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战友之家
/2_icJ99EH3pAPTIDUtiaK5gRXN2SQgRQ.jpg)
/3_QsXUkBHibDQ9UCEXrWwMaSA7WjleVA.png)
/4_6vOMicAcbQKyz7KiciaaqpycElE6jQ.png)
因事前已跟黄付才进行了沟通,所以坐下后我们就直奔主题,让老黄先给我们回忆当年参加模拟120天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的事,黄付才停顿了一下,开始给我们回忆起了当年参试目1J后的情况:
我档案里年龄填的是1951年出生,实际是1953年10月30日出生的,之所以虚报年龄主要是当年为了能当上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农村苦啊,为了能吃饱饭,当兵入伍是唯一出路。可年龄太小不够当兵条件怎么办?改年龄。于是我把自己的年龄改大2岁,把1953年出生改成了 1951年出生,这就使我顺利地当上了潜艇兵。19 6 9年12月我来到北海舰队潜艇二支队分配到121号潜艇,我干的专业是轮机兵。参加模拟120天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时我上艇还不到一年,我们121潜艇一共去3人,杨卫东、王春明和我,杨卫东是1968年入伍的老兵,我和王春明是同一年从河南入伍的老乡。指定我参加试验是艇上副政委找的谈话,说你上艇以来表现很突出,能吃苦,守纪律,服从领导,艇党支部决定这次派你去上海执行任务,艇上和你一块去的一共3人,希望你到那后听从安排,团结同志,圆满完成好这次任务。我当时也向副政委表示一定完成好任务,不辜负艇党支部对我的期望。谈话后的第3天,我们3人到支队政治部会议室开会,到了会议室,见到了从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来接我们的两位同志,其中一位就是负责搞那次试验的胡振元。记得是支队政治部主任给我们讲了话,大体意思是你们即将要参加的这次试验意义重大,是与海军核潜艇有关。毛主席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我们的核潜艇很快就要造出来了。
你们去参加试验就是落实毛主席最关心的核潜艇工程,涉及下一步核潜艇交给海军以后作战训练的大问题。此次试验任务时间长,很艰苦,你们要有思想准备,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此的革命精神,坚决冗成任务!如果在执行任务中身体等方面出现问题,将来即使退伍了,我相信地方政府也会照顾抚恤你们的。听了首长的讲话,我们才感到此次任务一定不一般,要不首长说的这么严重!
到达上海以后,海军医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告诉我们进入模拟舱以前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最重要的是全面检查身体,使每位参试同志的身体一定得处于良好状态。开始几天,医护人员接连给我们抽血化验,有时晚上也抽血。体育学院的魏老师还每天下午来指导我们进行体育锻炼。大约经过1个多月的准备,我们14人全部符合进舱条件,过完1971年新年元旦不久,我们就进入了模拟舱,正式开始了模拟120天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
进入模拟舱时我的实际年龄只有17岁,按现在的说法尚未成年。可当时自己觉得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在舱内一开始表现可积极呢,政治学习不甘落后,写决心书尽是口号式的豪言壮语,只要有活都是抢着干。要说思想情绪发生变化是进模拟舱约2个星期左右开始的,毕竟年纪小,模拟舱内长时间高温高噪音的环境我很不适应,开始显得有点烦躁,脑子里时不时地冒出想出去的念头,以至于晚上睡觉躺下后蒙着毯子偷偷地哭,连着好几个晚上都哭,一哭就好长时间,越是情绪不好就越胡思乱想,想家、想我的父母,觉得很委屈,想着怎么参加这么个鬼试验,这120昼夜怎么能熬过去?不死不活的活受罪,还不如真让我去战场打回仗!一想到打仗就又想到不能出去,进模拟舱以前领导动员时说过进了模拟舱就是上战场。
现在要是出去了那不就是个逃兵?战场上当逃兵是要被枪毙的。好在别人都没发现我哭,要发现了那个时候肯定会有不少人来做我的思想工作了。胡思乱想归胡思乱想,当轮到值班时我依然还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考核评比各项指标都是名列前茅。后来在模拟舱里时间长了干脆也就不去想了,想了也没用,也不再哭了,战友们都能坚持,我也一定要坚持。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实际在模拟舱内的每一天都十分难熬,最后反正感觉已经麻木了,像个木偶人似的,真有点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那种说不上来的难受,我很难用语言来描述。
