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老兵的陈年旧事之(八):黑海蛇的恐怖记忆(下)

潜艇战友 潜艇兵战友之家 2020-09-25

  请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战友之家


 

 文/候增义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昨天的工地红旗招展,热火朝天,民工们兴高采烈的抽水抓捞鱼蟹。晚上就狂风大作,暴风雪肆虐。

 

   应了当地老百姓的说法,当年发大水,天寒冬雪早。现在还不到冬至,刺骨的寒流,嗖嗖的西北风夹杂着白毛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仍不见停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人们不得不钦佩当年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距家近在咫尺,仍同民工一道吃住在工棚。


 凌晨三点多钟就查看工地,巡视民工住的地窝棚。他们不失那种朴实憨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不忘初心,固守清贫,不辱使命,全身心朴在党的事业上,心甘情愿地为人民多干实事,不求任何舍取回报的作风和精神,显得是那么的和谐可親,自然而真实。他们处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共和国能从三年自然灾难中挺过来靠的是党心,民心,并能立即着手恢复国民经济建设,大搞农田基础水利配套建设,大规模治理海河,修建大中型水库。这些靠的是党心未眠,民心向党,鱼水交融,深情依旧,共产党的强大与坚强领导,还与一心朴实为民众的各级广大干部忠诚的履行使命息息相关。


  这些老一代干部是共和国崛起的脊梁,一代忠臣!指挥部最终决定战风雪,斗严寒,不失时机的抢工时,赶进度,各级干部甩开膀子到第一线抡起铁锹带头干。除雪,破冰,挖冻泥,民工全用铁锹三级捣土方作业方式。浠泥冻土边挖边冻,泥水溅甩的四周飞杨,民工们都成了泥人,身上像是穿了一身冰盔甲,胳膊袖子湾,都弯不过来。海风吹在臉上象是刀割一样疼痛,融化在脸颊的雪水,让人挣不开双眼,冻的麻木的双手都不听使换了。施工作业调整破冰后,仍用麻包,二人抬捣运浠泥土一溜小跑。表层芦根,草甸,烂污泥清运后,全部用人力大筐抬,小推车拉运土方。


  清一色的黑粘性礁泥,每抬筐都超200斤左右,小車重量也在千斤上下,泥土压的小车轱辘辐条嘎嘎作响。遇水成冰的大冷天,身上滿是泥水,汗水。推拉小车这活计穿着棉衣,棉裤外边是冰甲,里边是汗水,让人十分难受。


  第二天队里派人到家里取来了夹裤夹袄或绒裤绒袄,干起活来轻松了许多,身穿单薄的衣裳,无情深冬海风冻的人们说话都磕得牙,加之超体重活计,使人们身体承受能力到了极限。苦涩的卤海水浸寝在衣服里总是湿漉漉的,浑身十分难受。沟越挖越深,提坝上的土越筑越高,活越来越难干。挖到三米以下遇到了沙层,泥土越来越湿,重量越来越沉,渗水不断,整个工地泥水一片,脚上高腰水靴都灌进了水,边排水边挖土,一车土变成了一车泥,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水溅泥甩,双腿和双脚透骨的凉。满满的一车泥土,在又湿又软的斜坡道上,拼尽全身力气,弓腰蹬腿,车轱辘仍在下陷,艰难的向前移动,最后还是累得瘫软的坐在地上。后来专设了拉坡人,情况才好了许多。一天下来,人们累得东倒西歪,连饭都懒得吃,恨不得躺上两天两夜。一身的疲惫,浑身累的就像散了架子似的,两个肩膀,早被拉小车的绳子磨的又红又肿,火辣辣疼的钻心。刚开始几天的生龙活虎劲头,变成了一脸的无奈。

这段工程历经艰难,没天没夜的足足奋战了30多天总算验收转场了。





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我们讲着不同的方言,但是我们一起诉说心事,我们是真真正正的兄弟。战友、战友,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常常想起我们在艇上的日子吗?神圣神奇的潜艇,让我们知道,原来濳艇人的友情更让人牵挂!过去通讯不发达,许久没有彼此消息,也许我们奔波忙碌,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但是希望你知道,我一直惦记着你。微信让我们慢慢都联系上啦。即使过了几十年,我们都已老去,即使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不走我们潜艇人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