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体拳

潜艇兵战友之家 2020-09-08

以下文章来源于窥海楼 ,作者刘俊科

窥海楼

专注情怀,潜心原创

  请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战友之家

我的军体拳

 刘俊科




  第一套军体拳在军营里练将起来的时候,我在当指导员。大概是1982年的冬季,我和军体教员史悠明到河南开封接兵,每天晚上我都要跟他学军体拳,想着回到部队后教我的兵们。那个年月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晚饭以后,在招待所的空地上,我就跟史教员学习军体拳,一对一的教练,学起来挺快的,一个月的时间,我可以熟练地把军体拳打下来了。
  接兵回来以后,我就先教区队长和班长,大家练的很起劲,我的兵们看到了,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背后里还说:“指导员文武双全”,让我又自豪了一把。很快,我们队的兵们就可以打出漂亮的军体拳了,大操场上,我们百十人的队伍,“一嘿二哈”的打起来,那阵势,那气魄,引来如雷掌声,掌声里,我当然最享受了。
 大概是军体拳的影响吧,我们团里那时候兴起了一阵练拳热潮。我的战友张继国就是其中的一位。因为他有童子功,身边就有一帮跟着练的。每天都可以看到他们在一起切磋武艺,腾挪跃动的身影。到后来他们就开始练习铁砂掌了,每人拿着一块砖头劈,一直把砖头劈成四块为止,引来众多的战友喝彩。

  有一年张继国到上海接兵,在公交车上见义勇为,两三个小流氓见一个当兵的就嚣张起来,说是车上不方便,敢不敢下车“练练”。可以想象,那小流氓们下车以后就后悔了,被张继国打得屁滚尿流,直到求饶。海军军官勇斗小流氓,一时在上海接兵部队里传为美谈。
  那时候,有军民联防的做法。我们团就有在大沙路和沙岭庄车站周围巡逻的任务,那是荷枪实弹的。带队的干部手枪里有十发子弹,班长的冲锋枪里有五发子弹。我带队巡逻的时候,嘱咐我的兵们,一般情况下还是使用拳脚,不到万不得已不开枪。但是我们没有遇到过“情况”,倒是经常遇到给我们以问候的老百姓。

  可是我的另一位战友袁宝吉遇到了。那是他一个人在下班途中遇到的。是个雨天,大沙路上,两个地痞在殴打一位水兵。袁宝吉先是劝阻,但是那两个家伙不算完,还要“教训教训”他。那就不客气了,袁宝吉一对二,也就是几分钟的事儿,那两个刚才还嚣张至极的家伙就倒在了地上。

  直到警察来了,袁宝吉才拾起雨水中的军帽,扶起那位满脸是血的水兵。但是,那次袁宝吉也受了伤,因为他戴眼镜,镜片碎了,扎到了眼睛。事情调查清楚了以后,公安机关送来了锦旗,袁宝吉荣立了三等功。我写了一首叙事诗《军人的尊严》发表在《人民海军》报上,还获了奖。
  到了九十年代,部队要招收地方大学生入伍,我们团负责全海军接受的地方大学生的入伍训练。其中有不少是有专业特长的大学生,包括武术人才。有一位海军特战部队招来的女队员叫左秀华,是武术之乡的人,大学里学的专业就是武术。她和我们的一位学武术出身的干事刘崑,给大家表演长矛对大刀,让人眼花缭乱。左秀华后来到了部队被誉为“三栖霸王花”。2002年春节期间我在媒体上看到了她的英勇事迹,给她打了电话,她只是笑着说:“没什么”。好像是一件稀松平常事情。我找到了当时的一篇文章,把开头抄在这里,大家自己去想象一下吧。
2002年春节前夕之夜,一辆由湛江开往北京的列车正飞驰在千里铁路线上。突然,8号车箱一阵骚动。原来是4名持刀车匪在抢劫,其中两人将车厢两头堵住,另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车匪,把尖刀顶在一位老大爷的脖子上,逼他掏出身上所有的钱……
  后来她出差来青岛,我们见了面,自然我还是提起那次她一人战四凶的事迹,她依然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这些年联系少了,但是我一直都在关注着她。(她在南海干的风风火火,非常有名。)
我们的军体拳让我们青春勃发,神气飞扬,那铿锵的呐喊为我们的生命注入了一辈子的正能量。





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我们讲着不同的方言,但是我们一起诉说心事,我们是真真正正的兄弟。战友、战友,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常常想起我们在艇上的日子吗?神圣神奇的潜艇,让我们知道,原来濳艇人的友情更让人牵挂!过去通讯不发达,许久没有彼此消息,也许我们奔波忙碌,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但是希望你知道,我一直惦记着你。微信让我们慢慢都联系上啦。即使过了几十年,我们都已老去,即使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不走我们潜艇人的深厚感情!


阅读原文

565870713琳kF62020-09-08 11:37:15

为袁宝吉我们河北秦皇岛级老乡战友点赞[强][强][强]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