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战友之家

一次阅兵一生荣耀
—— 记国庆35周年阅兵
今年喜事特别多,全国人民刚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不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胜利召开,今天,我们瑞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这里举行军人荣誉馆开馆开馆仪式,我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为此开馆仪式付出辛勤筹备的有关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是退役的军人,原于瑞安市公安局工作,后调任浙江省瑞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我是83年11月份应征入伍,入伍后即在海军潜艇学院训练团学习。1984年5月,学院接到参加国庆35周年阅兵的任务,随即组建海军水兵方队,因为平时训练表现优异,幸运入选。 受阅,从入伍一开始就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验。我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光荣的阅兵战士,方队驻扎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县沙河镇境内沙河机场的阅兵村,参加阅兵训练。当年阅兵村共驻18个阅兵方队,每两个方队为一个村,七村住的是海军水兵方队和空军空降兵方队。我是十三方队,在第七村草绿色的帐篷里,一住就是5个月。当时阅兵总指挥是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而时任海军司令员是刘华清。经历一次阅兵训练,我受益匪浅,参加国庆阅兵是我一生的荣耀。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阅兵训练大概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仪表的训练,包括立正、稍息、军人姿态、齐步、正步、转体,这是规范动作和形体的训练。然后进入排面的训练,还有分队的训练,最后是方队的训练,还有方队的合练,有多个步骤。 训练,注定残酷,要想不被淘汰,就只能加倍努力。阅兵训练是强化和单一性的,就那么几个动作,翻来覆去的连续训练。白天正课练队列动作,晚上就站墙根练军姿。有时候白天也逬行军姿训练,练习立正。“三挺二收一平视”三挺即挺腿、挺胸、挺颈,二收即收下巴、收小腹,一平视即眼睛要瞪大,一平视正前方(一分钟眨眼两次),这些是基本功训练,一练就是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内要求纹丝不动,为此我晕倒了3次。那真是浑身无力啊,实在是受不了了,可没办法,咬咬牙,干下去。上午终于结束了,可回去吃饭时也得托着枪回去。托枪的时间长了,手腕疼的要命,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起来,饭也吃不下,真是不好受。到了睡觉的时候,浑身疼得象散了架,连床也上不去。那真是一场魔鬼式的训练,近乎残酷。 “96米、128步、66秒”……第一次听到阅兵式要求时,我震撼不已:一个方队352人,要求如此精确,难度超乎想象。训练时候每个排面28人,正式受阅还要淘汰3人,我当时在第6排面第 5名,0605成了我的代码,我瞬间感到"压力山大"。 
陈积忠阅兵代码,第六排第五个大家都一样,每个人都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扬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 训练生活就由一串串数字组成,到10月1曰,共208天,每周训练6天,每天训练超过10个小时,每晚额外加练40分神,摆臂、踢腿各500次;每天站军姿2个小时;练齐步、正步,总距离20多公里;训练前每人用1.5升的大水杯喝3到4杯水,平均每天流2斤汗水…… 以结实耐用著称的作战靴,五个月我们每人穿破了4-6双,每个人的手脚都曾肿得像面包一样,脚底、脚后跟都磨出水泡化脓,脚趾磨出老茧而感染...... 有个战友发烧到39摄氏度没有请半天假,有一名战友的右腿发生疲劳性骨折,整条腿水肿任何坚持训练,他们两人在基地训练时,即使因伤痛被临时确定为预备队员,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反而通过加倍努力实现了成功逆袭,几乎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不同程度出现伤痛,但他们始终在咬牙坚持。 