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系列小说70之二 —— 娘亲

西沪港战友之家 潜艇兵战友之家 2019-10-19

  请点击上面的蓝字免费订阅本账号

问:怎样才能及时收到战友之家的文章呢?
答:只需点击箭头上边的《潜艇兵战友之家》关注,有新文发布会第一时间通知。

潜艇兵战友之家 | 潜艇兵战友喜爱的公众号

系列回顾:

潜艇系列小说70之一——木子的婚姻


前言:大家好,木子的系列小说是完全虚构的!但是也是建立在对曾经为国捐躯的70名潜艇卫士无限悲痛的感情基础上虚构的!我们活着的兄弟永远纪念着他们……



娘 亲


文/赵光志


我一出生就没见过父亲。

听别人说,当时母亲才怀我三个月,身份就由军嫂变成了部队的遗孀,当时准确地说我还不能算是个人,亲人都劝母亲流了吧。但母亲不管那么多,她说,保家是为救战友的生命而牺牲的,我怎能让他断了后?保家是我爸爸的名字。母亲的坚持才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多少年后,爷爷奶奶都把亲生儿子给忘,独独没有忘记母亲。爷爷和奶奶去世时都拉着我的手对我反复嘱咐,以后一定要好好对待母亲,让好她过上好日子。

转眼我到了十八岁,高考的日子来临了。填志愿时,母亲把我叫到她房间。母亲找出一身水兵服让我穿上,然后让我站在父亲的遗像面前,说:儿呀,你看你跟你爸爸多像呀……

于是我的第一志愿填写的是海军潜艇学院……

于是母亲的身份也由一名军人遗孀变成了军人的母亲……

以后十五年里我与母亲聚少别多,我没有具体计算过,但我知道十五年里我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绝对没有超过365天,父亲欠母亲的我不但没有替父亲还上,相反,我又在增加我们父子的“债务”。我知道,母爱有多深,我的愧疚就有多重,所以这十五年里我无论多忙,我每月都要固定给母亲写一封信,详细地汇报我在部队的一切。十五年的时间,我也从一名潜艇部门长成长为一名潜艇艇长。

那年4月,正是“非典”流行时期,我记挂母亲健康状况,就写信给母亲,告诉她,我们艇刚全训完毕,正在休整期,准备五一节回去看看她。没承想在4月底,我支队的8号艇在执行任务中不幸失事,艇上70名战友全部遇难。我于万分悲痛之中咬破中指写了血书,强烈要求到重新组建的8号艇任艇长,接过已逝去战友的枪,去完成他们的遗愿。

我的愿望实现了,但再给母亲写信时的地址让我为了难,8号艇失事一事在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上播出长达5分钟,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不忍让母亲知道我已到8号艇任艇长,她年轻时失去过丈夫,我岂能让她在晚年再为她儿子的生命成天提心吊胆。

但我又不能欺骗母亲,5月里我就没有写信,我改用电话向母亲汇报工作。我说现在正是“非典”肆虐时期,政府都在控制人员流动,这是整个民族的大事,等“非典”过后我再去看你老人家。

没过几天母亲就来部队了。这是我当兵十五年来母亲第一次来部队,以前我怎么劝她来部队来玩,来看看大连,她都拒绝了。她说大连再好也没有老家好,这里有你爸爸在,我不寂寞,再说去部队也影响你的工作。

母亲来的很突然,让我有点措手不及的感觉。我找车要拉她去大连玩,她执意不肯,说到处是“非典”,只想看看潜艇就走。

我只好陪她向码头走去。码头值班员认出是我,就给母亲敬礼放行。母亲问我:你请示完了吗?我笑了笑,说:你是我母亲,来参观儿子的艇不用请示。母亲不走,说:你请示一下吧,潜艇是国家的,不是你个人的,我是你母亲,但我也是个老百姓,娘不能特殊。

