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记他们》—— 寻访参试战友之一:寻访第十三人 李贤作(3)

潜艇兵战友之家 2020-11-04

  请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战友之家


不 要 忘 记 他 们 
—— 记参加模拟核潜艇远航试验的14位战友
杨 军  杨长松  ◎著
寻访参试战友之一
第十三人:李贤作(3)

我们告诉老李,你们艇上和你一起参试其他两位战友我们也寻访了。陈素平退伍后去了广州远洋公司外轮工作,现退休在江苏南通市,生活过得挺好。你金县老多吴茂杰退伍后也到了远洋公司外轮工作,退休后回到了老家,可惜的是前几年因患癌症去世了。老李一听吴茂杰已去世,难过的沉默了好一会。
李贤作退伍回到老家两年后,在大连航务三处找到了 一份工作,干了两年又回到复县在老虎屯水果站工作,后来老虎屯食品站招工被录取,在食品站被转为正式工,一直干到1990年食品站解体后下岗。下岗后回到村里种地到现在。
说到家里的情况,一直在炕沿上坐着的老李爱人闫淑琴抢着说开了 :
俺家老李是个好人,俺俩1974年结婚,结婚第二年就生下儿子李卫。刚结婚时我们没有自己的房子,一直住在父母家。在住的房是老李在老虎屯食品站工作后盖的,老李刚工作时才几十块钱工资,我们生活得很清苦。当着战友的面我都不好意思说,老李下岗后不但拿钱少,还要每月自己交养老保险金。这期间儿子上学、结婚、买房子都需要花钱,我们实在拿不出钱,儿子在大连买房贷了款。办理退休手续后,老李一开始拿1千多退休金,这几年每年都涨点,现在已经每月拿到2900元了。我们现在还种着几亩地,一个蔬菜大棚,地里主要种粮食,粮食不值钱,大棚蔬菜卖出去只能挣几个零用钱。在农村,我们老两口幵支不多,老李的退休金基本够我们老两口生活的了,如果能存上几个钱,也主要是养老。儿子儿媳都在大连机车车辆厂上班,孙子15上初中啦,他们自己生活的挺好。我们老两口目前不需要他们负担我们。老李今年已经71岁了,我1951年的,也快70 了。种老年病都来了,老李在部队时血压就高,高血压病几十年了,现在有时一量高压180,低压140,很吓人的。他腿不好,走路一拐一拐的,那是得了较严重的滑膜炎,这个可能在部队时落下的病。还有,老李得过甲亢,冠心病的帽子早就戴上好几年了,眼睛也老花得很厉害,看不清东西,耳朵很背,那是参加试验时落下的。别看他气色不错,其实是外强中干。老李老伴说到这,自己哈哈笑了起来。
我们家老李这一辈子特能吃苦,无论在哪干都是这样,有困难自己想办法克服,嘴上从不叫苦,做了好事回家也不说,他在食品站工作那会,领导号召职工义务献血,他献了好几回,回家也不跟我和孩子说,直到有一次拿家来献血证书,我和孩子看到后才知道他在单位多次义务献过血。你们说说是不是当过兵的人都这样?我们马上回答说当兵的人都具有奉献精神!老李更值得我们学习。


已经傍晚了,我们两个按照惯例寻访完了应该请老李一家吃个便饭的,可这个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附近就没有个饭店上哪儿去吃饭?老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站起来准备做晚饭留我们在他家吃饭。我们几个一商量,不能留下吃饭,给老两口带来麻烦。决定给老李留下几个钱我们还是走,另外我们还给老李带了一顶绣有潜艇图案的帽子,一件印有纪念海军成立70周年图案的T恤衫,一并交给老李留作纪念,老李收下了纪念品,就是不收钱,在其他几个战友的劝说下,好不容易收下了,我们这才心里踏实了些。
临别时,老两口一一记下了我们5个人的手机号码,老李说,儿子给我买了个老年手机,我基本不用,成天放在抽屉里,很少带在身上,因为平日里也没人找我,儿子一家找我一般都打家里座机,我退伍回来46年了,第一次有这么多战友来看我,看到你们,我激动啊!几十年前参加了一次试验,我都不去想这件事,可你们居然还想着,还专门为这事来看我,我做梦都想不到啊!太谢谢战友们了!
走出院子,出大门,我们回头看到家门上和大门上均未挂上“光荣之家”的牌匾,问老李,怎么没挂上“光荣之家”的牌匾呢?老李回答说今年镇上通知当过兵的去登记。我去了。在那登记了一半说系统坏了,让我先回去等通知再来。这不,通知还没来,所以牌匾还没发。我们听了,心里不免有点沉重,但又不能打击老李的情绪,只好安慰他,再等等,估计过不了几天通知就来了,到时会敲锣打鼓上门给你家“光荣之家”牌匾的!老李两口听了都笑了。

离开老李家,回到瓦房店已是晚上近7点了,瓦房店市内霓虹闪烁,灯火辉煌,一片繁荣景象。孙世敏战友安排我们到他儿子开的饭店吃晚饭,我们5个曾经在一艘潜艇上工作过的战友分别几+年后又相聚到了一起,大家回忆不完当年在潜艇上工作的点点滴滴。席间,又聊到了李贤作,感到他目前的身体、生活状况令我们有点担心,好在我们留下了他儿子的电话,想给他儿子说说,希望能多回去看看,照顾一下父母。