我们就这样每天摸爬滚打,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训练,把我们累的筋疲力尽。 夏天的北京天气异常闷热,烈日当头,人闷的发慌,衣服全部湿透。有时乌云滚滚,大雨瓢泼,雷电齐鸣,沙河机场的跑道短时间内积水达二十公分。此时,雷声、雨声、口号声,雨水、泪水和汗水交织在一起,踢着正步溅起高高的水花。 远远望去行进中的方队,乌云相随,水雾相伴,就像是在硝烟中,伴着吼声压过来一般,那阵势真是叫着震撼,后来跟随我们训练一起拍摄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人员把我们当时训练实时拍摄入了电影,后来我在《受阅兵之前》这部记录片里看到这个场景,并且看到了训练中的自己。铜钱大的雨点打下来,我们浑身湿透了,但是我们继续训练,雨越下越大,我们的训练热情越来越高涨了。除了艰苦的训练,我们还练成了坚强的意志和严格的纪律。阅兵村的每天都是很紧张的,早上一起床五分钟处理私事,无非就是大小便,这样时间基本不够,但是没办法,必须坚持,只能自己习惯并且适应,没有任何特殊化余地,接着马上去操场,开始一小时晨练,饿的头昏眼花,接着马上回去洗衣服、开饭;然后饭碗一丢,马上又去训练场。6:00—6:10起床
6:10—7:00队列训练;
7:00—7:30洗漱、整理内务,打扫内、外卫生,早饭;
7:30——11:30队列训练;
11:30—12:00 午饭;
12:00—13:30 午休
13:30—14:00 加餐
14:00—18:30队列训练
18:30—19:00 晚饭;
19:00—21:00小练兵;
21:00—21:30洗漱、就寝;
从以上的作息时间表可以看出,每天除去吃饭和睡觉外,几乎是清一色的训练。有时侯紧张的连写封家书的时间就很难挤出来。中午,有一个半时的休息时间,说实话,如果不是极度的疲劳和纪律约束着,中午那一觉是根本无法入睡的。夏日的中午帐篷内,温度高达五六十度,就象在炉膛一样烤,我们,可即使这样,我们还是睡得很香的,因为太累,根本无法顾及帐棚内的气温,往往是一觉醒来大汗淋漓。畅快! 晚饭结束后,虽然有一点是自由支配的时间,可是谁也不会轻易放弃的,总是趁夜色,三五成群地,还要去练上一番。钉子兵和动作差的,往往在晚餐后,还要拉出去再训四五个小时,接近午夜时才顶着满头星斗,拖着极度疲惫的身子钻进帐篷。 记得当时教员人手一根一米左右长的小棍子,铜制的,上面刻有长度单位。它有两个用处,一是丈量我们的脚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否标准,二是教训那些不合格的战士的工具。小腿、脚踝骨、脚背、颈部等地方,臀部后背经常因为训练动作不合格而代替受罪。整个方队,我估摸着,可能没有一个没有领教过指挥棒的厉害,久而久之,这种现象成了训练场上的一道风景,调剂着我们枯燥、乏味、近乎绝望的训练生活。这还不算什么,训练时连牛虻叮、蚊虫咬,都要一动不动。有一次站军姿时,由于天热,我们都穿着训练短裤,一只牛虻叮在一战友大腿上,连我们都想象得出来,那是一种怎么样的钻心的疼痛。但是,那位战士一动不动忍者,直到牛虻吸饱血飞走、血从伤口流到了脚板上。“什么叫毅力?什么叫纪律?”这就是! 
大家刻苦训练5个多月,就为了等待最光荣的那一刻。作为一名正式的受阅战士,10月1日上午,在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现场聆听国家领导人(当时是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汫话,能够感受到每个受阅人员的胸膛里都装满了自豪,眼睛里充满了忠诚。在这段激情燃烧的难忘时光,让我们每个人都无比骄傲、永生难忘。所以我要汫好阅兵的故事,坚守初心使命,忠诚履职担当,演绎更加精彩的军旅生涯。阅兵的磨砺,对我来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更觉使命光荣。在今后的工作和战备训练中,将阅兵精神发扬光大,为实现强军梦、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前排从左至右:任俐敏、陈积忠,后排:王向阳、郑洪弟
背景就是我们居住的帐篷

相 关 阅 读


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我们讲着不同的方言,但是我们一起诉说心事,我们是真真正正的兄弟。战友、战友,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常常想起我们在艇上的日子吗?神圣神奇的潜艇,让我们知道,原来濳艇人的友情更让人牵挂!过去通讯不发达,许久没有彼此消息,也许我们奔波忙碌,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但是希望你知道,我一直惦记着你。微信让我们慢慢都联系上啦。即使过了几十年,我们都已老去,即使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不走我们潜艇人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