母亲这么较真,我也无奈,只好抄起码头电话向作战值班请示。接电话的是作战科张佳明科长,佳明是四川人,我们曾是的军校同学。他说:卫国你装个啥子呀,好好搀着伯母下去就得了,那来这么多费话。我说:佳明,我母亲较真,她不但是军人的母亲,她也曾是军嫂,知道部队的规矩,你就按程序上报吧,我等你电话,别浪费时间了。

不到一分钟,电话就来了:原地待命!我这个气呀,原地来回走了几趟,母亲说:是不是首长不同意?我不好在母亲面前失态,就去捞电话,我问:佳明,这到底算怎么回事?佳明在电话里说:我也没有办法,这是参谋长的意思。

这时外面有人说话,我一看原来是支队长与参谋长两人一起乘车过来了,他俩一人牵着母亲的一只手,一口一个大妈叫着,亲热的不得了,反而把我这个亲生儿子凉在一边。

我跑上去给母亲引路,我想把母亲领往我以前服役的7号艇,可母亲却指了指靠在7号艇外舷的8号艇,我只好作罢,领着母亲上了8号艇。潜艇的升降口太小,只能一人上下,于是支队长先下,在下面接应,参谋长就在上面扶着母亲。

母亲看的很仔细,她不像有些旅游观光的人那样走马观花般地看,而是这儿摸摸,那儿嗅嗅,我递给她的手套她也一直没戴。她来到我房间,在我那宽不到60公分的床铺上坐了几下,问我:儿呀,其他人的床铺呢,我怎么没有看见。我说:在潜艇上只有艇长和政委等几名艇领导才有床铺的,其他人都在睡觉前要临时搭的。母亲“噢”了一声,眼泪“啪啪”地流了出来:这么说,你有十几年都是睡在临时搭的铺上。没想到母亲会联想到这些,我一时无语。支队长在一旁听了哈哈大笑,忙转移话题:大妈!其实我们潜艇兵只有出海时才在艇上睡觉的,其他时间都是睡在岸上的,我们岸上都有艇员宿舍,装修的跟宾馆一样,一会儿我们一起去参观参观!母亲听了忙擦了泪,笑了笑,说:让首长见笑了,卫国成天向我报喜,我真没想到他这么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走到三舱,参谋长指着潜望镜不无自豪地对母亲说:大妈,这就是卫国在艇上的战位!他就在这地方指挥全艇的。母亲一脸肃穆,眼睛大大地盯着我说:听说失事艇的王艇长就是站在这里牺牲的?我点点头。我不知道母亲还知道什么,我没有告诉她的,看来她都知道,虽然现在什么东西在网上一查便知,但让一个近七十的老人去了解这一切,又是谈何容易。母亲又摸着潜望镜语重心长地说:儿呀,你爸爸牺牲后抛下我们娘俩,让我们受了不少苦,但他是为了救战友,他死的值得,这么些年来娘都原谅他了。但你要记住,无论如何你都要活着,你是一艇之长,你每次出海必须要把这艇上的孩子全给我带回来,他们每人家里都有个老娘在等着他们回家啊,否则娘决不原谅你!

母亲一席话说完,支队长、参谋长和我都别过脸去了,三个汉子站在那里禁不住泪流满面……

(光志于2005717日)



也许你需要,我们正好有

献给潜艇兵战友

这,就是中国潜艇兵的底气!

那年今日我们去远航

人民海军历史上的潜艇编号

【视频】追忆军旅岁月,寻找青春足迹!—— 潜艇兵战友之家带您:重温潜艇梦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潜艇兵战友之家”获取,欢迎广大战友们踊跃投稿,来稿形式不限,散文、小说、诗歌、视频、摄影作品等均可,可发到微信号:154443939。

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我们讲着不同的方言,但是我们一起诉说心事,我们是真真正正的兄弟。战友、战友,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常常想起我们在艇上的日子吗?神圣神奇的潜艇,让我们知道,原来濳艇人的友情更让人牵挂!过去通讯不发达,许久没有彼此消息,也许我们奔波忙碌,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但是希望你知道,我一直惦记着你。微信让我们慢慢都联系上啦。即使过了几十年,我们都已老去,即使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不走我们潜艇人的深厚感情!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