从瓦房店回来后,我们给老李的儿子李卫打了电话,谈到了见到他父亲的一些情况,希望儿子多回去看看父母,儿子很爽快地答应了。同时,儿子还给我们提供了他父亲的一些信息,尤其是父亲1990年下岗后的一些情况,连续几天通过微信发给了我

两位叔叔:

真的感谢你们去看望我爸。老爸离开部队几十年,由于生活在农村,交通不便,几乎没有战友去看望过他。你们刚离开我家,我爸就给我打了电话,告诉我你们去我家了,说战友们还记着他,没忘记他,爸妈都特别高兴。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我父亲在部队时曾经参加过模拟核潜艇远航试验,过去他可从来没跟我说起过这事。我只知道我爸当兵时是潜艇兵,而且是在毛主席视察过的潜艇上工作,说起这个他很自豪的。我对父亲的深刻印象,是从他下岗后的几件事给我留下的。

从我记事起,我就觉得父亲是个很坚强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自己想办法克服。他下岗后回到家以后就和我妈一起种地,但地里收成不好,为了培养我上学,我爸利用在食品站学到的手艺,日常做点小买卖,最早卖过核桃仁,每天晚上把一包包核桃放到大锅里炒,炒到核桃开口时拿出掰开取出核桃仁,再将取出的核桃仁分成等级,第二天一早将这些核桃仁拿到老虎屯镇上去卖,那时爸妈每天都干到深夜。后来,卖核桃仁赚不了钱了,父亲又利用在食品站工作时学到的杀猪技术,在村里收购猪,然后把猪杀好后将猪肉放到自行车后座拉到老虎屯镇去卖,从家到镇上骑自行车得40分钟,每次驮半头猪,多了驮不动。记得小时候每次杀猪时我都配合老爸抓猪呢,最多时我家院子里收购有十几头猪。再后来父亲腿病严重了,自行车骑不动了,只好不去卖肉了,但每到逢年过节,村子里的乡亲家里杀猪都请我爸去帮助杀,杀完猪有的给几块钱,没有钱的给二斤肉,父亲从不计较。肉卖不成了父亲才开始种大棚蔬菜,我们家一个40多米长的大棚,这几年种蔬菜大棚的多了,菜也不好卖了,那几年我在家时还和我妈一起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卖过菜呢。

我瓦房店高中毕业后上了大连机车车辆厂委培学校,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大连机车车辆工厂配件分厂工作。在厂里我住了 8年的职工宿舍,结婚后有了孩子也一直没有自己的房子,我爱人虽然和我是一个厂子里工人,但仅靠我们两人的工资收入在大连是买不起房子的。父母很着急,2011年,父母拿出了全部积蓄,又贷了部分款,我们才在大连甘井子区买了一套64平方米的房子,父母对我真是恩重如山啊!我唯一能报答父母的就是好好工作。这么多年来我努力学习,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辽宁大学的毕业文凭,在厂里我当过工会组长、班组长、车间生产调度、配件分厂工会委员等。我爸妈曾经到我这来住过几天,特别不习惯,就是愿意在乡下住着,现在我们一家口一有空就回家看我爸妈,爷爷奶奶也想念孙子,我媳妇跟我妈也处得特别好,我这当儿子的回去多些,平均每2个月就回去一次。我最担心的是我爸的身体,现在我妈身体还好,照顾着我爸,将来我妈身体不好了两个老人怎么办?恐怕习惯不习惯的都得到儿子这边来生活了,请两位叔叔放心,我们一定会照顾好我爸妈的。

看了老李儿子发给我们的信息,我们才明白李贤作这个潜艇老兵这些年的不容易,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少艰辛,他都默默地一个人扛着,都古稀老人了,依然在前行,在担当。


---待续---

前 文 回 顾





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我们讲着不同的方言,但是我们一起诉说心事,我们是真真正正的兄弟。战友、战友,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常常想起我们在艇上的日子吗?神圣神奇的潜艇,让我们知道,原来濳艇人的友情更让人牵挂!过去通讯不发达,许久没有彼此消息,也许我们奔波忙碌,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但是希望你知道,我一直惦记着你。微信让我们慢慢都联系上啦。即使过了几十年,我们都已老去,即使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不走我们潜艇人的深厚感情!



阅读原文

独孤拔尖直2020-11-04 16:21:54

这二天我和我的同乡加战友,聊起了部队的事,他是56110艇的六九老兵,讲起了参试战友的三位同艇老兵,他才知道还有这么回事,我赶紧把介绍参试战友寻访录的文章,推介给他。由此可见当时参试战友的政治觉悟和保密意识有多高,只要是组织交给的任务,从不讲二话,保证完成任务。他们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有苦有险自己扛,即使复退回乡,面对困境,和疾病,不畏惧,不抱怨,拿得起,放得下,退伍不退色,无愧於英勇的潜艇兵。赞 5

放松骨灰2020-11-04 22:14:29

一直在看这个系列,看完了只有心酸。多么平常的战士,多么伟大的情操。我们的国家不应该亏待这些朴实的人啊!真正有事的时候,什么名星什么马云都是靠不住的。能够依靠的只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普通人。赞 2

尕小笔2020-11-06 14:56:23

我赞同国芳战友的评价。为当年参与海军核潜艇参试的老战友们点赞!赞 1

灬依风恋雪发2020-11-10 14:21:46

一口气看完杨军所写的:不要忘记他们。写的精彩,笔法流畅。是杨军的写作手法!人们应该感谢,这样一群身体好,思想过硬的潜艇兵,为祖国的核潜艇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的人致敬!同样:也应该感谢,让我们再次想起他们的,采访他们的杨军同志说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