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操纵失误”不会抽死人,只有机械故障才会出现361潜艇这样的灾难。

西沪港战友之家 潜艇兵战友之家 2019-11-12

  请点击上面的蓝字免费订阅本账号

问:怎样才能及时收到战友之家的文章呢?

答:只需点击箭头上边的《潜艇兵战友之家》关注,有新文发布会第一时间通知。 


郭伯雄、张树田制造的361潜艇冤案该平反了(系列文章之一)


361潜艇到底是怎么失事的? 

文/李忠效

  一、引言

我是一名由潜艇水兵成长起来的海军作家。我曾在03型和33型潜艇上干过7年轮机(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不谦虚地说,我可以蒙着眼睛完成主机准备、启动、停车等一系列动作,当然我也熟知潜艇柴油机的工作原理。1978年在我成为专业作家以后,我写了很多海军题材的作品。最近十多年来,我一直想写的作品是《361潜艇罹难记》。因为在361潜艇事件”中,有太多的谜没有解开。

20034月,海军361潜艇在远航期间因机械故障失事,70名官兵全部遇难他们为国捐躯,本应该被评为烈士,但是,由于总部调查组将这起事故定指挥操纵失误,生生剥夺了他们被评为烈士的资格。他们不但白白失去了生命,还背负了一个“指挥操纵失误”的罪名。

因为我干过轮机,我比别人更清楚这个错误结论到底错在哪里。总部调查组在郭伯雄和张树田等人的主导下,强行做出错误决定,并不准海军提出反对意见,把相信专家组提高到相信党中央的政治高度,使人不敢说真话,死难者的家属更是投诉无门。

16年来,我和很多海军官兵以及普通百姓一样,一直为此事耿耿于怀。我在寻找各种机会,采访那些了解内情的当事人。我曾于2008年、2014年和2019次专程去大连、旅顺、青岛等地采访,了解到比较真实的情况。现在,郭伯雄和张树田已经垮台,我终于可以以事实为依据,说出真相,16年前罹难的361潜艇70名官兵鸣冤了!

 

二、背景

  关于361潜艇事件真相,从来没有权威部门的权威发布,网上流传的很多信息,大都是主观臆造和道听途说,因此,有必要将该事件的背景做个简单的交代。

2003416日,361潜艇解缆出航,到太平洋某海域执行战备巡逻(远航任务。

426日,渔民在威海附近海域发现一艘失事潜艇,开始以为是外国潜艇,后经我海军有关人员辨认,确定是361潜艇。从《航泊日志》上的记录可以看出,惨剧发生于4月16日当晚。也就是说,潜艇失事10天后才被发现。当时潜艇的部分前甲板和部分舰桥露出水面,后甲板没在水中。

4月28日凌晨,失事潜艇被拖回旅顺,停西港码头。白天,军委、总参、海军、舰队各级领导上艇巡视、勘察,调查组登艇搜集原始资料。

2003年52日,新华社发布重大新闻:据海军提供的消息,近日,我海军一艘常规动力潜艇在内长山以东我领海进行训练时,因机械故障失事,艇上70名官兵不幸全部遇难。

我对常规潜艇的结构和性能比较了解,361潜艇出事以后,我独自思考了很久,没有找到全艇官兵全部死亡的合理答案。

有一天,海军机关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你在潜艇上干过轮机,听说361潜艇是水下空气筒航行时,内燃机抽真空把人抽死的,你认为可能么?

我当即说:不可能!我干了7年轮机,多次遇到潜艇空气筒航行“掉深”的事情,怎么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啊!

