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战友之家
/2_icJ99EH3pAPTIDUtiaK5gRXN2SQgRQ.jpg)
不 要 忘 记 他 们 
—— 记参加模拟核潜艇远航试验的14位战友
杨 军  杨长松  ◎著
/3_QsXUkBHibDQ9UCEXrWwMaSA7WjleVA.png)
寻访参试战友之一
寻访第三人:杨卫东(1)
/4_s30SWJ8lJoEjtbsz9O2AwGuYnkpqWg.png)
  中午12点左右,马家瑞如约到达饭店。席间,老马告诉我们,他一上午打了十几个电话,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杨卫东的下落,最后电话打到了杨卫东在高邮当老师的女儿处,告诉女儿有两位战友想见见她爸爸,可女儿在电话那头并没有告诉老马她父亲住在何处,只告诉老马她尽快与父亲联系,看父亲同不同意见我们两个。
如同意见,再打电话通知老马,让老马等她的电话,看来这里头有故事。通过老马的介绍,我们才知道杨卫东的一些情况:杨卫东本来在高邮市城里生活得很安定,可十多年前家里一场变故把他弄的倾家荡产。
杨卫东有个儿子在上海当兵,儿子当了5年兵,退伍后留在上海做起了买卖,结果买卖没做成反而让人骗了,一大笔货款被骗子卷走而无法收回。儿子的这些货款都是东拼西凑借来的,这一被骗就再也无力偿还这笔钱,无奈之下儿子出走杳无音信。
那些被儿子借了钱的债主们找不到儿子,只有到高邮来找老子要钱,中国人传统意识中父债子还、子债父还,这事关做人的信誉和人品。杨卫东只好把住在高邮市里的唯一住房卖掉抵债,把家里的所有积蓄、值钱的东西全部变卖掉替儿子还债。
尽管这样,仍然难以还清儿子的所有欠款,眼看着前来要债的人是一个接一个,无奈之下,杨卫东只好带着老母、妻子躲到了离高邮市二三十公里外的农村去住了,那些前来要债的人找不到人了,也只好回去了。
住到乡下的杨卫东怕那些债主再找到乡下来,干脆与外界断绝了一切联系。作为一起入伍、又在同一艘潜艇上工作过的老战友马家瑞,退休后曾经找过杨卫东一次,自那次见面后他们也就再没有联系过,杨卫东原先用过的手机号码也早已停机。
因为马家瑞退休后曾经找到过杨卫东,所以杨卫东住在乡下的地址他是知道的,至于杨卫东后来有没有再搬到其他地方住,老马也不得而知。老马还一再告诉我们,如果你们要去找杨卫东,最好替杨卫东现在的住处保密,否则可能会给他带來不必要的麻烦。
看来我们想等杨卫东女儿的回复是等不及了,饭桌上一商量,决定按马家瑞提供的高邮市XX镇XX村地址,我们直接去那儿找杨卫东,能找着更好,找不着再去找杨卫东的女儿打听,反正我们一定得争取找到他。(为了不给杨卫东今后找来麻烦,下面我们把所去的地点用XX表示)。
午饭后,我们与杨利平夫妇、朱亚安、马家瑞战友一一告别后坐上了去高邮XX镇的长途汽车,约一个半小时后,到达高邮XX镇汽车停站点。长途汽车是过路车,汽车停在高速公路边上的出口处,司机师傅告诉我们,高邮市XX镇向左拐往前走2公里左右就到了,我们俩按司机师傅指的路往XX镇走去。
这一段路上行人和车辆都很少,想打车是打不上的,我们俩只好背着行囊步行去XX镇,此时已是下午3点多钟,天气有点热,没走多远我们俩已是满头大汗,好不容易看到个行人,立即上前打听去XX村怎么走?对方说没听说过这儿有这个村,建议我们用手机百度一下,结果搜了半天也没有搜出我们要去的那个村的名字,只好继续往前走。
在快要到达XX镇时,迎面又来了 3个年轻小伙,我们赶紧上前打听XX村,结果这3个小伙也没有听说过附近有这么个村。无奈我们只好走到镇上,在公交车站等公交车。许久,来了一辆通往高邮市里的公交车,我们问公交车司机附近有没有个叫XX的村子?
公交车司机是个年纪较大的老司机,他告泝我们有这个村,但好多年以前这个村已改名了,你们再往前走150米左右到第一个路口往北走约3公里就到了。再往北走3公里?我们两个老头实在是走不动了,哪里能打到车?
