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 秦岭公司篇(二)

西沪港战友之家 潜艇兵战友之家 2019-09-28


  请点击上面的蓝字免费订阅本账号

问:怎样才能及时收到战友之家的文章呢?
答:只需点击箭头上边的《潜艇兵战友之家》关注,有新文发布会第一时间通知。

潜艇兵战友之家 | 潜艇兵战友喜爱的公众号

那在也不回去的从前 —— 秦岭公司篇(一)

图文/海风

谢了同学,灯火阑珊处仿佛看到了过去的日子



故乡的山 故乡的水

故乡有我幼年的足印

几度山花开几度潮水平

以往的幻境依然在梦中

他乡山也绿他乡水也清

难锁我童年一呀寸心

故乡的土 故乡的人

故乡有我一颗少年的心

几度风雨骤几度雪飞春

以往的欢笑依然在梦中

他乡人也亲他乡土也好

难锁我少年一呀寸心

故乡的爱 故乡的情

故乡有我青春的歌声

几度芳草绿几度霜叶红

以往的同伴依然在梦中


感谢小学同学、邻居的陪伴和招待,在此谢谢了!


这是我的邻居小朋友,曾经一起调皮捣蛋,一起树下打牌,一起塔拉着大人的鞋子背着书包去学校,有几个还是我同班的同学,那时早晨中午都是跟他一前一后的去学校。


那个门窗虽然换了,但是我还清楚的记得,我曾经住过这里,门口那棵槐树不知去了哪里。后面的高楼对比现在的存在。


他乡也有情他乡也有爱我却常在梦里故呀乡行,一首程琳的故乡情把我带回了40年前的故乡,那个远在西北平原,距离西安几十公里的地方,兴平县七里镇,这个环绕心里四十多年的梦,由于家务事我来到这里,秦岭公司,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在西安可谓是不少人知晓,那是国家一五计划的产物,有个非常响亮的代号,514厂、115厂,和408厂隔壁而居,514、115两个厂加上家属区的规模相当于南方五六万人的规模城镇。加上408厂能撑起七里镇的半边天,秦岭公司分成东区和西区,二个厂虽然鸡犬相闻,犬牙交错,但是从前鲜有来往,可能都觉得自己有点谱吧?竟然到现在还是各玩各的,从前我们小孩聚在一起还时常一拨一拨的为正义而战哈哈哈!


这里从前有一街二街到14街-15街的家属大院,有二个大幼儿园、工厂托儿所,二个小学、二个中学的子弟学校,学校还总爱改名字,晕!学校的名字咋能随着形势而随意改动呢?有点任性!那中学第一个名字是秦岭一中,后更名为新征中学,又更名为华兴中学。


我们曾经在这里上幼儿园,读书。记得那家门口的老槐树,春天挂满了槐花,我们在树下玩耍,想起幼年时候的追逐嬉戏,想起一帮孩子闹分裂,想起12街的我们家,想起14街平房叔叔家门口的那个小店,那里有我喜欢的煤油味道,那时缺电,停电的时候需要点油灯,想起了那个粮站,想起对面11街把头的那家蛮大的国营理发店,想起那条弄里的换面条的面条铺子,每天中午放学,拿着家里的面粉去那里换面条回家烧午饭,记得一斤面粉加几分钱换一斤成品面条。面条机器的吱吱声一直回想在耳边。想起那12街和10街那十字路口,一毛钱八个的柿子,一毛钱几个的鸡蛋,这里距离黄土高原咫尺,农产品还比较丰富。想起我们这些小当家的,屁大的孩子挂着钥匙顶起家里钟点工的角色,穿梭露天市场,买了菜回家给家里烧饭。不是烧饭时米里忘记了放水就是蒸饭锅里忘记放水,铝蒸锅锅底总是烧糊,难免挨母亲的责骂。想起那些日子多少有点感慨和想念。


厂区家属区总是按时想起军号声,起床号、休息号,晚上的新闻联播总是在每天按时播放倾听祖国的声音。偌大的厂区是我们小孩向往的地方,那里夏天有冷饮免费供应,我们拿着军用水壶去灌酸梅汤、甜甜的糖精水等饮品,正门是进不去的,我们常从汽运车间的边门偷偷溜进去,那时放假溜去厂里玩是件非常快乐的事。