朋友不熟悉潜艇,我就给他讲述了潜艇水下内燃机航行的有关知识。最后告诉他:正常情况下的空气压力为一个大气压,表现在气压计上面是760毫米水银柱。指挥舱和机舱各有一个气压计,指挥员和机舱的主机岗位可以根据气压降低的情况分别采取措施,一种是指挥员下令停车,即通过车钟命令通知机舱停车;一种是气压计低于650毫米水银柱时向三舱请示停车,低于550毫米水银柱时五舱可以自行停车。也就是说,起码有两个关口把控:一是指挥员命令停车,二是五舱自行停车。所以我认为,361潜艇的70名官兵是被内燃机抽死的说法不能成立。

但是后来的调查结果证明,我错了,我的结论过于主观武断了,真就是柴油机抽真空,夺走了70条鲜活的生命。

为什么我的判断会失误呢?因为361潜艇是035型,和我以前干过的03型、33型潜艇不一样,虽然内燃机结构基本相同,但是035型增加了一套涡轮增压系统,马力比原先增大了许多,进气系统却没有太大的改进,有人形容这种动力装置是“小马拉大车”。更加要命的是,035G型潜艇主电机新增加了一套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这个装置才是该事故的真正杀手

另外,据郑法勤介绍,一位工厂军代表曾告诉他,空气筒浮阀在纵倾20度时不能自动打开。--这一点也很重要,对解释361潜艇失事的原因会有帮助。

三、现场

我没有参加事故调查,也没有看过任何事故调查报告,我只是通过对有关当事人的采访,从一个干过7年轮机的专业人士的角度,来分析事故发生的过程。主要依据来自旅顺潜艇支队司令部原机电业务长郑法勤的讲述。

361潜艇《航泊日志》记载,潜艇出事前两台柴油机都在工作,右机在航行330转),左机在充电460转)《航泊日志》记载的最后时间是20034161936时。

据郑法勤介绍,他在寻找《航泊日志》时,费了很大周折,最后是在58(舰务军士长)卢继发的身下找到的。郑法勤推测,卢继发刚刚做完123号水柜失事排水,在准备填写《航泊日志》时突然倒下的,并且口吐鲜血,染红了《航泊日志》。全艇70名官兵,有68人头朝艇艉方向倾倒,只有四舱的一名电工兵和六舱的一名电工兵头朝艇艏方向倾倒。尸体遍地,无法下脚。

郑法勤注意到,潜艇艉倾10度,在艇内行走,必须抓扶物品才能不倒。艇内漆黑一片,灯光电站只有2伏电压。两个升降舵均处于上浮舵位置,艏舵24度,艉舵26度,水手长操完舵,身体后仰而亡。全艇11个水柜,只有123号水柜排了水,证明当时潜艇艏倾,指挥员下了用舵和排水的口令。水手长操了浮起舵,舰务军士长紧急排除了艏组123号水柜的水,本来险情已经排除,就在这时,突然发生了更大的险情,将全艇70名官兵置于死地。

郑法勤注意到,五舱的右车钟在主电机准备位置,六舱的右车钟在前进一位置。证明指挥员已经下了转换主电机航行的口令。按照这个车钟命令,五舱应该停止柴油机,离开离合器;六舱应该转主电机航行。但是,五舱右机并未停车(操纵盘在工作位置,离合器没有离开),排气内挡板却关闭了。当时五舱有四个人:刚刚由副机电长提升的副政委、主机手和两个操挡板的轮机兵。主机手和挡板兵都倒在工作位置上,副政委和另一位轮机兵倒在机舱前部。六舱也没有转换主电机。操主电机的电工兵趴在离合器操纵把手上,另一位电工兵倒在六舱前部过道上。

为什么主机手没能及时停车?原因之一是:此时主机手已经不能动作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出在左机上。

郑法勤注意到,机的第一个扫气泵(涡轮增压器)的外壳爆开了,机舱壁上部有被烧焦的痕迹。根据他的经验,这是柴油机飞车所致。

为什么柴油机飞车在没有找到原因之前,他不敢乱说。他希望调查组对此进行调查。令人遗憾的是,总部调查组的专家只是武断地声明:两台主电机和柴油机都有防“飞车”装置,不可能“飞车”。

可是,既然有防“飞车”装置,怎么还是“飞车”了?这么严重的问题,应该调查清楚才是。专家们居然对此置若罔闻

611日,总部匆忙宣布了对海军有关人员的处分决定。并宣布调查结束。

619日,361潜艇被拖回潜艇支队码头

620日,郑法勤从360潜艇上接过来电源,对361潜艇的左主电机进行测试,他怀疑主电机的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有问题。

