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军退役的279潜艇

潜战友之家  2021-11-24 20:47:10


走进海军退役的279潜艇

人民日报新媒体

      潜艇历来带给人们的印象除了高超的海洋作战能力外, 更多的是一种外人无法洞察的神秘感。如今在威海的刘公岛就停靠着一艘退役的国产潜艇,游客可以和它零距离的接触,也可以走到其内部,了解其神秘的内部空间。
      这艘弦号279的潜艇,曾经是东海舰队退役的R级33型潜艇,潜艇长76.6米,宽6.7米,最大高度达12.85米,艇身分为7个舱,即首鱼雷舱、前蓄电池舱、指挥舱、后蓄电池舱、柴油机舱、推进电机舱和尾鱼雷舱,游客可深入艇内一睹其精密的构造,并充分了解和感受潜艇官兵在水下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舰桥,也是潜艇的关键部位,潜望镜、雷达、换气系统等都在这上面。同时也加大了潜艇的稳定性。大多数潜艇都有该凸起,现在很多新型的潜艇为了减小阻力,将它设计成了流线型。
      由于潜艇特有的密封性,正常情况下,在潜艇顶面的舰桥围壳前后的甲板都有一个艇员出入口供水兵进出,但那个圆形的出入口让游客进出很不方便,这就对游客参观造成了一定的不便。于是景区就对该潜艇进行了部分的改造,别出心裁的在潜艇的中间部位的开了这个门供游客进出,省去了不少的麻烦。
      同时被改造的还有潜艇内部各舱室之间的这道圆形的密封门,改造过后把这个圆门的下面给切割成了一道圆顶的拱门,这样游客出来进去就方便多了。
      大家都知道潜艇的内部空间是极其狭小的,可谓是没有一点多余的空间。走进潜艇内部便看到各种仪表还有管道等设备安装的密密麻麻,只留下中间狭小的通道供人通过。这里是279舰上的舰首鱼雷舱。
      通过参观这艘潜艇内部复杂而精密的设备和仪器,让人也学习了大量的潜艇知识,如潜艇排水量、最大航速等。据悉这艘潜艇,从1980年开始在东海舰队服役,曾多次执行重大任务,两次远航太平洋,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有两任舰长成为共和国将军。
     这艘潜艇停在这里也有些年头了,虽说退役多年,却依然在发挥着余热,很受广大军迷的喜爱,也是青少年学生接受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很不错的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