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老兵的作训侧记:返航突遇罕见超强风暴
文/候增义
   
   上世纪某年5月初,我们潜艇圆满完成了13天的昼夜航行训练任务。
返航母港途中,潜艇航行至海洋岛海域,突如其来遭遇到罕见的11级超强风暴。顷刻间,上下翻滚的乌云,黑压压地遮盖了整个海域的天空。
广袤的大海,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若不是罗经表盘和指针是夜光的,简直就分不清东南西北。排排巨大的涌浪,劈头盖脸的扑向正在航行的潜艇。
 艇长抬头看见在舰桥顶上值辽望更的舵信兵,惊恐地抱着信号灯桩发愣。艇长大喊:“快下来,回舱室!快呀!”副艇长公维绍情急之中,一把将他拽到舰桥指挥室,摁进了舱室。此时凶猛巨大的涌浪,瞬间将潜艇摔打进深深的涌浪谷底。
舰桥指挥人员的视距看不到海面,看到的是面前一座巨大的将要倒塌的浪峰正向潜艇猛砸下来,接踵而来的是整个潜艇被深深地掩埋进浪谷之中。
舰桥指挥及操作人员被海水浇成了落汤鸡,海水灌进舰桥的瞬间,人们连气都喘不上来。说时迟那时快,于华俊艇长迅速关闭了升降口,涌入舰桥指挥室的海水,竟有部分流进了指挥仓。
艇长下达战斗警报,解除水上二级部署停止充电,一级战斗部署水上航行。2000来吨重,76米长的潜艇又被涌浪高高举到浪尖上,潜艇尾部的螺旋桨,在海面上哗啦啦空转,一会儿潜艇又被重重的摔入谷底,埋进浪窝,就这样往而复始,简直犹如未日即将来临。
潜艇的主人被海浪剥夺了操控权,此时的潜艇犹如过山车般任凭浪涌在摆弄,大家的心一直悬在嗓子眼。舱室里战友们的手牢牢抓住固定点,就像醉汉似的上下左右摇摆晃动,个个头晕目胘、脸色蜡黄、大汗淋漓、五脏六腑在翻腾,浑身像泄了气的皮球,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大家都吐了,脏物桶像是故意挑逗似的,前后左右地窜动。只能就近呕吐在工作帽里。
三舱浙江籍战友本是晕船大王,这次更是吐的一塌糊涂。调皮战友有时在码头上挑逗他说:明天海上七级风肯定晕船,而后当着他的面假装呕吐,他立马跟着真的呕吐,这场风暴他第一个败北,躺在了三舱鱼电旁边的过道上。当时那年代互相用毛主席语录相互鼓励,政委王庆秀边做工作边念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有位战友说,政委呀,念语录也不管用呀!我不行了,要死啦,想起来我就想笑。就没有不吐的,因使命在身,再难受也要坚持。更要命的是,因为这次任务是昼夜航行训练,潜艇航渡回母港近在咫尺,全体舰员提前整理舱室打扫卫生。
全艇各舱室,战位使用过的废再生药板装箱后统一集中管理,还有剩余食品,也有早前就放在一舱的半袋大米,部分炊具,桶和打饭盆,碗筷吃剩下的空铁皮罐头盒等都装箱或是塑编袋,还有部分靠码头上岸的物品,都统统的集中堆放,都没有进行固定。恰在这时,遭遇历史上罕见的超强风暴,货物满舱游荡、翩翩起舞,空罐头盒飞起又落下、叮当五六。场面极其混乱,半袋大米犹如天女散花,散落在舱室地板和各角落。鱼雷班长企图固定一个乱窜的箱子,刚迈脚就将鱼雷部门长杨春玉扑倒在地板上,腰疼了半个多月。一舱有三位战友被轻度擦伤。
那年代潜艇健儿,在特殊海况下的操纵和掌控以及应变处理能力,都十分成熟。老艇长于华俊镇定自若,果断向操方向舵的邢汝良水手长,下达小舵角修正,调整航向,顶浪航行,并向全艇下达了寻机下潜!
潜到水下规避风险的指令,并指令刘丰和机电长向潜浮控制岗位,轮机六舱主电机下达应急操作指令和应急操作措施。各岗位密切配合,关键时刻使出看家的真本领。潜艇的稳定特性,操纵指挥人员心知肚明,它水上纵稳度,比水上横稳度大数百倍,所以水上航行遇有大风浪潜艇要顶浪航行。
潜艇水上操纵得当12级风暴本身的安全不会受到致命的危胁。但不得横浪航行,免遭潜艇倾覆。水上潜艇的纵稳度比水下纵稳度大数百倍,
(1)大风浪顶浪航行,顺浪潜水。
(2) 顺浪潜水时速潜柜注满水的同时向浮力调整柜注入4一5吨水,可视情况增大注水量。
(3)
 
大风浪海况顺浪潜水要掌握好时机,要在大浪刚刚过去,一次性潜水完毕。潜艇在潜水和浮起的过程中,中间水柜注水,或是排水过程,就是潜艇颈部过程,稳定性是最差的,也是最小的。
突遇强风暴历练了全体官兵的意志,和应急处理操作水平,真实的场景,实际的考核,检验了各职能岗位真本事,是个意外的收获。
半个世纪过去了,回首这段经历仍记忆犹新,心里总充盈着热乎乎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