模拟舱装有观察窗,外面的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窗看到我们在里面的工作情况,除此以外,医务人员还按规定进到测试舱为我们参试人员抽血、做心电图等测试各项身体指标。我们每个人的大小便完了都要摁一下门铃,科研人员听到铃声后都通过舱室内的专门装置取走拿去化验的。大约试验进行到两个月左右的时候,我被检查出了心脏早搏,医生给我了一些药,嘱咐我按时服下,当时我好像也没什么感觉,也就没当回事,一直坚持到出舱。从那以后,早搏的毛病就一直陪伴我到现在。我们14位参试的同志有13位就这样在模拟舱内完成了 120天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出舱后头几天有点头晕、眼前发黑、腿发软的感觉,好在年轻,恢复了不到2周就基本正常了,已经可以打篮球了。恢复一个多月后我们返回潜艇二支队,临走前的总结会上,记得海医所的所长说我们为核潜艇事业做出了贡献,还说我们是功臣,要向我们学习。
当时我们听了首长的讲话都很受鼓舞。我们离开海医所时每个人都带回一份海医所第二党支部给写的鉴定。黄付才给我们展示的这份鉴定是以前从档案中取出的原件复印的。
/5_avGMVMoiaMeLxcYlg8wAuO3mvlhXpQ.png)
原件内容如下:
黄福才同志参加“902”任务以来,一贯表现出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组织上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服从分配。每次在舱内值更,他都坚守岗位,把模拟舱当战场。同志们夸奖他说“小黄,小黄,年小老强,值更认真,坚守在机旁,工作间隙把机器擦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黄福才同志不仅工作认真,更重要的是他努力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在高温、高噪声下锤炼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此”的彻底革命精神。有一次,黄福才同志被开水烫伤,当时胸前、前臂都起了水泡,局部皮肤剧疼难忍,医生将伤口包扎后,劝他休息几天,暂不参加值更,以防伤口感染。但是黄福才同志想到毛主席对“09”工程的伟大批示,表示轻伤不下火线,忍着疼痛继续参加值更,他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无限热爱毛主席,他在自己的诗中写到(道):“主席像面前摆,噪音大,不可怕。主席话,记心上,温度高,练思想。见艰苦,我就上,有决心,战困难,为“09”献力量。”平时黄福才同志注意节约,铅笔裂开后用胶布包上继续使用,同志们反映较好。希望黄福才同志更努力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大胆讲用,在革命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1971年四好初评为五好战士
海军医学研究所第二党支部书记岳胜武(章)1971. 6. 22
/6_QZibXnT5LFVE8VKYDfa8HG9JwdFJFA.png)
/7_SRyicpLgnLW6ua5Lneo4MonaMkianQ.jpg)
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我们讲着不同的方言,但是我们一起诉说心事,我们是真真正正的兄弟。战友、战友,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常常想起我们在艇上的日子吗?神圣神奇的潜艇,让我们知道,原来濳艇人的友情更让人牵挂!过去通讯不发达,许久没有彼此消息,也许我们奔波忙碌,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但是希望你知道,我一直惦记着你。微信让我们慢慢都联系上啦。即使过了几十年,我们都已老去,即使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不走我们潜艇人的深厚感情!

涐们的许诺领2020-09-05 06:17:06
我和付才同志是一个班的战友,他悄悄的走,又默默的来,我们都不知情,可见保密工作做的多好。若不是杨军,杨长松二位战友文章的披露和推介,我们大部份潜艇兵战友都不知情。他们是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是核潜事业的先行者。向付才,春明,卫东同志致敬,你们是我们121(203)艇的骄傲,我们将引以为荣。赞 4

旧岛找2020-09-05 13:48:34
向我艇黄付才、楊卫东、王春明三位参试战友致敬!你们与其他11位战友,一起圆滿完成120天艰巨而光荣的参试任务。你们是核潜艇发展事业的先行者和贡献者,是幕后英雄,向你们学习致敬。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