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榭岛上第一个春节

潜战友之家  潜战友之家  2022-01-16 13:38:39



大榭岛上第一个春节

杨太平

 

进入2022年,疫情依然折腾我们不轻,但春节的脚步却一刻也不曾停留,愈发是近了。乍暖还寒中,不由让我想起在大榭岛第一次过春节的情景,36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这是农历丙寅虎年的春节,我记得当年纪念邮票是一枚蓝底剪纸老虎,猛虎下山状,铜铃大眼,钢针胡须,很有中国元素味道。当时坐落在西岙三岔路口的邮政所,有限的邮票被当兵的一抢而光,老百姓看着他们的疯狂劲,感觉很不可思议。

我是九月中旬上艇的,满打满算不足半年时间,大榭岛还没有熟悉过来呢。比如穿过隧道才能见到的太平村,岛屿东面渔船出海的巉(chán}头村,以及远眺的高峰七顶山等等,不知觉的迷迷糊糊里,春节就到了。


当时250艇住在西岙的新水兵楼,四层建筑,一条艇一层楼,每个班一个房间,小专业拼班居住。另外靠近山体一侧基本不住人,寝室都是安排在光线充足的向阳一侧。楼梯南边是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漱间,楼梯北侧是储藏室和俱乐部,春节活动就在俱乐部举行。

我负责艇上的黑板报,迎春的板报我早早的就画好了,报头是“欢度春节”大红灯笼映照下的250艇,与蓝色潜艇对比的相得益彰。俱乐部内的缤纷装饰也是我和几个战友一块弄的,我在潜校训练团的时候学过俱乐部布置,用五彩皱纹纸剪成条,锚链状粘接起来,室内四个角对角悬挂,中间垂下一个剪纸花篮,再掺上镀光纸拉花和闪烁的小灯泡,浓郁的节日气氛一下子就烘托出来了。

为了丰富节日活动,艇上组织了有奖猜谜,大家拿上小马扎,集中在俱乐部坐下。政委说谜面,大伙猜谜底,当时艇政委是支队最年轻的正团职干部,海军政治学院毕业(现该校已并入海军指挥学院),他是从支队考入军校再返回的,履历较为优秀。猜谜环节热热闹闹,我也猜中了一个,谜面是用一水果打一乐器,我说是琵琶(枇杷),收获了一个硬面日记本奖励。


会餐是在水兵楼对面的饭堂举行,饭桌上菜肴丰盛,梭子蟹、大带鱼、大排、蛏子、蛤蜊......配上宁波老酒和江西四特,大家大快朵颐、开怀畅饮,有不善饮者很快红光满面。晚上支队礼堂举办“大榭之春”迎春晚会,因座位有限,我们还是在艇俱乐部看电视,陈佩斯朱时茂小品《羊肉串》搞笑蒋大为演唱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成名曲夜里12点我和不少战友在楼下的小操场放烟花,那是一种手持的烟花棒,长短不一。有人兴奋的忍不住大叫大嚷,谁也制止不了。

第二天一早上艇举行升旗仪式。海军有重大节日挂满旗的条令规定,潜艇要在舰桥顶端升起国旗、舰桥后部悬挂军旗,从艏到艉挂满信号旗。战友们身着海军呢制服,皮鞋擦的锃亮,在甲板面向国旗军旗列队,随着山岗上信号台旗语的指示,值更官一声长哨“敬礼”,军官和士官致敬手礼,水兵致肃穆礼,仰视着鲜红的国旗和八一军旗在朝霞中升起......

初一这天,有战友结伴去柴桥,有的乘车去更远的宁波市区,我轮到值艇内更。晚上,我在二舱准备烧水,但电茶壶无论如何却倒不出水来,我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在弯曲的壶嘴里,结结实实镶嵌了一个肉饺子,堵住了出水口。我用筷子很费劲的一点点捅破,直至捣的稀巴烂,又烧开水反复冲洗,电水壶才恢复正常使用。第二天我询问这是谁的杰作?原来是电工班的一个大连籍战友,年三十用电水壶煮饺子,真是“一窍不通”了。

春节这个民俗文化大榭岛上的渔民看的并不很重要,他们甚至连贴春联的习俗都不放在眼里。当时搞军民共建,我还为他们写过不少春联,虽然我的毛笔字很一般,但大红纸上落下赐福的话语,总是喜庆的事儿,就如同他们渔船出海,要在船头的鱼眼睛上点一笔朱红,渔民也觉得吉利。转眼间,三十六年过去了,我也从20岁的毛头小伙变成了油腻斑斑的大叔, 回味一下自己,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啊!岁月辗转,盛年不再,时光流逝,一日不复,我们终究要老去,但曾经的青春何尝不是一种美好,让你我在回味中相聚,在回味中珍惜!
 
2022年1月16日



经典回顾链接:1.战胜晕船

                        2.潜构和铁锈带给我们的回忆

                        3.记忆里的升降口和水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