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在千秋|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8)

陈明福  金羽毛文苑  2021-09-07 21:36:00




编者:著名军旅作家陈明福曾出版过《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左宗棠传略》和《湖南出了个左宗棠》等纪实文学作品,他写了《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32篇证据确凿、信息量大,文笔生动、可读性强的系列文章。本文转载于东岳客(ID:rmrbssd),以飨读者。


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


(十八)

 


极力主张新疆建省功在千秋
 
中国近代思想革新的先驱龚自珍,素来对西北史地有极深的研究。拟写了《西域置行省议》,提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新疆社会改革方案,清廷却抱残守缺,不予理睬。与龚自珍齐名的魏源也疾呼,新疆应“追天顺时,列亭障,置郡县,”保障西陲的安宁。深受龚魏影响的左宗棠,在晚年答友人信中有一段极好的概括:

来书述癸巳燕台旧句,于置省开屯时务已预及之,五十年间志愿,至今尚行之不尽。道光讲经世之学者,推默深与定庵,实则龚博而不精,不若魏之切实而有条理,近料理新疆诸务,盖叹魏子所见之伟为不可及。改设郡县,龚议多而不可行,盖未亲历其境,不习知山川条例,故所拟建置大略多舛错。惟如今制,边腹不分,治兵之官多,治民之官少,求其长治久安,必不可得,定庵之议,固不磨矣。

在这里左宗棠对龚魏的新疆建省方案虽有不同的见地,但都原则地继承了他们的改革思想。

1850年左宗棠在“湘江夜晤”中,又听了林则徐“欲求数十百年长治久安,不能光靠一时战功”的告诫。在西北的作战中很注意战后的恢复生产和老百姓的善后工作。对于新疆更是在用兵的同时,极力主张建省。




在新疆内忧外患无穷、有全境沦于异域的危险,而朝廷庸官污吏一片放弃新疆的喧嚣声中,左宗棠不避艰险,从东南沿海移节糜烂的西北,收拾残局,在宦途中迈向新的历程。他坚忍不拔地主张在新疆设置行省,以利新疆长治久安,便是他对巩固西陲的一片赤诚的集中表现。

如果说左宗棠早年关于新疆建省的思想属于书生议论,当他总督陕甘,荣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后,便将早年的政治抱负付诸于实际了。

1877年4月23日(光绪三年三月初十日),西征之师发动了春季天山战役,克复达坂城、吐鲁番和托克逊三城。清廷接到捷报后,于6月20日谕令左宗棠对新疆问题“通盘筹画,一气呵成。”

7月26日,左宗棠便呈奏了《遵旨统筹全局折》,首次正式向清廷论证了新疆建省的必要性。他从历史上旁征博引,说明了新疆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认为:

立国有疆,古今通义。规模存乎建置,而建制因乎形势,必合时与地通筹之,乃能权其轻重,而建置始得其宜。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盖东南以大海为界,形格势禁,尚易为功;西北则广莫(漠)无垠,专恃兵力为强弱,兵少固启戎心,兵多又耗国用。以言防,无天险可限戎马之足;以言战,无舟楫可省转馈之烦,非若东南之险阻可凭,集事较易也。周秦至今,惟汉、唐为得中策。及其衰也,举边要而捐之,国势遂益以不振。……

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无晏眠之日。而况今之与昔,事势攸殊。俄人拓境日广,由西而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部为之遮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为绸缪者也。(《左宗棠全集》,奏稿六)

这个奏折里,左宗棠回顾中国久远的历史,论述中国边患,西北向来剧于东南。凡是不重视西北边防,必定是国势日衰不振。接着提出了“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这个极其精辟的振聋发聩的识见。针对李鸿章喋喋不休地说“时势在变”,现在可以放弃新疆的滥调,左宗棠指出了“今之与昔,时势攸殊”在于:“俄人拓境日广,又与其“由西而东万余里”接壤的严重现实,岂能不预先绸缪,加强防御!?



