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金羽毛文苑 ,作者胡 峡
文人聚集地、文坛高手文章分享

文 / 潜艇老兵
2003年4月,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361潜艇在执行战备巡航任务时失事,70名官兵全部遇难。5月2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其为“因机械故障失事”。18天后,以郭伯雄、徐才厚、张树田等人领导的总部工作组宣布“专家”调查结果,称其失事原因是“指挥操纵失误”,引起海军方面多数人的强烈反对,海军政委杨怀庆上将甚至逐条进行反驳。

海军为什么不接受总部工作组的结论?且听潜艇老兵详细分解。
361潜艇失事,主要牵扯两个舱室,首先是三舱(指挥舱),其次是五舱(主机舱)。本文重点说说在361潜艇失事的时候,三舱发生了什么?
361潜艇失事,首先是因为潜艇“掉深”。潜艇失事之前的情况,我在《361潜艇失事,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一文中做过描述,这里有必要再重复一下,免得没读过那篇文章的读者看不明白。
当时潜艇处于柴油机水下航行充电状态,左机充电,右机航行,深度8米,这个深度也叫“空气筒深度”,这种航行状态也叫“空气筒航行”。
空气筒露出水面一米多高,空气从空气筒进入艇内,供柴油机工作使用。如果风平浪静,潜艇一般不会“掉深”;如果风浪大或者水下海流大,空气筒就会被海浪淹没,或者潜艇掉到8米以下。这时空气筒上部的浮阀就会浮起,将空气筒进气口封闭(浮阀的工作原理如同抽水马桶里面的浮阀,随水位的升降上下移动,关闭或开启阀门)。
潜艇“掉深”,对于潜艇来说属于常态,凡是干过潜艇的人都会经常遇到。处置“掉深”情况的方法有多种。指挥员可以下“速潜”口令,五舱(柴油机舱)和六舱(主电机舱)会立即停止柴油机,转换主电机航行。指挥员也可以不下“速潜”口令,按部就班的下令停止柴油机,转换主电机航行。从事后现场勘验的机械情况来看,指挥员采取了后一种方法。
根据我的推理,指挥员之所以没有下“速潜”口令,是不想打扰大家的休息。当时是二级战斗部署,更次航行,如果拉“速潜”警报,就会把全艇的人都“轰”起来。“速潜”口令一下,电铃、蜂鸣器、灯光信号一起发声和闪光,舱室气氛非常紧张,正在休息的艇员要从床铺上爬起来,快速奔向自己的战位,身体和精神上的刺激,会使人的心跳加快,和百米冲刺没有多大区别。等到解除一级战斗部署,再回去睡觉,可能短时间内很难入睡,甚至失眠。很多潜艇兵有神经衰弱的毛病,与这种紧张、刺激、不规律的生活状态有关。
指挥员体恤下属,没有拉“速潜”警报,按部就班的下达了停止柴油机、转换主电机航行的口令。
因为全艇人员都已遇难,无法证明当时潜艇所处的状态,比如:掉深多少米?艏倾还是艉倾?纵倾度是多少?现在只能根据后来勘察的结果进行推理。