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是035G型潜艇上才有的新装置,这个设备的作用是可以降低主电机的温度。不过它有一个缺陷,是用交流机供电,一旦交流机故障,理论上它可以在0.04秒时间内自动转换到主电机供电,而实际上难以实现。该支队有两条潜艇因为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故障而导致飞车,一次是在360潜艇在码头上充电,一次是357潜艇海上航行。360潜艇因励磁装置失灵“飞车”造成右柴油机后齿轮传动系统严重损坏357潜艇左飞车”,主机手立即手动停车,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早在多年前的一次鉴定会上,郑法勤就提出反对使用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的意见,由于他人微言轻,意见没有被采纳。他随潜艇远航时,为安全起见,他会让六舱关闭励磁装置开关,不使用这个晶体管可控硅设备。

非常遗憾,郑法勤没有参加361潜艇远航,随艇出海的机电业务长以及该艇机电长都不清楚它的危害性,或者说过分相信了这个设备,于是灾难发生了。

郑法勤是个经验丰富的机电业务长,他1942年出生,1959年入伍,2003年他61岁,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支队领导要他延迟退休,把丰富的经验留下来,培养更多的技术骨干。这才使他有机会对361潜艇的失事原因进行调查。在测试左主电机的过程中,他发现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已损坏,主电机励磁装置无电。他断定问题就出在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上。

 

四、逻辑

现在我来梳理一下361潜艇失事的过程,从中可以得出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

1、该艇在水下航行充电时突然“掉深”,指挥员下令艇艏组主水柜排水,5战8岗位的舰务军士长卢继发拼尽全力完成了这个动作。第一次险情被排除,这也证明,指挥操纵并无不当。

2接着指挥员下令右主电机准备、右主电机前进一。

3就在这个时候,左主电机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故障失灵,导致主电机失去发电机的功能,在主电机不再发电的情况下,蓄电池的电流倒流,带动主电机极速旋转。第二次险情降临。

4这时,本来正常工作的柴油机,突然失去负荷,被主电机助力旋转,就像一个肩扛100斤重物奔跑的人,突然卸下负重,又被人推了一把,他快步踉跄前行……正在充电的左柴油机就是那个负重奔跑的人,在被人推了一把之后,飞车了。

5而此时潜艇正处于大艉倾和舱内负压状态,即便空气筒露出水面,浮阀也无法自动打开,飞车后的柴油机只能抽舱室内的空气。

这个问题需要多说几句。前面提到,空气筒在艉倾20度时不能自动打开,那只是一个理论数据。郑法勤下艇后看到的是艉倾10度,那是失事10天后的静止状态,在当时失事排水的瞬间,潜艇到底艉倾多少度,无法知道。实际情况肯定大大超过10度。另外,035型潜艇,增加了涡轮增压装置,而进气系统管路直径只比原来增加了很少一点(33型潜艇为600毫米,035型潜艇为800毫米),正常情况下都会造成舱室负压(710720毫米水银柱),更不要说潜艇掉深了,在这种情况下,浮阀也不能自动打开。

根据郑法勤计算,全艇舱室净容积是940多立方米,加上备品和人员占用的空间,可能840立方米都不到。当时两台柴油机的工况,左机460转,大约每分钟消耗空气270立方米,右机330转,大约每分钟消耗空气200立方米,一共为500立方米左右。再加上035型潜艇进气系统的设计缺陷,进气量不能满足柴油机的需要,如果左柴油机飞车达到1000转或者更高转数,就会在瞬间把舱室空气抽光,把人抽死。

6、左柴油机因为“飞车”,齿轮箱温度极速升高,就连齿轮箱外壳的油漆都爆裂了。飞车”还造成气压突然增大,导致扫气泵外壳爆裂,高温废气灌入机舱,把机舱壁上部的油漆都烧焦了

7、右机前部的主机手接到“主电机准备”的车钟,他本应该立即停车,因为左机“飞车”抽光了舱室空气,同时含有一氧化碳的废气灌满舱室,他失去了停车的能力。

8、右主机因为没有空气而减速,挡板战位轮机兵在一片黑暗的舱室里,听到主机声音小下来,误以为主机停,下意识地做出正常反应动作,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把排气内挡板关闭,然后面朝右舷坐在地板上,保持两只手举在半空的状态死去。这是多么好的兵!居然被人怀疑技术不好,精力不集中!

