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佳话|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5)

陈明福  金羽毛文苑  2021-09-04 07:00:00



编者:著名军旅作家陈明福曾出版过《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左宗棠传略》和《湖南出了个左宗棠》等纪实文学作品,他写了《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32篇证据确凿、信息量大,文笔生动、可读性强的系列文章。本文转载于东岳客(ID:rmrbssd),以飨读者。


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


(十五)

 


亲征前夕与“天下第一棋手”对弈
 

伊犁不复,在左宗棠看来便是“功败垂成”,永留耻辱与祸根。让俄国佬永久占据这块富饶的宝地,他是死不瞑目的。在离开肃州的前一天,舆榇出关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已布置停当,只待明日一早启程。晚上,他不仅让将领、士兵痛饮一番,而且还让贴身亲兵也如此,特准他们今晚也可尽情欢乐,不必宵警。


这天晚上,皓月当空,繁星闪烁,左宗棠脱去一身戎装,穿上便服,打扮成一江湖艺人模样。他身挎长剑,走出肃州大营,漫步街头,顿觉心旷神怡。走着走着,眼前有一个小小的古镇,经打听,知道其名为峪门隘。左宗棠抬头举目察看小镇风貌。一块写有“天下第一棋手”的木牌闯入眼帘,他不由暗自好笑:“这山野之人真是井底之蛙,只看见簸箕大的一块天。”不看倒也便罢,一看那木牌却引起了他的兴趣。原来这是一家药店。他更好奇了,正要发问,一位长须飘拂、仙风道骨的老者,边包药边向他招呼道:


“客官若不嫌弃敝店,请进来喝口茶吧!”


左宗棠说:“喝茶不必了,试问这‘天下第一棋手’是何人?”


老者似乎不屑一顾,轻描淡写地回答:“鄙人就是,不知客官有何指教?”


左宗棠也是一副傲态:“你既然是天下第一棋手,我们对奕几局如何?”


他在青少年时期研究兵法的同时也曾钻研过棋谱,觉得用兵打仗如奕棋,两者有相通之处,终以兵法有得、棋艺高超而自慰。当年在幕府中业余时间喜欢下棋,督署僚友,虽不乏高手,但对他鲜有匹敌者。自从亲自统兵打仗后,无暇摸棋,今天突然激发起再显身手的兴趣来。


老者爱理不理地说:“我看还是算了吧,改日行不?”


左宗棠哈哈大笑道:“我看你是怕我砸你招牌吧?”


老者皱皱眉头,略加思索后说:“既然你兴致甚浓,老夫就舍命陪君子吧!我若输了,牌子自砸。”


两人摆开架势,当头炮,盘头马,上车道,过河卒……一个步步为营,一个环环紧扣;一个避实就虚,一个明攻暗取,各显其能,冲锋陷阵,激战正酣,互不相让。最后左宗棠虚晃一枪,进逼九宫,老者苦笑,首战告捷。连下三局,左以二比一获胜。他双眉一挑,问老者怎么办?老者二话不说,将木牌取下来,放在地上,“拍!”的一掌,木牌顿成碎片。


左宗棠一惊,此时又发现墙上挂有一把宝剑,心中暗想此人非同一般,便问:


“依我看来,老先生还有超人的武功,”左宗棠实话实说,“我原是一个书生,半途出家练点拳术和剑法,主要为了健身,不妨与老先生再切磋一下如何?”


老者说:“比试谈不上,玩玩可以嘛。”


说比就比,两人又在月光下,摆开了战场。两人各执一把宝剑,你来我往,寒气逼人。果然不出左宗棠所料,老者出手不凡,左宗棠直逼不舍,两人你来我往,交手了约三十个回合后,老者突然收剑,跳出圈外。



左宗棠收起长剑,自鸣得意地对老者拱拱手:

“多有得罪,在下告辞了!”

老者说:“祝君一帆风顺!”

左宗棠心情舒畅、踌躇满志地告别了老者,离开小镇,回到大营,已是夤夜时分。

……

天下之事常有巧遇。没过多久,左宗棠竟有与“天下第一棋手”有再逢和“交手”的故事。

左宗棠舆榇出征到哈密,平叛告捷,失地收复,以武力攻取伊犁也准备就绪。就在这时,朝廷命他迅速回京,面商国事。

左宗棠第二次回到肃州后,一天又想起了对奕的老者,决定再次登门。

这回,他一身戎装,带上两名警卫亲兵直奔峪门隘药店,老远又见到“天下第一棋手”的木牌高挂在店前。

左宗棠轻声骂道:“好一个山野狂徒,江湖骗子,今天看我怎么教训你。”

刚近店门,老者便恭谦上前,拱手道:“不知大帅驾到,有失远迎。”

左宗棠责问道:“我且问你,木牌砸了,为何又重新挂上?”