下面我来把当时的情况罗列一下。
1、潜艇在水下航行充电时突然“掉深”;
2、指挥员下令五舱停车、六舱主电机准备(以五舱、六舱车钟状态为证);
3、指挥员下令失事排水(以1、2、3号主水柜已排水为证)。
如果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口令落实之后,潜艇就会进入安全状态。
但是,就在这时,六舱主电机上的“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发生故障,断电了。
根据工业部门的解释,“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断电后,在0.04秒的时间内,可以自动转换电源,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
遗憾的是,361潜艇的“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并没有在断电后进行电源自动转换,于是,正在充电的左主电机突然失去发电功能,蓄电池的电能倒流,发电机变成了电动机,并以3500匹马力的能量带动2600匹马力的柴油机高速运转,造成柴油机“飞车”,瞬间把全艇的空气抽光,将人全部抽死。
正常情况下,空气压力为一个大气压,表现在空气压力表上为760毫米水银柱。当气压降低到579.0时,为缺氧;降低到506.7时,人的生理反应为嗜睡、思维迟钝、不能控制肌肉精细动作;降低到434.3时,身体不适,呼吸急促;降低到361.9时,有人将丧失知觉;降低到217.1时,所有人员都将丧失知觉;再低,人员会立即死亡。可见,361潜艇当时的气压已经降低到了217.1毫米水银柱以下。
另据科学实验数据表明,035G型潜艇在两台柴油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从造成负压的那一刻起,人的反应能力是用秒计算的,思维清晰、可以正常工作的时间只有15秒,极限为18秒。但是遇到柴油机“飞车”的情况,工作转数最高只有500转的柴油机,一下达到1000转甚至2000转,把人抽死就成了瞬间的事情。361潜艇的情况即是如此。
三舱失事排水总站的大阀很沉,不使劲根本打不开(也许是为了防止被人轻松打开出危险吧),当更的舰务军士长卢继发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尽全身力气将其打开,完成了失事排水的动作,使得本来没于水中的潜艇,得以在全艇人员死亡的情况下,艇艏浮出水面。如果没有卢继发的这个壮举,361潜艇就会永远沉在水下,人们将永远不知道它的行踪。
一条035G型潜艇的造价有上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卢继发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为国家挽回了上亿元的经济损失。
据当时参加事故调查的一位将军(后来晋升为海军上将)介绍,为了证实卢继发这一壮举所付出的代价,医学专家发现,卢继发的整个肺都爆炸了。
这,就是361潜艇失事时,三舱发生的事情。
总结一下:
一、在潜艇“掉深”时,指挥员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二、当灾难降临时,卢继发拼尽力气挽救了潜艇。
如果不是机械出现了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概率的故障,就不会出现柴油机“飞车”、全艇人员死亡的惨剧。
如果谁想知道361潜艇事件更多的事故调查细节,请继续关注本公众号,阅读《361潜艇失事时,五舱发生了什么?》等系列文章。

361潜艇事故调查揭秘:361潜艇“指挥操纵失误”的结论是怎么出笼的?



被溺爱的爱隌2020-05-29 17:24:23
此文分析的很正确,035G主动力柴油机,机械增压系统配备三台螺杆泵,在柴油机被动飞车的情况下,机仓高真只是瞬间的事情。飞车后只有电瓶的电消耗完才能自动仃下來,所以柴油被破坏的相当严重。赞 3

红裙又如何灾2020-05-29 10:51:23
逝去的勇士不会讲话、但事实的真相将层层剝去虚伪的谎言。一些人的所作所为将露於光天化日ⅰ之下。为英雄正名的日子将在不远的将来。英雄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历史的耻辱柱上将会钉上一些不齿的人渣。赞 6

秋心正暮雨辽2020-05-29 10:30:19
为361潜艇70位牺牲的英雄正名,评为他们为革命烈土,体现出我们是人民军队是人民海军。赞 5

说了再见理2020-05-29 13:39:44
牺牲的战友们,我时常想起一起战斗生活的场景,心里不是滋味,怀念你们赞 3

小山羊洋时代2020-05-29 12:42:48
如果I战7当时没有那么快记航泊日志,向战友致敬!潜二支96航电赞 3

花下立清香季2020-05-29 15:14:44
再写下去感觉这个公众号要不保了[捂脸]赞 2

单单安安门口j2020-05-29 11:37:33
情况罗列3、指挥员下达“失事排水”,这个结论是不是在“航泊日志”上有记录?赞 2

安然失夏挡2020-06-03 10:33:11
丨,361艇官兵是否评烈士应与故障原因无关,只要不是投敌,牺牲官兵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2,速潛解除和正常解除相差起碼2一5分钟,这是死亡时间,且速潛解除能快速各仑封闭,考虑艇员休息是愚人之说,3,首柜排水及六仑电机故障至飞车都是次生災害而己,事后估评想象,牺牲的官兵是可惜的,包括210的十一名官兵,他们还年轻,至今,那潜校刚毕业的鱼雷長,现在还历历在目,我们的党和政府应该给这些献身的人一些政策,战时,災时,疫时,是可爱人,过去了没下文,流血,流汗,流泪赞 1

