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回也回不去的从前——秦岭公司篇(母亲)

西沪港战友之家 潜艇兵战友之家 2019-11-02

  请点击上面的蓝字免费订阅本账号

问:怎样才能及时收到战友之家的文章呢?

答:只需点击箭头上边的《潜艇兵战友之家》关注,有新文发布会第一时间通知。 


文/海风

秋天突然来了,昨天还在穿短袖,突然小雨吹落了树上的金桂,撒了一地,带着香气,岁月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变换着。我们在感叹时间飞逝的时候,总是想起曾经。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母亲总是慈祥和蔼任劳任怨的代名词,在那个过去的年代里,人们信仰共产主义的明天,工作比生活重要。母亲们照顾家务的时间就少了,很多人为工作任劳任怨。印象中一觉醒来母亲还没下班,拉着妹妹的手穿过14街和11街的大马路,去找在那里对账还在忙碌的母亲。发烧的自己,独自拿着打针卡步行到九街门诊部打针,打好一针护士在卡片上划下,表扬我很勇敢,有时候走着走着走不动了,就蹲会起来再走,那时没觉得苦,倒是很自然的事情。
母亲人生路上,秦岭公司应该是她比较浓重的一笔,那里有她青年和中年,工作初期的热情和成果,那时候大人都有他们的追求,把事业当第一要素,一堆堆卷起来放在那里陈旧了的奖状都是那时候努力的证明,不仅仅就是荣誉,带着某种追求,一个先进工作者比其他重要许多。那个年代的烙印深深刻在她的心里,一直没改变。想起她从前因为晕车不习惯做汽车,出门全靠二条腿走路,到七里镇办事也是靠二条腿走,服了。
孩子很少有人管,好些家庭都是大孩子带小孩子,七、八岁的孩子脖子上挂着钥匙,代理着家里能干得动的家务活,小小的他们站在板凳上洗菜烧饭,放学去买菜,周末端着印着单位名称的搪瓷碗到九街市场的门市部排队凭票去卖肉,记得卖肉的窗口很高,踮着脚还要抬头使劲的把手往上举,那猪油拌饭真是好吃!一点猪油放点盐拌米饭,在那年代也是美味了,对小孩子我们来说哪里是粮站?哪里是市场?和学校在哪?一样记得清楚,15街单身宿舍那里三食堂中去的不多。11街换面条铺子印象深的原因是每天中午放学后会舀些面粉换些成品面条,然后拿回家烧午饭。
二婶是个贤惠的人,操持着他们家的家务,做衣服、做面食、绣花等都特长,想着做她的孩子也是蛮幸福的事,家里家外都安排的合理妥当,不过没母亲这么多奖状,记得婶婶会做有个面食叫巧鱼,把面切成小粒然后用手一撮,成了一个半圆圈,很好吃!我们有时候放学饿了会跑到他们家吃馒头,那馒头夹着油泼辣子味道相当好呢!小时候我们姐妹春节新衣服都是她手工做成的,年三十好我们两家常在一起吃饺子,然后拿到新衣服回家放在床头,睡觉的时候摸着新衣服盼望了早点天亮了。如今的婶婶已经是暮年,生活自理也成了困难的事,从前的一切不知她还是否记得?二叔说起当年还头头是道,相比之下要好很多,都不容易啊!再说新衣服,布料是母亲从门市部买来的。
门市部就在145医院边上,开始是一层平房,后在70年代改建成二层大百货商店。过年的活动在没有电视的日子里也是丰富的,年三十拿着家长给的零花钱买来鞭炮放着玩,谁还记那农民拿出来买的摔炮?用报纸包着里面是小石头和炸药,往地上一甩啪啪作响,几百响的鞭炮拆出来放,一次妹妹不小心把炮甩到堂妹的身上棉袄上烧了一个洞,好像是堂妹把我妹妹棉袄上弄了个洞,顺序不重要了,就记得有这个事情,大年初一开始就屁颠屁颠的跟在妈妈后面去人家串门,目的很明确,就是拿糖吃的哈哈。
不用介绍,几十年没有啥变化的145医院
当年百货商店,现在菜场,应该是改革开放初期产物。
记得一次剩菜可能给苍蝇走过了,放在碗柜里生了蛆,吓得不敢告诉母亲,也不敢自己处理,一直等着菜成了干虫子没了,才偷偷的把碗整个拿出来,从公用厨房窗那抛掉。那时候后面很宽有部分是草地,我家邻居换了二三次,记得有家姓徐,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印象中调动到江西老家了。后来搬来母亲的同事,记得印象最深就是他们父亲谈笑中说起春节抢肉吃伤了人的笑话,还有那慈祥的奶奶用手工缝制衣服,炸油灯子,好美味,想想都流口水...系列文章发表后,竟然联系到了异乡闯荡的他们,当年抱在手中的小女孩,如今已经40出头的母亲了,在他乡安营寨了,她的妈妈也70多岁了,他们笑谈起当年的我趴在桌子上一边作业一边烧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哈哈!时间好快!
这就是当年临马路的房后面,之前一半是草地,杂草丛生。
这个应该是当年11街位置,理发店、面条铺子弄堂,最边上之前夏天有人在此推着小车买冰棍,5分钱还是2分钱谁记得呢?
说到这想起曾经跟着父亲去12街一个领导家玩,他儿子我同班的,有时候会欺负女孩,然后他爸爸总是问我,他是否也欺负我,我不敢说哈哈!怕凶岁月静好,离开后再无见过,只是听到消息,后来这个同学考上名牌大学,在后来竟然不知为何走了?一晃几十年了。说到此也算是纪念了。
记得和堂妹一起把玻璃片埋在地下,到了晚上拿着手电筒去看,如果玻璃上有水那么明天会下雨,也不知道我们从哪里学来的观察天气的小玩意,竟然也能玩的乐此不疲。楼梯几个孩子时不时的搞点小动作,今天和他好,明天不和他玩啥的,在墙壁上写写标语或者骂人的话哈哈!也算是出气了,不知道那斑驳的墙壁上是否还有从前留下的痕迹呢?回去也忘了研究一下那陈旧的墙壁是否有我的大作呢!睹物思人,那天站在曾经的家门口竟然泪眼婆娑...
秦岭公司生活环境单纯,当初又聚集了很多国内的人才,其中有复旦大学教授下放到那里初中教化学!小环境适合学习。这次回去听说好多小伙伴孩子都是研究生毕业,读书成绩很好,这个无不和这里的相对单一的环境分不开的吧?只是这些孩子大了不满足那小环境和西北的地理位置,一直都在各个大城市拼搏和闯荡,外边生活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希望他们顺顺利利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停的无畏前行。

