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中往事——向象山中学建校八十周年献礼

潜战友之家  2021-11-05 15:26:10



象中往事——向象山中学建校八十周年献礼



前言:这篇文章在83届金波同学的力作,金波同学当年是我们这届的楷模,原来她出身书香门第,家庭教育氛围比较好,当年83年考上复旦大学。

——编者按——


象山中学创办于1942年,前身系定象两县联立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 简称“定象联中”, 首任校长苏本善。民国31年(1942)12月12日开学, 校址初设宁海县忠魂乡和平岙普福禅寺。民国33年, 定海、象山单独筹资办学。是年12月, 省教育厅令准学校改名为象山县立初级中学。翌年暑期, 学校迁至县境内儒雅洋何家祠堂, 何敏求任校长, 民国35年2月, 学校又迁至丹城西门丹山中心小学腾出的校舍。象山解放后, 为县人民政府接管。1956年9月, 增设高中班, 学校更名为浙江省象山中学。1959 年11月, 因宁海、象山两县合并, 学校改名为浙江省象山县第二中学。1961年9月, 宁、象分治, 学校复名为浙江省象山中学。1969年12月, 学校更名为浙江省象山县五七中学。1979年2月, 又改名为浙江省象山第一中学。1981年, 省教育厅核准为省重点中学。1989年2月, 学校再次复名为“浙江省象山中学”。是年秋,停招初中生, 学校改办高级中学。1996年5月, 省教委核准该校为省一级重点中学;8月, 学校迁址靖南路485号新校区至今。



象中往事

——谨向母校象山中学八十华诞献礼


金波


发小习录是个消息灵通人士,微信问我:象中建校八十周年华诞将至,要不你写点东西?写什么呢?沧海桑田、白云苍狗,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人自然变得散淡起来;出走半生,到过许多地方,经历了许多事,情绪不再容易起伏。可是象中,如同一粒石头丢进心湖,掀起涟漪;这个名字如此美丽、亲切、熟悉得深入骨髓,它曾经占据了我家书信封地址的页面多年。象中不仅是哥哥金涛与我的母校,还是我的家,我母亲邵碧云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在象中校园里,我度过了整个青少年时代,它就是我的伊甸园,叫我如何不心驰神荡,心旌飘摇!仅是那张教学楼的老照片,便瞬间带我穿越到了四十年前的大操场,仿佛听见我与徐露在运动会上播报“男子四乘一百接力赛”,夺得冠军的男生们仿佛又肩并肩地站在面前,眼梢眉角,青春飞扬……

金波、金涛幼年时与爸爸金民来、妈妈邵碧云的合照。


当年象中的校园依山而建,靠山脚最高处,是一幢二层教师宿舍楼,1977年起,我在这里从小学生变成初中生,度过了四年时光。边上就是学校的羊圈,劳动课我们的任务是拔草喂羊。春天满山的杜鹃开了,我与闺蜜就在看得见花开的教室走廊上,边背诵,边交流少女心事;夏天,教室前的夹竹桃花树下,我还偶遇一个男生翻墙进来,多年以后他成了我的丈夫。那时的象中老师都是传奇,我的邻居有每天晨读莎士比亚原著的华侨大学毕业、曾任挪威大使馆翻译的屠天恩老师,从他的幻灯片里我第一次领略了北欧的人文与风情;有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罗明老师,曾看到他的相册里有与同班同学刘少奇之子刘源的合影,他最早调某大学任教,把北房借给哥哥住,哥哥大概就是在那里养成了听VOA短波收音机的熬夜习惯;有印尼华侨林家夫妇在家里教双胞胎女儿学英语开课,我跟周亚就是在那里学会了apple, banana;有来自天津的擅长音美的风雅的刘式桓老师,他们家最早买了电视机,摆在院子里一起看春节联欢会;有教黄兵黄习与我们兄妹游泳的黄云宝老师、笑声朗朗的张复华老师、美丽的葛亮英老师……夏日晚上屋顶洒了水,家家户户铺了席子,我与何敏披上被单跳舞,大家一起乘凉讲故事。那时的象中老师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学霸,清华、北大、复旦、华师大,命运让他们来到这个穷乡僻壤的中学,却给我们带来了科学知识与人文滋养,从而幸运地改变了我们的命运。要不是我爸爸1957年浙江师范学院(杭大的前身)毕业来到象山,也不会遇到妈妈,与象中结缘;从某种意义上,世界是轮回的,能量是守恒的,他们未竟的理想,就通过教育传给了下一代的我们。