9、六舱的电工兵接到“前进一”的车钟命令,来不及做动作就死了,胳膊还搭在操纵器上

10、五舱的4人,在被抽取血样化验时,发现他们有一氧化碳中毒的特征。而其他舱室的人则没有一氧化碳中毒。怎么解释这个问题?我认为,在左柴油机扫气泵外壳爆裂的同时,机器停转,空气消失,废气不会再被送到其他舱室,只有他们4个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呼吸充满一氧化碳成分的舱室空气,所以才会导致他们的血样中含有一氧化碳的成分。他们不是被一氧化碳熏死的,是被柴油机飞车抽死的,只是在失去活动能力之后,又吸入了一氧化碳废气而已,因此他们曾怀疑是一化碳中毒而死。

以上10条,就是我分析的361潜艇70名官兵瞬间死亡的真相。

潜艇突然“掉深”--励磁装置失灵--左柴油机“飞车”--空气筒不能正常供气,这一切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前后也就几秒钟或者十几秒钟(抱歉,我没有数据证明,我只根据郑法勤勘查的现场证据推断)。

潜艇突然“掉深”,有可能是自然的原因(如海浪),有可能是机械的原因(如升降舵失灵),操纵的原因很小。掉深不会死人,我本人就经历过无数次掉深。死人必然是机械出现了问题。

左主电机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失灵,属于机械的原因。

左柴油机“飞车”,也属于机械原因。

飞车是由于主电机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失灵引起的,70名官兵瞬间死亡是飞车造成的。

这,就是361潜艇失事的全过程。如果不把整个失事的过程捋清楚,就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郭伯雄和张树田主导的总部调查组,显然没有把这个过程理清楚,或者就根本没想要理清楚--真要理清楚,就无法推卸装备方面的责任了。

由此可见,总部调查组说361潜艇失事原因为指挥操纵失误是站不住脚的。

最后总结:指挥操纵失误不会抽死人,更不会在瞬间把全艇人员抽死,只有机械故障才会出现361潜艇这样的灾难。

20190508日初稿

20190528日修改

20190618日再改



也许你需要,我们正好有

献给潜艇兵战友

这,就是中国潜艇兵的底气!

那年今日我们去远航

人民海军历史上的潜艇编号

【视频】追忆军旅岁月,寻找青春足迹!—— 潜艇兵战友之家带您:重温潜艇梦

终是一段没有结局的往事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潜艇兵战友之家”获取,欢迎广大战友们踊跃投稿,来稿形式不限,散文、小说、诗歌、视频、摄影作品等均可,可发到微信号:154443939。

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我们讲着不同的方言,但是我们一起诉说心事,我们是真真正正的兄弟。战友、战友,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常常想起我们在艇上的日子吗?神圣神奇的潜艇,让我们知道,原来濳艇人的友情更让人牵挂!过去通讯不发达,许久没有彼此消息,也许我们奔波忙碌,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但是希望你知道,我一直惦记着你。微信让我们慢慢都联系上啦。即使过了几十年,我们都已老去,即使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不走我们潜艇人的深厚感情!


阅读原文

zhyonly双子2019-11-17 16:02:28

匆匆忙忙下结论本身就是对死难者的不尊重。国外类似事故调查长达一二年甚至更久,这是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应该还361艇一个灵魂的拷问和真实的答案。[合十][合十][合十]赞 28

小手菜菜萎2019-11-14 05:45:17

相对专业,是有机电业务水准的分析;赞 21

在晚上睡觉休2019-11-12 21:47:32

毛主席教导我们:做事情要实事求是赞 17

我们在起慨2019-11-16 06:34:28

机电业务长,分析的还是正确的!赞 11

嗯很幼稚待2019-11-14 06:34:00

此文分折的靠谱,点赞!赞 11

俊明王子哦乐园2019-12-30 15:52:40

一直以来361事件是我们那批兵永远的痛!出海前还和他们在一起踢球喝酒,怀念那些逝去的战友们赞 9

动漫控boy2019-12-19 20:32:52

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每一件事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牺牲的每一位战友都应该评为烈士!这是对军人高风险职业的尊敬!这样才能抚慰70名战友和亲人的英魂...赞 9

