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塘一瞥
原创
潜战友之家
潜战友之家
2021-12-05 21:38:18
黄家塘一瞥
文/晏励春
虽然前后两次去过黄家塘,但对那里的印象却始终是模糊的,甚至连那里的地名,方位都难以回答上,所以一直以来对黄家塘的记忆总是零零散散的。
我第一次去黄家塘是1981年2月16日,那是入伍训练结束后几经辗转才到达的。负责这次接兵的是支队军务科姓陈的同志,先是15日晚11点自上海乘坐火车,于次日早晨7点左右抵达宁波,即刻上了一辆军用卡车,马不停蹄地赶赴新部队。我自以为会很快就到的,所以在车上呈半蹲半站的姿势作临时打算,市内的街景“刷刷”闪过,很快就进入了乡村公路。大约颠簸了两个小时车子终于在一个叫石沿的地方停下。我们拿好行李晕头晕脑地下了车,还没站稳又把我们领向码头,在那里我们上了交通艇,看到了上面有不少穿呢子服的水兵,他们和我们搭话,我们也好奇的问这问那。
交通艇进港了,我看到浮在水面上的水鼓,看到靠在码头上深灰色的潜艇。待交通艇靠上码头后,我们鱼贯走上岸,一看码头上早已站了各艇接兵的同志,只听军务科的同志照名单将新兵分入各单位。我不在报到的名字行列,和剩下几个没报上名的一起又上了一辆军用大卡车,大家心里直犯嘀咕,不知将要把我们拉到什么地方,一种既来之即安之还是让我们平静了下来。车子沿着崎岖的道路行驶,我们蹲在车厢里,手拉着车厢板,望着急速的路面,只感觉离来的地方越来越远……好在不一会儿我们发现车子进入到有房屋,也能看到当兵的地方了,我知道这应该就是营地,果然不出所料车子在一个山坡上有营房的路边停下,随即从我们车上又下来一个272艇的新兵,和接他的老兵向营房走去,走出不远他回头我们彼此招招手,我们以为从此再没机会见面了。
车子又开了一段路,终于通知我们几个下车,说到了。我一瞅,最后就剩下四个,一个274的,三个260的。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走到营房的,但那天的装扮却依然记得牢固,穿一套基地冬常服,背上背包,一手提着提包,一手拎着个装有洗漱用品的大网兜。走进营区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两个长的黑黑的军人,其中一个年纪略大,只见他们穿一身油不拉几的棉工作服,看他们走近,我们精神饱满地敬个军礼,他们两个一边还礼,一边说“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我们忘记了路上的疲劳响亮地回答:“不辛苦”。马上有人在一旁介绍,年纪略大的那位,是艇政委,叫张文鹏,另外一位是副长柳经修。
我记得营房在码头边,条件不是很好,和我们在一个营区的有三条艇,其中一条艇是大榭的。260艇住在最后一栋,在我艇前栋是274艇。营地十分偏僻冷清,并且营房离海边贴的很近,不断传来海水拍打礁石的声音,风裹着海腥味不时吹过来,让人感到一种刺激,一种新鲜。待到夜深人静或月挂中天时四周静悄悄的,静谧中仿佛能听到海水的流动声,间或传来一声两声夜鸟的啼叫,更增添夜的空旷和海的神秘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