成了他的名句,并广为流传,一说海子,人们就会想起这两句诗;一说这两句诗,人们就会想起海子。大约属于“人诗合一”的重要范例。
海子那首诗的题目就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三日,据说是“海子的抒情名篇”。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因为我不喜欢当代诗人写的那些无韵(其实就是一些长短句堆砌)的诗歌,所以,自从无韵诗歌大行其道以后,我就基本不读当代诗人的诗作了。对于海子,除了知道他的名字、卧轨自杀和这两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外,基本一无所知。
几天前,我看到一个视频,是北大教授周其仁介绍访问以色列的情况,其中说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才知道海子的这个著名诗句,并非他原创,而是抄自基督教经典的《旧约》。

图片来自网络

一开始我还怀疑,是不是海子与《旧约》作者“不谋而合”?于是上网去查资料,很多资料可以证明,这两句诗确实是海子从《旧约》上抄来的。当然,说是“化入”也可以。
网上有人这样评论:海子最广为人知的诗句便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其实这是圣经旧约里的话,只不过不广为人知(海子死时身边带着《新旧约全书》)。
查证的结果,证明周其仁教授说的没错。网上有很多人还固执地认为,这两句诗是海子的“名句”。感谢周其仁教授这个视频,不然我可能还会被海子“欺骗”很多年。
周其仁的这个视频讲话内容非常好,我很喜欢,本来想整理成文字,供大家阅读,结果到网上一查,已经有人整理出来了,是一个“赵健_a26c”公众号上发的。省我事了。现转发于此,供大家参考,如果谁想看视频,复制此链接:https://www.sohu.com/a/277605149_329714,或者在网上键入“北大校授周其仁”即可搜到。
以下是周其仁教授讲话内容缩写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犹太旧约中曾这样形容以色列,说以色列是上帝应许之地,是流淌着牛奶和蜜的地方。而实际上,以色列国土面积1.49万平方公里,不及北京市的面积,有50%的国土年平均降雨量不足50mm,这里大部分都是沙漠,又热又干。马克.吐温在1964年来到以色列时曾这样描述:这里景色凄凉,山上寸草不生,色彩单调,地形不美,一切看起来都很扎眼,无遮无拦,没有远近的感觉,这是一块让人窒息毫无希望的沉闷土地。然而就在这可耕地仅为60万亩的地方,却发展成为了“欧洲菜果厨房”,滴灌技术称雄全球,连淡水和海水淡化技术都大量出口。
 
以色列1948年建国,当时国际组织允许他们在加拿大找一块儿地方,但是他们不干,非要回到耶路撒冷,召集全世界的犹太人一起回去建国。一个民族没有资源,但依靠人,依靠人的知识和智慧就可以把国家建立起来。以色列的很多领域都很厉害,但真正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还是科技。硅谷里所有知名公司在特拉维夫(国际社会承认的以色列首都,但以色列人认为耶路撒冷才是自己的首都,同时巴勒斯坦的首都也是耶路撒冷)都设有研发中心,世界上很多重大技术突破全都来自特拉维夫。摩尔定律:手机芯片18个月的存储要翻一倍,同样热量也会跟着翻倍,没有风扇,如何解决手机的散热问题?解决这个难题的就INTER公司在特拉维夫的研发中心。
 
为什么仅仅800万人口,却拥有7000家STARTUP FIRM?成为除美国和中国以外,在纳斯达克拥有最多上市公司的国家。因为人,犹太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 。思维习惯成为强大的生产力。犹太人的教育理念和中国有很大不同,他们不靠记,不靠背,不去努力记那些已有的东西,而是去全力探索未知的知识。以色列的Mother放学回家会问孩子:你今天问了问题了吗?问了好的问题了吗?而我们中国的Mother通常会问:今天考的怎么样啊?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说,小时候他的妈妈跟他说:如果你面前有一条小河,可以顺着河走,也可以逆着河走,请记住你永远都要逆着走。这句话影响着他的一生。圣经里有一句话:天下难做的事情,容易成功!不去做那些简单的,能迅速做成的事,勇于挑战那些难做的事情,才能做成大事。这就是以色列在没有矿产,没有石油,缺乏淡水的条件下,在荒漠之中不断地创新,用挑战各种不可能的精神和智慧,在一众拥有得天独厚的中东国家中脱颖而出的真正原因。
 
《旧约》成书于两千年前,也许那时的犹太人居住地和现在的情况大不相同,曾经就是“流淌着牛奶和蜜的地方”富足之地。谁知道呢。不知道海子是否信仰那个宗教,但他读过《旧约》这一点时可以肯定的,因为在他自杀前身边带的四本书中,就有《新旧约全书》。
网上是这么说的: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身边带着四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
  最后,再说说海子之死。以下文字来自网上“海子”词条:
 
自杀原因
海子生前的挚友西川说“要探究海子自杀的原因,不能不谈到他的性格。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他说,作为海子自杀诸多可能的原因之一,海子的爱情生活或许是最重要的。在自杀前的那个星期五,海子见到了他初恋的女朋友。这个女孩子1987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在做学生时喜欢海子的诗。她是海子一生所深爱的人,海子为她写过许多爱情诗,发起疯来一封情书可以写到两万字以上。至于他们到底是因为什么分手的,西川不得而知。
在海子最后一次见到她时,她已在深圳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海子见到她,她对海子很冷淡。当天晚上,海子与同事喝了好多酒。他大概是喝得太多了,讲了许多当年他和这个女孩子的事。第二天早上酒醒过来,他问同事他昨天晚上说了些什么,是不是讲了些他不该说的话。同事说你什么也没说,但海子坚信自己讲了许多会伤害那个女孩子的话。他感到万分自责,不能自我原谅,觉得对不起自己所爱的人。
 
海子的遗书(多达六条,略)
海子的遗言
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海子从北京跑到山海关去卧轨自杀,他就是为了“面朝大海”么?
3月26日,是他所说的“春暖花开”的季节么?
可是,他的那所房子在哪里呢?
 
20210218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