相互缘起爽2020-04-16 15:24:40

我干33艇12年,出现这种事故,按官方说的,无语!!!!!赞 7

栈楠day2020-04-16 17:27:22

应当重启调查程序,还官兵一个公道,追认烈士,以告慰在天之灵,安抚未亡人,不让后来人寒心赞 6

易筱艺感2020-02-27 22:35:15

假如我是说假如轮机兵或舰长失误,应是出现错误者承担责任。 其他官兵尽职尽责保卫祖国海疆中牺牲,为什么不能评为烈士让人不解。赞 6

安之若素素872019-11-20 10:27:35

我的陆风柴油车也发生过一次可怕的飞车,发动机瞬间转速达到7,8千转,关闭电门钥匙也不起作用,整车震慑像要爆炸,浓烟滚滚,还好当时是在空档位置,否则后果不勘设想,几秒钟后我塞住进气管口才停车,发动机报废!作者的分析我是赞同的,蜗轮增压机飞车抽光了空气,并产生大量尾气!赞 6

情欲如火丄2019-11-14 07:39:16

期盼看到下文!赞 6

儒雅的Cute8262020-04-22 19:23:35

应该是操纵失误在前,否则无法解释上浮舵造成的大角度纵倾。出现掉深后采取了一系列动作,结果机械装备不争气,才最终酿成恶果,后来基地某些人心存幻想,延时不上报,最终让死人悲剧了,成了政治斗争的牲牺品。赞 5

home任杏子天枰2020-04-16 15:10:07

关系361潜艇的失事过程的新解释:(道记) 事故发生前:潜艇在水下充电,是正常地更次航行着。 事故发生过程:左轮机突然飞车。五倉报告指挥倉:“左轮机飞车”。同时倉室产生负压,产生负压即抽真空的原因:“就是因为由于飞车造成轮机大量的空气需要,已经远远超过了空气筒正常的供气量。在加当时水下航行,可能是因为正常的风浪等原因,产生了“空气同”的自动关闭或轻微的掉深性关闭,但就在这极短的关闭时间内,飞车与另一台轮机,共同产生的负压,使“空气筒”再也不能自动打开了。倉室中的负压是越来越严重。 水手长因为感到了倉室中的负压,正确地操作出了“首尾的上浮舵”。深度,应该已经完全能上来了。可惜的是“空气筒”在倉室产生的强大负压下,再也不可能打开了。(我希望不信的人们,可以去计算与实践) 这个时候,倉室中生命已经受到了死亡的严重威胁。指挥倉下达了停止内燃轮机的口令,六倉右电机操作来不及启动就牺牲了。 这时候的五倉,右轮机应该在负压超标的时候就已经停止准备停止,。但当时左轮机由于在严重的飞车状态,五倉应该是竭尽全力而无法使飞车停止。 指挥倉的值更官,舰务军士长,已经感到生命不可挽回了,也知道自己的潜艇,还在自己的海区航行,为保证潜艇不会被沉没,坚定地了给舰首组主水柜排水。 最终才保证了被中国的渔民找到,而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今天,道记老人就说这些了。失事的361潜艇,能不能得到再一次的事故坚定,就看潜艇之家的人们与本文的作者了。(道记老人微信号:DJ9182)2020.04.16.14:54赞 5

华纳国际9092020-04-16 10:17:37

真相被他们掩盖了赞 5

幻听幻觉币2019-12-30 17:13:47

还361逝去战友真相赞 5

凝月笙22019-12-28 22:08:20

我也是轮机兵,推理有一定道理赞 5

嗨你累不累2019-12-17 19:37:14

航行时潜艇的防水门应是关闭的,抽气也应是3、4、5仓,也不会全艇抽死?赞 5

Asuras许小童鞋2019-12-16 20:15:39

缅怀此次361死去的战友们! 358IV战Ⅱ赞 5

小柒柒酱庭2019-12-18 16:51:35

郭伯雄已滚蛋了,那我们应为死去的战友请愿,为他们平反,他们都是无辜的。赞 4

欢和辞诠颂桌ok2020-05-04 13:08:17

不评烈士天理不容 一名退役潜艇老兵!赞 3

男贪新欢剿2020-04-28 10:53:04

其实就算是指挥操作失误引起事故,那也是个别人的责任,大部分人还是应该无故的,天灾也好人祸也罢,他们都是为国牺牲的英雄,每次潜艇出海都有为国捐躯准备的思想,他们都应该被评为共和国卫士,烈士!我做为一名潜艇上服役二十年的老兵向他们致敬!支持作者!赞 3