一个刚从公交车上下来的老乡指着前方不远处的一家医院跟我们说,到医院门口有可能打到车,我们走到医院门前的停车场,等了约10分钟左右好不容易等来一辆出租车。一上车司机要价30元,我们说就3公里路要价30元是否多了点,司机是个很年轻的小伙,大概看我们是外地人,没有一点还价的余地,其实当时他开价要60元我们也得认。
出租车按我们指的路往北走了不一会就看见了前方马路左边有个村子,村头马路边有几个老大爷坐在那聊天。我们停车问老大爷这儿是不是xx村?老大爷回答说以前是,现在叫xx村。我们又问,这村里有没有住着一个叫杨卫东的人?其中有个大爷回答说好像有这个人,是从城里搬来的,你们再往前走,走到前面桥头往左拐再走到头问一下就找到了。
出租车按照老大爷指的路开到桥头往左拐、向西行驶到没路了停下,我们进路边一户人家打听,屋里有个上了年纪的老大娘,她手指着西南边的一户人家说那家就是杨卫东家。往西南方向走是一条小路,出租车是进不去了,我们沿着小路走到了老大娘所说的那一家,进了屋里见到一妇女,问是杨卫东家吗?
那妇女一边告诉我们是杨卫东家一边问我们是什么人?从哪儿来?我们告诉她是杨卫东的战友,从沈阳和青岛过来。一听说我们是杨卫东的战友,她立即朝院子里喊杨卫东,杨卫东听到喊声从院子里进屋,当他见到我们俩时一脸惊愕。
我们俩赶紧自我介绍是原来青岛五号码头的潜艇战友,来看看你,同时向你了解一下当年参加上海海医所组织的模拟120天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的事。杨卫东一听顿时手足无措,赶紧让我们坐下,刚才屋里的妇女是杨卫东的妻子。
落座后,当环顾杨卫东家的房屋时,我们俩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3间低矮的小屋,住着祖孙三代4口人,这小屋应该是整个村子里面最差的房子,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看来这个家让不争气的儿子给折腾苦了。
/5_Nb2NXCMtOJcO9IPiaiaYColPolKMIg.png)
--- 待续 ---
/6_QZibXnT5LFVE8VKYDfa8HG9JwdFJFA.png)
/7_SRyicpLgnLW6ua5Lneo4MonaMkianQ.jpg)
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我们讲着不同的方言,但是我们一起诉说心事,我们是真真正正的兄弟。战友、战友,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常常想起我们在艇上的日子吗?神圣神奇的潜艇,让我们知道,原来濳艇人的友情更让人牵挂!过去通讯不发达,许久没有彼此消息,也许我们奔波忙碌,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但是希望你知道,我一直惦记着你。微信让我们慢慢都联系上啦。即使过了几十年,我们都已老去,即使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不走我们潜艇人的深厚感情!

巨蟹摸下他4g2020-07-29 15:48:45
艰难的活着,一把辛酸汨。只要身体好,老兵多保重赞 3

与梦魇温存2020-10-30 16:19:38
楊卫东是我们扬州地区1968年入伍的40名潜艇兵战友,借此向老战友致问候,保重。噢,他原名楊尚昆,是在文革后改名<楊卫东>。
与梦魇温存
江苏省和各市有文件規定孤儿等困境儿童由政府兜底保障,每人/月1700元直至18周岁或大学毕业,我現在关工委工作,楊的孙子属事实孤儿,请向村、社区和镇、街道申报核茁。因无法联系楊卫东,烦请编辑设法转告,谢谢!旦点赞!赞 1

爱别问我是谁3Q2020-07-30 15:33:04
一把辛酸泪,独有老兵知,谁解其中味。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