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妈妈”

潜艇战友 潜艇兵战友之家 2020-05-29

  请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战友之家


家有“爱心妈妈”,我也沾光,当了“爱心爸爸”。这话说起来有点长,时间过去也有二十年多了。

那时候,妻子在一家县级国有银行履职,记忆中,在她就任该行行长一职期间,应当是做了不少好事,诸如:搬迁新大楼不搞庆典、把原本用于举办相应活动的一笔费用捐献给希望工程,组织女职工前往潜艇基地参观潜艇、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购买台球桌等设施、助力市区老干部台球协会开展活动,和山区贫困生结对、资助学生就读等等。

这其中,我全力支持她的工作,包括捐款给希望工程和到军营开展活动等,我也是提建议、想办法,比较给力地扮演着一个“贤内助”的角色。

而“爱心妈妈”的称呼,则是源于1999年5月29日由县委宣传部、县妇联、县教育局联合举办的一场慈爱大行动。

那一年“六一”前夕,女行长想着带领行里的女同胞去做点好事,结果与相关部门一拍即合,这就立马有了一场颇有影响力的“当爱心妈妈慈爱大行动”。

活动当天,30几位银行女职工“母爱献给特困生、妇女姐妹共响应”,她们喜孜孜地在活动现场一对一地与30几位学生见面,并各自领走一位学生。而让女行长领走的学生排序1号,是一个“成绩比较好、孩子比较漂亮、家庭比较贫困”的一个女孩,是主办单位专门为行长从这批学生中挑选出来的。

那一天,我当然在场,赶紧和妻子一起上前去领了这个女孩子。

这是我们第一次同这位女孩见面,眼见她大大的眼睛透露着一股机灵,白皙的肤色衬托着秀丽的脸庞,一身衣着很整齐得体,拉着我们的手也不显生疏,全然不像从山区出来的孩子。

我一把抱起了她,而在边上的媒体记者刚好端着相机对着我们,便立马按下了快门,留下了我们这一难忘的瞬间。这张照片次日还在县报的头版刊出,很是引发一段美谈。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让每位女职工当一天的“爱心妈妈”,她们分别把这些孩子一一领回家中,让孩子在城里待上一天,给孩子买“六一”节的礼物,送上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第二天把孩子送回原地,由相关部门再统一送回山区,活动宣告结束。

然我们和这位女孩仿佛有缘,一天的活动结束了,但“爱心妈妈”继续与孩子有着联系和交往,且在接下去的相当长岁月里,孩子的家人和亲戚对我们的称呼就是“爱心妈妈”。6月4日,我们接到了一封她两天前自嵇东镇越峰分校三(1)班寄出的信,这封信我居然还保存着,短短150余个字,透露着孩子的一片纯真。信中称呼我们为“尊敬的妈妈、爸爸、哥哥您们好”,她告知我们“那天回石桥村一路顺风,这次在爸爸、妈妈家住了一天,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的亲切关怀和热情招待,使我更加要好好学习,今后一定要勤奋好学,来报答爸爸妈妈的恩情。”信的末尾还挺有礼貌地“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祝外公、外婆健康长寿,祝哥哥学习进步!”并在她的名字前署名为:“女儿”。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和她有着断断续续的联系,但她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进入市区的鲁迅中学读高中后,就有了比较紧密的联系。她的高中3年,我做了3年的学生家长,每个学期召开的家长会,我都得到会,很是光荣伟大的任务。她也完全融入了我们大家庭的生活,成为家庭成员之一。高考结束的那天,我还开着车到学校,把她再一次接回家里小住。

此后一件事我印象深刻。就在孩子等候进入大学这一个暑假里,她用端盘子打工挣到的钱,特意为我们几个人买了手套等小物件,令我感动不已。

孩子进入大学第二年后,鉴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们听从她亲戚的意见,中止了和她的联系交往,也停止了对她的资助。直至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她大学毕业后的状况,她现在也应当已经是成家立业了,说不记挂着她,那不是真的。前几日我试着在网上寻找,结果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10—2011学年本科学生院设奖学金名单中有着她的名字,所获得的奖项,是“道德风尚优秀奖学金”和“学业优秀三等奖学金”。

但愿她在前行的道路上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幸福美好!

(钱国良/2020年5月15日)



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我们讲着不同的方言,但是我们一起诉说心事,我们是真真正正的兄弟。战友、战友,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常常想起我们在艇上的日子吗?神圣神奇的潜艇,让我们知道,原来濳艇人的友情更让人牵挂!过去通讯不发达,许久没有彼此消息,也许我们奔波忙碌,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但是希望你知道,我一直惦记着你。微信让我们慢慢都联系上啦。即使过了几十年,我们都已老去,即使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不走我们潜艇人的深厚感情!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