叫我张爸爸牙2020-04-24 21:34:43

分析的有道理,我在艇上干了十多年轮机,曾遇到二次差点飞车,但很辛运被我和电工军士长化解了赞 3

沫木兮贵2020-04-17 21:01:51

调查组那帮王八蛋。谢谢郑业务长。我经常到卢继发。肖志高,张少云的墓前。赞 3

兮蒅宴2020-04-16 15:42:01

是潜艇兵的信他们解释吗?赞 3

澎湃先森仿2020-04-16 14:48:21

李忠效老师的分析非常中恳,赞!作为无线电技师王新高的同专业战友,他曾于出事前到莱西看望过我,说明他们是自青岛返回旅顺的途中出事的,是远航前的准备,还未正式执行远航任务,这一点不太准确,但不影响技术分析。赞 3

小琦惟2019-12-30 15:56:44

70名兄弟不,,我老机和我刘士忠班长更不,,,希望评烈士的那天快点到来[流泪]赞 3

yao离愁happy2020-04-19 19:44:31

我们厂虽然不是修潜艇,但觉得分析的有道理,希望还英烈真相。赞 2

yao离愁happy

我们是威海4809厂,当时我们厂也接到通知排人去了事故现场。赞 2

纯子翊怎2020-02-24 01:57:36

311事故也是轮机兵背锅,我就是背锅侠之一,不得不看开[合十][合十][合十]赞 2

作者

你可以写写那段经历,一定是很好的文章赞 2

謌灬狠低调乐园2020-05-26 08:45:03

我是70年代初入伍的潜艇兵,当过轮机兵、班长、军士长,所以我完全赞同忠效同行、老师文中的观点。 我认为不论是操纵失误也好,机械故障也罢,361潜艇官兵毕竟是牺牲在执行任务的战位上,理应评为革命烈士。 况且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瞬,能把潜艇浮出水而,保证了潜艇的完整性,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这是多么惊人的壮举啊!因此,我认为应授予该艇为"保护武器装备先进集体"等称号,这是军心所向,良心所在。赞 2

ness真好的故事2020-05-04 20:51:37

一战三,拜读。赞 2

老妞的肥猫会2020-05-04 10:29:18

实事求是,还原历史真相,给死难战友一个正确评价,是告慰死难战友家属及亲人们的最好安慰,愿死难战友安息吧。赞 2

灬桃子小姐恋2020-05-01 08:41:23

作为曾在潜艇服役十几年的老兵,361艇事件的处理结果,让我们潜艇兵当时无比愤怒,更产生不想在部队继续服役的念头。罪魁祸首郭徐二人早已被拿下,是该给361潜艇全体遇难官兵们一个公正的说法了。赞 2

新嘎件sky2020-04-18 00:26:46

分析思路方向关于可控硅励磁装置的不稳定引发事故案例在其它装备应用上所发生的问题也是有的赞 2

惊梦念伊人旬2020-04-17 20:58:10

好文章。赞 2

大众偶像艺2020-04-17 14:52:30

拿出翔实证据表明是机械故障导致事故后再提诉求。赞 2

鞭轰儿sky2020-04-16 15:30:50

没给兄们家属一个交代,由其家属们,都是干潜艇的,俺不傻,该给战友们一个交待赞 2

金牛智安宜水瓶2020-04-16 11:54:39

问:老树疙瘩。 你是轮机兵,你是用什么堵住正在飞车后的轮机的进气口的? 有没有防飞车,而准备随时随地堵进气口专用工具或阀门呢? 怎么好像没有这样的预案。赞 1

尼玛太现实采2020-06-08 21:37:01

广献好,刘班长家人好。能看懂此文的都是潜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