巨蟹摸下他4g2020-05-29 17:47:15
潜艇空气筒状态下航行应该是先观察海面情况(如潜望镜观察),海面情况允许再升空气筒。这期间如遇紧急情况应该是浮起比速潜更安全才对。因为当时海面上的情况艇长是最清楚的。文章的作者所说的什么不拉警报速潜什么体恤下属等等个人觉得不是很妥帖。潜艇出海训练就是上战场,根本就不是什么体恤下属的时候,不论是几级部署所有人都是在一种紧张的分围里工作或休息,这就是军人的素质,这就是我们潜艇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因为我们有使命在肩。赞 1
巨蟹摸下他4g
不看别人的留言,就事论事,只是对您说的推理说说个人的感受,361发生险情时,五仓六仓三仓的人应该是意识到了危险,应该是采取了应急措施。这能解释失事后艇身为何是半潜状态。但一个人做不到。就三仓而言,进行(失事)排水时要指挥员下口令、舰务军事长才能迅速操作,同时还有三仓底的战友也是依口令迅速操作才能完成。这里绝对不是对某位战友的不敬。当危险来临之际所有战友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挽救潜艇。他们都是最棒棒的!都是英雄!向他们致敬!以上只是一个潜艇老兵的个人看法。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早日查明事情的真相!为了70个战友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JJ哦哦聊几句062020-05-29 15:55:41
361发生险情时,3仓是否下达失事排水口令和航泊日志是否有记录且不说,可以肯定3仓一定是下达了(主)水柜排水的口令,因为361被渔民发现时是呈半潜状态。潜艇无论在海上训练或是在码头转动保养机械各部门各战位都是严格按照条令(水兵手册)依3仓口令进行操作。潜艇上浮下潜时主要以舰务专业为主,(其它专业班密切配合)要快速打开或关闭各水柜阀门、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必要时需迅速手动打开几台液压泵)保证高压气系统压力正常,几个战位要密切配合。说到失事排水总站大阀盘,确实很大全打开或全部关闭要二十几圈。5仓柴油机后部的通风阀盘更大。全部关闭后使用三角扳手(我们在艇上自制的一种专用工具)卡紧一下,打开时用它扳一下省力。赞 1

兮浓妃厅2020-05-29 13:50:15
這個講法是以“航海日誌”為佐證的嗎?與我了解的以“航海日誌”加上每個人倒下時的方向、動作分析,有很大不同哦,當時高X教練艇長(我曾經的付艇長)是倒在二艙奔向三層的地板上,頭向三艙(這說明了什麼大家都是艇上出來的應該明白),怎麼文章裡卻成了軍士長救潛艇!整篇文章更像是當時某個地區媒體的宣傳(當時因為人為原因,艇員很多是那個省的人)赞 1

卟如去艰2020-05-30 22:40:07
如果航泊日志上没有指挥员下达的口令记录,那舰首水柜排水就有多种可能。但从排水的角度来说,中间水柜首先排水无疑是最准确的。

虫子析2020-05-30 22:32:36
我要问清楚作者罗列的第3项“指挥员下达了失事排水”的口令是否航泊日志记录的。目的是要往下分析:如果指挥员下达的是“失事排水”,按我7年舰务军士长的经历,排水顺序应该是中间水柜、舰首水柜、舰尾水柜;如果下达的是舰首水柜排水,那么,是谁的责任就很明显了。因为事实是舰首水柜排水,造成了潜艇瞬间的大纵倾(导致大部分官兵头朝舰尾方向倒地,全艇失控;空气筒浮伐超过15度就不能自动打开,在机械故障的作用下,艇内空气被瞬间抽空)

温文尔雅撕2020-05-29 22:24:43
可怜为国捐躯的七十个兄弟,竟然连烈士都不是![流泪][流泪][流泪]

不温柔小姐贫2020-05-29 19:05:01
361的战友们何时能寃伸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