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回顾:
潜艇兵题材小说连载——深蓝部落(五、六)潜艇兵题材小说连载——深蓝部落(七、八)
深蓝部落(十一、十二)
深蓝部落——后记
这是一部小说,也是一篇真实的潜艇兵的生活记录,文章中的大轴兵汪四海、声呐军士长熊力,人物原型是36*艇的真实人物做对照描写出生动形象,他们随着2003年那次潜艇的远航永远的定格在那一瞬间。19年了每每想到他们,老潜艇人心中都隐隐的作痛。
我常常面对老偏岛,我在想,水下有多少潜艇兵还在游弋于共和国的国门内外?而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们仍活在我的心中。每当清明节时,我都在心中点燃一盏心灯,我要为当年一起远航休息而卧于潜艇一舱鱼雷之间的军医等N名战友照明。他们走的好神秘,走的默默无闻,走的感天地泣鬼神!我常常想起,八百里秦川安葬战友的那天清早,那个小村庄那一片哭泣声,自发赶往墓地的老人和娃娃们那张张的脸,仍闪现我的心中。
旅顺广播电台推送我的小说《深蓝部落》即将进入尾声,著名播音老秦那动情的二次再创作,令我走心,特别第8集中道出了军嫂的心声。
有朋友问,潜艇远航中有喝X0吗?现实是否定的。文学来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实,无非通过这一细节,彰显潜艇兵及家人心系国防牺牲奉献的情怀。这篇小说中,政委烟火女儿对着水桶寻找爸爸的故事是真实的。那还是我担任海军某基地新闻干事前往某支队采访一名士官,他给我讲述的故事。一名老士官的妻子刚带儿子来到部队,丈夫就随艇远航。3岁的儿子要爸爸,妈妈拿来一个水桶,说爸爸就在水桶里。儿子便对着水桶,喊爸爸……
  当年,我参加远航时,女儿刚上小学不久。返航后,女儿搂着我问,爸爸,你上哪了?为此,我无言一对。
大约,我还是在部队时,我便创作了《深蓝部落》(第一稿),并投给了一家中央级文学月刊。不久,一位编辑给我来了信,提出了稿子修改意见。其大意,要我增加潜艇大洋下的浪漫及趣味的内容。为此,一位老潜艇动情地对我说,潜艇一下潜,随时都有危险性,哪有那么浪漫?并对我说,宁可不上稿,也决不能搞风花雪月不接地气的东西!当潜艇兵,不容易,出海一点都不好玩。为此,我用沉默的方式,没有修改稿子,也没同那编辑再联系。
一起远航后来牺牲的战友们,其灵魂召唤我,我想,我应该替他们代言,让国人知道潜艇兵,他们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我以汪四海和熊力这对新老士兵、其不同城乡入伍,在大洋下的交流及心灵碰撞与相融,道出潜艇兵的生活。因为涉及潜艇训练的保密性及本人构思故事能力所限,也只好如此……
好在,感谢《海燕》文学月刊,包容《深蓝部落》,发表了作品,使潜艇兵生活终见天日。
我常常面对老偏岛,我在想,水下有多少潜艇兵还在游弋于共和国的国门内外?而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们仍活在我的心中。每当清明节时,我都在心中点燃一盏心灯,我要为当年一起远航休息而卧于潜艇一舱鱼雷之间的军医等N名战友照明。他们走的好神秘,走的默默无闻,走的感天地泣鬼神!我常常想起,八百里秦川安葬战友的那天清早,那个小村庄那一片哭泣声,自发赶往墓地的老人和娃娃们那张张的脸,仍闪现我的心中。
有的潜艇兵战友对我说,你还要写啊!
是啊,汪四海、熊力还活着,他们后来者还在战斗。N年后,熊力的儿子也成为一名潜艇兵,他与汪四海又相遇在深蓝下……
如果有缘,请大家关注更遥远的大洋下,我核潜艇部队水下的故事……
此文,算是《深蓝部落》刊发及播出的后记。在此,我代表潜艇兵战友(现役、退役及牺牲战友的亲属),向《海燕》文学月刊,向我第二故乡旅顺口广播电台的领导及编辑播音者举个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