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一流”到“世界一流”,潜艇学院迎来高学历准军官!

潜战友之家  2021-11-07 09:37:50

从“双一流”到“世界一流”,潜艇学院迎来高学历准军官!

中国潜院 


他们曾是“天才学霸”

十年寒窗,风华正茂


他们曾是“退伍老兵”

摸爬滚打,守卫一方


他们曾是“offer 达人”

任职大厂,年薪百万


褪去标签,重新归零。

如今,他们怀揣着建功海疆

的崇高理想,

追随“中国海军”灯塔的万丈光芒,

共同奔赴青春航程,

携笔从戎,淬火成钢。

有一种坚守,叫不忘初心;

有一种追求,叫精忠报国;

有一种信念,叫无怨无悔。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首批直接选拔招录军官,走进这群为圆梦而奋斗的热血青年。


郭雯霞——电子科技大学 

软件工程博士研究生

嗷嗷待哺的小鸟羽翼渐丰,

如今正是我报效祖国的时刻!



   军入伍是我从小的夙愿,或许是军人身上似火的激情,或许是军人身上无悔的忠诚,又或是军人们雄赳赳气昂昂的势不可挡,那一身戎装深深的吸引着我,一直引领着我不断奋发努力,积极向上。我深知军人有严明纪律、钢铁般意志,而自幼学习舞蹈的我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的性格,明白任何光辉的成绩都是靠汗水和苦练所换取的,正如苏轼所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在此前的20多年里,是党和祖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能踏实坐在教室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嗷嗷待哺的小鸟羽翼渐丰,如今正是我报效祖国的时刻。我想将所学所获学以致用,投身于国防事业,为部队转型发展、建设世界一流海军奉献自己的力量,我有能力也有信心完成好党和祖国交给我的任务。我要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在军营大熔炉里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











许昕楷——郑州大学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

两抹别样戎装,

未改初心志向。

士心中有家国,甘将热血洒边关。2016年因对祖国的热爱对军旅的向往,我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曾荣获“优秀义务兵”“优秀士兵”等嘉奖。即使在复学期间,我的脑海里仍不断闪现着参加大型抗洪救灾任务和小型雪灾抢险任务时,与战友们在一线救援百姓、铺路架桥、除冰除雪的场景,也永远难忘“鄂西第一哨”的战友情,怀念部队那种敢打敢拼的精神。记得班长对我说过一句话‘脱下军装容易,舍下军营难’,所以大学毕业后再次回到军队。两抹别样戎装,未改初心志向。我庆幸能够再次穿上一身帅气迷彩,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愿做无畏向前的钢枪,愿把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












陈孟高山——南京大学 

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


争做“四有”军人,做到不负韶华,

不负国家,不负人民!

小我就立志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我认为个人价值只有符合了国家价值才具有意义,参军入伍是中华热血青年的义务与责任,也是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最好途径。虽然因为种种遗憾未能如愿,但我一直努力学习并时刻等待国家号召。

    大学军训时,我一直用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因此被评为军训优秀学员。在任职班长、党支部宣传委员、党支部组织委员期间,我认真落实好学院和党委安排的各项事务,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考上南京大学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后,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时刻关注军队需要。

    听说有地方大学生直招军官的机会之后,我第一时间放弃相对高薪的工作,响应国家号召,并有幸进入了海军的集训环节。在未来的集训和工作中,我一定会苦练军事本领,补足技能短板,将所学与海军需要紧密结合,深刻领悟新时代海军精神,争做“四有”军人,做到不负韶华,不负国家,不负人民!












赵家辉——复旦大学 

航空航天系本科生


愿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奉献,

佑护国防事业的灼灼光华!