退休后的象中邵碧云老师。


1981年初,象中拆了操场边的简易平房,造起一幢升级的四层楼教师宿舍,这里鸟语花香,书声琅琅,屋后的丹山老井终年流淌着清甜的泉水,我与哥哥就在这里从高中考上大学。家在校园内,宁静书香,家里的氛围常常是爸爸写材料,妈妈备课或批改作业,哥哥看书,我闲着没事就写文章玩。母亲是象中老师的典型一员,爱学生是她的发心,不误人子弟是她的准则,她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认可与激励不同的学生在各自擅长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她对工作的认真,是我看在眼里的日常,化为作文比赛时笔下《深夜的灯光》,获得了一等奖。记得妈妈曾用她带着宁海腔的象山方言念诵的由象中老师名字串成的歌谣:古时王瑞年,有个村庄叫楼静庄,庄里有个湖叫姜兴湖,湖水蔡慧旋……邵舢板……六根木……救性命(周醒民)啰!一把擎(叶博秦?都是老师名字)到何娉婷里,将复活(张复华)了……遗憾母亲已经作古,不知还有谁能告诉我完整的歌谣,歌谣里的那些老师如今是否安好?恢复高考后,我们躬逢其盛,就在这里,哥哥以高分考上了上海财大,两年后,我以省文科第三名考入复旦新闻系。

象中毕业后到复旦报到时的金波。


从这个校园里走出太多的科技工作者、工程师、程序员、作家、企业家、金融家、会计师、医生、律师、法官、记者、教师、机长、军人、公务员,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发挥着作用。哥哥上海财大毕业后回浙江在省财政厅预算处工作,在干部竞聘上岗中,以笔试口试双第一的成绩走上领导岗位,担任过行政事业财务处、省会计核算中心、教科文处、科教处等处室的副处长、主任、处长职务。期间还在浙江大学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攻读。1987年复旦大学毕业后,我在本校继续读研,是中国第一个广告心理学研究生。1990年取得法学硕士学位后,上海媒体、研究所、杭州某高校都投来了橄榄枝,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去了上海家化,就留在那里,把职场命运跟家化紧紧地绑在一起,公司的许多品牌都是我命名、定位、策划、组织新品开发、营销推广的,我把时间与才智都奉献给了公司,公司也回报我很高的薪酬,成就我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市场营销专家。三十几个国家的出访开阔了我的眼界,我曾在美国康州的一家市场公司工作学习,读了交大的总裁班,康奈尔大学的酒店管理文凭,参加中欧等各类培训班。我曾创办佰草集公司、第一次把佰草集销售到香港,请来蒋友柏设计、并主持了双妹品牌的复活项目,做到上市公司市场部总监后,又去三亚万豪大酒店担任开业副总,做过集团投资总监、家化培训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中美合资上海庄臣副总与党委书记,曾任家化集团副总经理。工作之余还参加了《广告学》、《广告教学大纲》、《家庭情调装潢》、《白领丽人美容》、《香水》等书的撰写,取得了中级美容师、经济师、高级经济师的职称。职场沉浮,皆是浮云,在人生的道路上,面临选择与迷茫时,我总会想起象中老师的教诲,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我努力保持底线,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任职上海家化市场部时的金波。


我与哥哥只是象中无数学子中普普通通的两个而已。象中八十年来像一方肥沃的土壤与园地,一代代辛勤耕耘的老师,默默培育了一批批学子,走出象山,走出浙江,走出中国,去到四面八方,建功立业,成为社会的栋梁。可是无论走得多远、飞得多高,午夜梦回,灵魂还是会回到少年时出发的地方,回到象中的师长、同学身边,回到自己难忘的故乡!让我在这里再次大声念他们的名字:郑吉安老师、杨霞霖老师、何赛娟老师、胡全华老师、盛鑫夫老师、王文熹老师、萧善华老师、周醒民老师、胡庭容老师、周美丽老师、刘式桓老师、徐望曦老师、冯象贤老师、李玲华老师、蒋克政老师、张家荣老师、黄兰芳老师、杨玉琴老师、王增才老师、吴庆源老师、周翔蓉老师、张淑兰老师、徐未华老师…… 

谨以此篇献给亲爱的母校象山中学八十华诞。


金波、金涛两家人与父母的合照。




象中求学时期的吴素珍(右)与金波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