老者笑道:“大帅不知,此乃老汉招客之法,糊口之技,摘了木牌,门前冷落,将断生计呀!”

“话倒说得实在,但以此牌子获取虚名,有伤大雅啊!”

“确实有此嫌疑,让大帅轻视和见笑了。”老者接着道,“请问大帅,当年你在京城,棋艺能列第几位?”

左宗棠自负地说:“至少也是二三名吧!”

老者说:“那我这块牌子挂定了!”

“此话怎讲?”

老者不言,摆开架子,邀左宗棠再较量一番。两人即在月光下摆开棋局。没想到老者与上次迥然不同,布局新异,棋术高深,使左宗棠大为震惊。他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取胜,连下三盘,盘盘皆输。

老者问他:“我这牌子挂得不?”

左宗棠点头称可,但又提出再次比武,想从武功中捡回面子。老者欣然应允。此次交手后,左宗棠感到今非昔比,对手身轻如燕,刀法奇特,不到二十回合,左宗棠便大汗如注,只好认输作罢。

左宗棠一时百思不解:上次老者棋艺剑法都不如己,今日却如此之精,其中必有蹊跷,便放下架子,诚恳问起原由。

原来,老者叫马青,本属沧州回民,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出家在少林寺习武,练得一身好剑法,曾有“神剑马”之誉。一次,几名无辜百姓遭强人所害,官匪勾结,欺压良民,为打抱不平,他在深夜只身闯进官府,杀了贪官,闯下大祸。幸好遇上的朝廷钦差是位清官,恕马青无罪。为了生计,只好改名换姓,远走他乡,到西北偏远之地行医营生。他每日除行医治病外,便以下棋、舞剑为乐。打出这块牌子,是故意招惹过路棋手,切磋棋艺。上一次与左宗棠下棋比武时,就认出眼前对阵之人是镇疆大帅,为让大帅有必胜之心,兴奋之态,便故意让着落败。他拂着长须笑着说: “前次知公有大任在身,故让之以成其功;今既成功,故不敢多让了。”

左宗棠听到这里,羞愧难言,这位自幼好胜要强之人此时心悦诚服,悟到了“强中自有强中手”这句话的含义。于是立即施以大礼:“师父在上,请受徒弟一拜。”

老者慌忙还礼,连声说:“大帅使不得,使不得,折煞山野狂夫也!”

左宗棠虚心地向马青请教棋法和剑术,马青见左帅心怀坦荡,诚恳待人,毫不虚伪与矫饰,便与他无保留地探讨一番,直到时近深夜,才依依不舍相别。

这是肃州地区流传已久的佳话,也散见于各种左宗棠轶闻中。



作者简介



陈明福,1937年8月生,浙江宁波人。原海军大连政治学院专业技术四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辽宁传记文学学会理事,大连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在海军政治学院组织的拉练途中


已出版专著、作品36部,逾1200万字,还有多部待出。已出版的有《“重庆”舰举义纪实》《海疆英魂》等四部中华名舰系列,《杞忧集》等三本杂文,《朱可夫兵法》等两部军事谋略论著,《古今海战》等七本海洋科普读物,《古今海战》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沧桑旅顺口》等五部纪实文学,《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苏东坡大传》等六部人物传记。2013年6月,《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获五年一评的第四届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颁奖词曰:“古稀之年的陈明福,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充沛的激情,历时六载,寻着晚清名将、中兴名臣左宗棠的足迹遍访关内塞外、天山南北、万里海疆,查阅搜集了数千万字的史料和不少趣闻轶事。作品气势恢弘,文笔流畅,叙事生动,成功塑造了左宗棠鲜明的人物性格,展现了这位民族英雄传奇的人生历程,填补了百余年来在左宗棠传记写作中的缺憾和不足,并对有关左宗棠的种种争议,亦力求给予客观公允的评价。”2012年被评选为大连市文艺界“十位有影响的人物”。2018年8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徐锦庚著的40万字长篇报告文学《大器晚成》,《人民日报》9月7日副刊发表《以沉雄之笔写峥嵘岁月》1700字的评论文章,《浙江日报》也发了张宏图的评论。《现代金报》发表张登贵《一部书,两个人》的评述,《宁波日报》《衢州日报》等转载。结语是:中国,太需要这样有品格的知识分子了!

前文回顾


“中国近代海军开拓者”|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

三顾沈门|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2)

羽书皇命急催西行|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3)

兵饷粮运艰难万状|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4)

缓进急战|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5)

出关祭旗|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6)

一炮破三城|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7)

衔枚疾走|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8)

摧毁阿古柏政权|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9)

粉碎阴谋|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0)

丧失伊犁|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1)

“天下之事作吾事”|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2)

锋指伊犁|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3)

舆榇出关|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