叫赵家辉,来自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我的从军梦受家庭和学校影响颇深。外公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老兵,近60年党龄。从小耳濡目染,我树立起了人民军队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观念。复旦老校长提出的“服务、牺牲、团结”的复旦精神,坚定了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投军志向。还有航空航天系的前辈们在军工航天领域呕心沥血取得的辉煌成就,让我明白了强军才能强国,强国才能富民。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讲: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鲁迅先生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第一时间逆行出征, “国有召,召比战,战必胜”。誓死不退的抗“疫 ”官兵令我心潮澎湃,我希望我也能像他们一样,面对危险挺身而出,无畏担当。

    我深信,复旦男儿在科研、经济等领域可以做出杰出贡献,在保家卫国、扬我国威方面也能成为示范表率。旦复旦兮,日月光华。我辈青年,愿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奉献,佑护国防事业的灼灼光华!












路前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愿得此生常报国,

何须身入玉门关。

春中能有两次身穿军装的机会,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运。我曾于2012年的冬季参军入伍,成为我军最后一批冬季入伍的大学生士兵。当时的我刚入大学三个月,怀揣着朴素的从军报国之志,踏入了新疆武警某师的营门。边疆军人,使命担当,责任重大,犹记得新训时连长最常讲的话是:“我们的左肩是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右肩是13亿人民的重托”,勉励我们快速从地方大学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复学期间我仍时不时回想起当时的营长在大会上对我们说,“你们能在这片土地上坚守,就是一种奉献。”今年年中加勒万河谷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的事迹,“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深深地打动了我。特别是年仅18岁的烈士陈祥榕的那句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再次令我梦回守卫边疆的燃情岁月。

    研究生期间我曾有过在科技企业从事研发工作的一个offer,目睹了中美贸易摩擦时华为海思等一批科技型企业被制裁。我深知,中美对抗的核心是军事实力的对抗,一个国家的富强离不开人民军队的强大支撑,企业的发展绕不开国防实力的增长。今年三月份,当得知我军第一届直招军官开始了,我便迫不及待立刻报名,选择再次投身国防,贡献我的一分微薄之力。愿得此生常报国,何须身入玉门关。












王祥曦——哈尔滨工程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


国立与人心,

家圆于国强。

立与人心,家圆于国强。祖辈立国利千秋,吾辈奋进分国忧,强军戍边保安定,中华振兴跃腾飞。

参军入伍之志为三个阶段

其一,家国情怀

   人生第一课便是父母言传身教的家国天下。母亲的身教述我小家美满之幸福,父亲的言传授我国为大家之心志。

其二,对党自信

   步入大学,军事理  论课的第一课,于凡老师便告诉我们一句话“我研究过各个政党的发展历程和纲领,并模拟放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得出的结论就是,唯有中国共产党能救中国。”这句话让我倍感触动,埋下对党自信的种子。同时,作为90后亲眼见证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从物资匮乏到富强民主,启蒙的种子发芽,我更加坚定对党和制度的自信。

其三,主动请缨

   本科校长开学典礼曾介绍学校辉煌传统,并自豪的告诉我们“你们是哈军工第54届学员”。自此,我便有一颗参军入伍之心。在国外学习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学到的第一课即为感恩祖国以及为和平奉献的无私军人。外国媒体对我国污名化的报道铺天盖地,美军在南海虎视眈眈,印度在边境屡次骚扰,反动台独势力蠢蠢欲动,尤叹共和国的和平发展每一步皆坎坷跌撞,唯有党的坚强领导,人民解放军的使命必达才铸就如今之国泰民安。国际之中,真理掌握在军事力量强大的国家手中,而强军计划就是增大本钱和军事力量,它越强,中国腰板越直,它越强,外交天团唇枪舌战之际方显自如。“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以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此乃吾辈青年奋进之目标,参军入伍,以吾辈之所学,奉献国家兵强马壮,船坚炮利,唯愿为祖国海军驶向深蓝有所贡献!












提笔安天下,

上马定乾坤。

   首届直招军官喊出了他们的蓬勃朝气和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不负国家,不负人民。

奋力拼搏,建功海洋。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监制:袁 彬  张利研

主编:徐梦函  蒙一喆

策划:孟文文  李 科

图文:唐 伟  高 宁  王桂祺

责任编辑:孟文文  唐 伟  王桂祺  李 科  高 宁  吕 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