新旧交替,希望能把这些老房子部分保留下来,做个家庭旅馆,以便我们这些人来怀旧。不日拆除后,我们会再也找不到感觉了。

这杂草丛生的地方,曾经是三排平房,里面是幼儿园后门,经常从这里出入。梦中好几次见过。这次看到边门还在。
现在看到萧条的12街,曾经可是热闹非凡啊!




也许你需要,我们正好有

献给潜艇兵战友

这,就是中国潜艇兵的底气!

那年今日我们去远航

人民海军历史上的潜艇编号

【视频】追忆军旅岁月,寻找青春足迹!—— 潜艇兵战友之家带您:重温潜艇梦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潜艇兵战友之家”获取,欢迎广大战友们踊跃投稿,来稿形式不限,散文、小说、诗歌、视频、摄影作品等均可,可发到微信号:154443939。

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我们讲着不同的方言,但是我们一起诉说心事,我们是真真正正的兄弟。战友、战友,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常常想起我们在艇上的日子吗?神圣神奇的潜艇,让我们知道,原来濳艇人的友情更让人牵挂!过去通讯不发达,许久没有彼此消息,也许我们奔波忙碌,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但是希望你知道,我一直惦记着你。微信让我们慢慢都联系上啦。即使过了几十年,我们都已老去,即使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不走我们潜艇人的深厚感情!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