作为国家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它级别不低,曾经有不少省国家级领导人出自这里,名导张艺谋据说曾在这个单位当过工人,辉煌的只是过去,现在规模如此大的企业在南方几乎没有,一五计划的重工业作为国家当初的支柱型军工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企业艰难的走着自己的路,这30后、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新生代90后都是这个企业的主人,破茧阵痛绝地逢生,希望新一代的企业人他们能支撑起企业的未来,把老一辈的事业继续下去,为国防航空海军的事业贡献自己微博的力量。但是盘子太大了,不更新技术赶上世界及德国工业水平,辉煌恐怕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小小水滴汇成河,我看到企业的这一代老工人做事认真负责,传帮带,和私企截然不同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他们对工作热情是我们所不及的。这个环境相对纯净,人朴实真诚。有着和外面不同的人际和处事的方式。虽然他们老家曾经在祖国各地,不少职工的祖籍为江苏、浙江、上海、福建、东北等地区,现在他们融入了三线厂都成了三线人了,回不去了,他们把根留在了这里,如这一棵棵的老树,深深扎在西北土壤里。安心的工作,平淡的生活,和外面与世无争,这里还是相当自我的小社会,散发着自己特有的光和热。海军的发展需要他们,航空的发展也需要他们。


50年代和厂同期建设的房子,漫步于此,感慨万千。


没有这汽车能让我们穿越到50年代。


514医院,这个医院应该是和厂同期建设的,三线工厂特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主楼竟然没拆建过,还是以前的模样。还是归厂里管,属于职工内部医院。体制和地方不一样。不是事业编。


这个是位于145医院边上的当年514厂第一个大的百货商店,建于70年代后期,不知加盖了没有,感觉从前是二层,现在马路边是露天市场、大楼里面是菜场。


航空工业的摇篮


秦岭公司这个名字和秦岭山脉关系不大,这里是平原,依托在黄土高坡边上,有好些有趣的地名,408边的南汤台,514边上的北汤台,这里水果丰富,面食非常多,这些都非常便宜。北汤台边上城乡结合部有个农贸市场,现在倒也是很红火。临近街区家属院方便。



从前秦岭中学边可以上原上的路,路口牌子就是北汤台村,远远的就是黄土高坡。下午这里是集市,颇热闹。这条原上的路存在应该50年了。路牌是新的。


这里曾经是我生活14年的故乡,14岁那年离开时候这里时候我带着种种的不舍,坐车到西安,转火车到上海,转宁波,一晃就是几十年,这次我偶尔回到这里,围着那片没拆的街区,曾经的住处走了一遍又一遍,好多年没回来了,想不到我曾经住过的地方房子还没拆,这些是1956-1958年苏联援建时期的盖的楼房,一式三层,对面两户中间有个公用的楼梯间,青砖瓦房。木头窗门。有沧桑感。


12街的老房子,1956年-1958年苏联援建时期和厂区一起建设的房屋。



竟然这个小时候上的幼儿园还在,在12街中间,被50年代陈旧的房子包围着,后面那条路还在,还有那个边门,竟然还是从前的模样,梦里曾经多次见到这里,多次从进出幼儿园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这次回来看见都没变,还是这样二层楼,还是这样的结构,真奇迹。幼儿园老师的编制还属于工厂,不归地方教育系统管辖,和几个老师聊天,说他们现在是鸡肋,人归厂里管,工资自负盈亏。好像也工作生活不容易。



楼梯方向和扶手都没变,只是装修过几次,还能感觉到从前的样子,只是一代一代换了主角。这个地方我们曾经进出班级的楼梯,我和妹妹都曾经在这里上幼儿园,边上的平房没印象,这个二层楼房深刻的印在脑海里。


幼儿园里的大树,很多年了,那排平房我们小时候就有


这是后面应该是食堂,看这个青砖烟筒很有年代感。穿越到圣诞老人的爬过的烟筒。


小学名字变了,从前叫秦岭一小,地点也变了,从前的那块地方盖了楼房。


中学的位置没有变化,名字变了,记得以前叫秦岭一中,然后改名为新征中学,寓意新长征的意思,然后又更名为华兴中学。三易其名啊!这里再也不是纯职工子弟了,附近的农村孩子都可以在这里读书了,学校被教育局并购了,是地方学校了。


514厂万家灯火


灯火阑珊的傍晚



也许你需要,我们正好有

献给潜艇兵战友

这,就是中国潜艇兵的底气!

那年今日我们去远航

人民海军历史上的潜艇编号

【视频】追忆军旅岁月,寻找青春足迹!—— 潜艇兵战友之家带您:重温潜艇梦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潜艇兵战友之家”获取,欢迎广大战友们踊跃投稿,来稿形式不限,散文、小说、诗歌、视频、摄影作品等均可,可发到微信号:154443939。

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我们讲着不同的方言,但是我们一起诉说心事,我们是真真正正的兄弟。战友、战友,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常常想起我们在艇上的日子吗?神圣神奇的潜艇,让我们知道,原来濳艇人的友情更让人牵挂!过去通讯不发达,许久没有彼此消息,也许我们奔波忙碌,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但是希望你知道,我一直惦记着你。微信让我们慢慢都联系上啦。即使过了几十年,我们都已老去,即使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不走我们潜艇人的深厚感情!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