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含泪活着》到《蜗居》,说明了什么?

胡 峡  金羽毛文苑  2021-03-03 07:00:00



从《含泪活着》到《蜗居》,说明了什么?

文 / 胡 峡

 

在朋友圈里看到一部纪录片《含泪活着》的简介,很受感动,不由得热泪盈眶。其实此片以前看过,何以再次让我老泪难抑?因为这个片子的主人公经历十分坎坷,15年在异国他乡,没有身份,像一只老鼠那样东躲西藏,不敢大大方方地出现在公共场合,因为他是“黑户”。他只能“含泪活着”。这样的故事让人不能不“含泪观看”。


此片的主人公老丁是上海人,1970年(16岁)下乡,在乡下认识了一个同是上海知青的姑娘,两人结婚了。“文革”后他们回到上海,生下一个女儿。当时他们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一天,老丁看到一个日本北海道日语学校的招生广告,老丁决定出国留学,那一年他35岁。但是要支付42万日元的学费,这笔钱相当于夫妻俩15年的工资。老丁四处奔走,向亲戚朋友借钱,最终凑齐了学费。19896月,老丁独自去了日本。他计划读完日语学校,再读日本的大学,从而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他满怀希望来到日本,当他看到坐落在北海道一个小镇的学校后,顿时傻眼。学校在荒无人烟的山沟里,冬天有半年的时间大雪封山,几乎与外界隔绝。老丁他们是第一批学生,56个学生全是中国人。他原计划一边学习一边打工还债,可这个小镇根本找不到打工的地方,除了离开这里,没有其他出路。最后他决定逃离北海道,到繁华的东京打工。后来他的签证过期,他沦为日本的非法滞留人员,也就是“黑户”。除此之外,还有一身的债务。就这样,他开始在东京打工还债。白天在工厂干活,晚上到餐馆打工,一天能挣1000元,相当于在上海挣10个月的工资。他的目标是要把女儿送去留学,代替自己实现求学梦。


1996年,转眼过去了7年,老丁已经42岁。7年里,他没有休过一天假。他从来不曾抱怨,他省吃俭用,把赚来的钱都寄回家。7年里。他不能与家人团聚,每天提心吊胆,怕“黑户”暴露,把他遣返回国。他的妻子在一家制衣厂工作,她用自己的工资维持日常生活,老丁寄回来的钱,除了还债,都存了起来,准备给女儿上大学用。


老丁的女儿丁晽收到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丁晽利用在东京转机的机会,与阔别8年的父亲相聚。彼此的心情难以形容。一天后,父女再次别离。
老丁的妻子在上海,一年可以两次申请签证去美国看望女儿,但屡遭拒签。终于在第十二次申请签证时才获得批准。她也可以利用在东京转机的机会和丈夫见面了。这一对分别了13年的夫妻,终于在东京相聚了,短暂的夫妻相会,很快又要离别,那种情境实在令人心酸。


又两年后,女儿博士毕业,成为一名医生。老丁在日本,已经待了15年。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准备回国。在办理出境手续时,日本海关人员看到他的护照后十分诧异:他竟然非法在日本滞留15年!而且没有一条犯罪记录,没有一条漏税。他们迅速做出决定:盖章放行。并且用举手礼向老丁表达自己的敬意。
本片导演张丽玲跟拍了整整10年,制作了这部纪录片,于2006年在日本上映,收视率创富士电视台历史纪录,改变了很多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误解和偏见。老丁一家人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看《含泪活着》,令我想起多年前的一部中国电视剧《蜗居》。和《含泪活着》相比,《蜗居》的人物和故事就太猥琐了。


网上关于《蜗居》的评价是这样的――
电视剧直面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反映在房价飙升的背景下,普通人在都市生活中历经的种种波折。该剧于2009年727日上海电视台首播,仅用四天便创下收视历史新高,剧中涉及的热点题材强烈地引发了大众的共鸣。
上海房价飙升时期,姐姐海萍一心希望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四处筹款付首付,她和妹妹海藻的工作和生活便从她买房开始发生了改变。海萍顶着各种压力倔强又坚强的支撑着,而海藻却陷入了背叛情人与成熟稳重的宋思明暗暗交往的感情泥潭。两姐妹本来的普通日子里如今充满了意外、争吵、困扰、矛盾......。这一切又终在海萍的不懈努力与海藻的幡然醒悟中渐渐平息,生活还在继续。


此剧很长,35集,我曾几次想看完它,都没能看完。原因是:“海萍说自己不想做井底之蛙,也鼓励妹妹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在这个城市有立足之地。”家乡小城有好的工作,有大的房子,就因为她们不想做“井底之蛙”而宁肯在大城市“蜗居”,也不回乡。年轻人有理想,有志气,这是好事,但是你不能因为买不起大房子,只能“蜗居”而怪别人吧?然而,剧中表现的内容,“意外、争吵、困扰、矛盾”,都是在埋怨、控诉社会的不公,这就有点不讲理,不厚道了。你对“蜗居”不满意,大城市的原住民还不高兴呢!他们认为:就是你们这些“外来人”抬高了城市的物价、房价,让我们自己也无法改变居住条件了!
《含泪活着》的主人公老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蜗居》的故事则不然,虽然也是反映“含泪活着”的群体的生存状态,但是侧重点完全不同。老丁因为生活所迫,为了改变命运,甘愿吃苦,这种精神让人钦佩;海萍海藻姐妹却是放弃家乡(井底)的优越生活条件,非要到大城市(井上)去“蜗居”看天,那就不能怪别人了。是你的选择,就不要怨天尤人。
《蜗居》所表现的内容,与《含泪活着》完全不同。我想,如果把《蜗居》拿到日本富士电视台去播放,日本人不但不会尊敬海萍海藻这些在大城市“蜗居”的人,一定会说:活该!
 
20210302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