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记他们》—— 寻访参试战友之一:寻访第四人:姜龙宝(1)

潜艇战友 潜艇兵战友之家 2020-08-12
  请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战友之家

不 要 忘 记 他 们 
—— 记参加模拟核潜艇远航试验的14位战友
杨 军  杨长松  ◎著
寻访参试战友之一
寻访第四人:姜龙宝(1)

当年127潜艇参加模拟120天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的有3个人。分别是邱殿华、马绍臣和姜龙宝。寻访姜龙宝是通过他们一条艇的战友朱广奎处要到的手机号码,一点没费事就与他取得了联系并且告诉他我们要去上海见他,目的是想了解一下他当年参加模拟120天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的事,电话那头的姜龙宝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2019年4月16日下午,在我们完成了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收集与模拟120天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的有关资料后,在海军军医大学招待所与姜龙宝见面了。眼前的姜龙宝,中等个,虽然67岁了,但看上去比他实际年龄显得年轻许多,快人快语,符合上海人那种精明、热情、好客的性格。当我们俩让他回忆一下当年参加模拟120天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的事,姜龙宝因事先有准备,所以比较完整地向我们叙述了他的参试前后过程:
我1969年2月应征入伍,一开始当的不是潜艇兵,是海军航空兵的地勤兵,入伍后先到威海刘公岛水兵训练团进行严格的新兵训练,训练结束后我被任命为班长,带领6个战友前往北海舰队航空兵莱阳场站报到,报到后被分配到野外修理厂当雷达员兼汽车驾驶员。1970年夏天,全军挑选飞行员,我所在部队组织符合条件的战士去参力0体检,我和场务警卫排的一个北京兵被选中,政审条件也合格。当时全团只有一个名额,因为我是独子,父母认为当飞行员太危险,表示不同意,团里就让那个北京兵去了。当时正赶上“海军潜艇事业大发展”,我的身体条件也符合干潜艇的标准,于是我就被调入青岛潜艇第二支队,没能当上飞行员,但却下海干上了潜艇兵.到潜艇第二支队报到的时间是1970年11月4日。因为在北航莱阳场站我干的专业是雷达,所以就被分到12 7号潜艇上当了雷达兵。
接受参加模拟120天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任务时,我上潜艇还不到一个月。那天艇上政委王学芳找我谈的话,王政委跟我说:经艇党支部研究决定,派你去上海参加一项重要的科学试验任务,你刚上艇,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我回答说没啥想法,坚决服从领导安排。政委又说:“到了上海可以回家看看,并再三强调,外出要请假,要遵守纪律,一定要保守秘密。”我当即表示决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保证完成任务!
记得去上海的时间大概是1970年的11月25日,我和我们艇的邱殿华、马绍臣以及其他艇的同志一起乘船去的上海。报到地点是上海楓林路300号,对外称902分队。到了那里才知道,我们是为未来核潜艇海上自持力做耐受力试验.报到以后,科研人员对我们每个人的身体进行反复检查,除了检查身体外,我们还在上海体育学院老师的指导下,天天锻炼身体,做进舱准备。过完1971年元旦不久,我们被送进模拟舱,开始了漫长的120天“远航”试验。科研人员根据核潜艇在水下长期航行的实际情况,糢拟了一个高温、高噪音、灯光昏暗、潮湿、空气混浊的密闭舱室。我们在密闭的舱室里工作、生活。科研人员每时每刻都在外面通过设在模拟舱上的观察窗观察我们的身体反应并每天进舱给我们检测身体变化情况。

我们一起进舱的14个人,除了邱殿华、马绍臣我认识以外,其他的11人我都不认识,进入模拟舱后一起值更、一起休息和锻炼,才慢慢熟悉起来。在模拟舱里吃的不错,远航食品的品种较多,但时间一长大家没有什么胃口了,吃的越来越少,有一阵吃饭像是完成任务一样,尽量巴分给自己的那一份饭菜吃掉。每人每天吃掉多少和剩下的饭菜,以及每个人的大小便,科研人员都要带出模拟舱外进行化验分析。在模拟舱内,基本没有什么文化生活,每天按作息时间安排学习毛主席著作和读报是雷打不动的,我们封闭在里面完全与外面隔绝,时间长了也不去关心现在是白天还是夜间,舱室里有24小时船钟,通过船钟才能分出是白天还是夜间,值完更后就到休息室睡觉,睡完觉起来到锻炼室锻炼,锻炼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锻炼的,我们有5个人是不参加锻炼的,说是为了比较。
我在模拟舱值更时的主要工作是学发报,每天握着电键,用手腕发力,敲击着电键,时间长了,手指都磨出了老茧。电键陪伴着我整整度过120天。在这120天的模拟“远航”中,“嘀嗒
塔嗒,嗒嘀嗒嘀……”电键声,减少了我不少孤独和枯燥。

--- 待续 ---


前 文 回 顾




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我们讲着不同的方言,但是我们一起诉说心事,我们是真真正正的兄弟。战友、战友,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常常想起我们在艇上的日子吗?神圣神奇的潜艇,让我们知道,原来濳艇人的友情更让人牵挂!过去通讯不发达,许久没有彼此消息,也许我们奔波忙碌,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但是希望你知道,我一直惦记着你。微信让我们慢慢都联系上啦。即使过了几十年,我们都已老去,即使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不走我们潜艇人的深厚感情!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