左宗棠在奏折中又进一步强调:新疆是个宝藏富饶之区,为杜绝俄英觊觎,义师西征,使“旧有之疆宇还隶我方”,规复全疆指日可待。欲求数十百年长治久安,不能光靠一时战功。强调指出:

至省费节劳,为新疆画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已者。

他又以乾隆坚定不移地在新疆推行军府制,佐证根据时代的变迁,新疆建省的必要性。

为了筹划建省的一些细节,他请清廷饬命户、兵两部,将新疆的旧章案卷驰发给他供稽考,又接着上了四个奏折。清廷对左宗棠的这番剖腹之言,认为很有见地,命令他督饬将士克期收复南疆。“与拟改行省郡县,一并通盘筹画。”

左宗棠为新疆建省五上奏折,可谓煞费苦心。在1882年10月18日第五次上的奏折,总算被批准了。经过几年准备之后,终于在1884年11月17日(光绪十年九月三十日),清政府正式发布新疆建省上谕:

新疆底定有年,绥边辑民,事关重大,允宜统筹全局,厘定新章。……前经左宗棠创议改立行省,分设郡县,业据刘锦棠详晰陈奏,由部奏准,先设道、厅、州、县等官。现在更定官制,将南、北两路办事大臣等缺裁撤,自应另设地方大员以次统辖。着照所议,添设甘肃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员。(《清实录》54,《德宗实录》三,中华书局,1987年印影本,第764页)

清政府在发布新疆正式建省上谕时,又任命湘军主将刘锦棠为甘肃新疆第一任巡抚,仍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宜,调魏光焘为甘肃新疆布政使。1820年,龚自珍写《西域置行省议》时曾预言:“五十年中言定验,苍茫六合此微言。”历史正是如此。历经艰难曲折之后,终于实现了龚自珍、林则徐、左宗棠等目光如炬的巨子们的宿愿。



作者简介



陈明福,1937年8月生,浙江宁波人。原海军大连政治学院专业技术四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辽宁传记文学学会理事,大连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作者在考察左公经营西北收复新疆中留影,此为天山脚下的美丽牧场。


已出版专著、作品36部,逾1200万字,还有多部待出。已出版的有《“重庆”舰举义纪实》《海疆英魂》等四部中华名舰系列,《杞忧集》等三本杂文,《朱可夫兵法》等两部军事谋略论著,《古今海战》等七本海洋科普读物,《古今海战》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沧桑旅顺口》等五部纪实文学,《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苏东坡大传》等六部人物传记。2013年6月,《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获五年一评的第四届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颁奖词曰:“古稀之年的陈明福,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充沛的激情,历时六载,寻着晚清名将、中兴名臣左宗棠的足迹遍访关内塞外、天山南北、万里海疆,查阅搜集了数千万字的史料和不少趣闻轶事。作品气势恢弘,文笔流畅,叙事生动,成功塑造了左宗棠鲜明的人物性格,展现了这位民族英雄传奇的人生历程,填补了百余年来在左宗棠传记写作中的缺憾和不足,并对有关左宗棠的种种争议,亦力求给予客观公允的评价。”2012年被评选为大连市文艺界“十位有影响的人物”。2018年8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徐锦庚著的40万字长篇报告文学《大器晚成》,《人民日报》9月7日副刊发表《以沉雄之笔写峥嵘岁月》1700字的评论文章,《浙江日报》也发了张宏图的评论。《现代金报》发表张登贵《一部书,两个人》的评述,《宁波日报》《衢州日报》等转载。结语是:中国,太需要这样有品格的知识分子了!

前文回顾


“中国近代海军开拓者”|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

三顾沈门|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2)

羽书皇命急催西行|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3)

兵饷粮运艰难万状|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4)

缓进急战|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5)

出关祭旗|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6)

一炮破三城|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7)

衔枚疾走|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8)

摧毁阿古柏政权|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9)

粉碎阴谋|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0)

丧失伊犁|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1)

“天下之事作吾事”|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2)

锋指伊犁|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3)

舆榇出关|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4)

肃州佳话|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5)

途中多险|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6)

十年交涉|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