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旅生涯(从潜校到核潜艇)

潜战友之家  潜战友之家  2022-05-05 19:41:51


经典回顾:


我的军旅生涯(参军)


我的军旅生涯——潜院训练团

我的军旅生涯(从潜艇学院到部队)


原十四期舰务北京兵401艇舱段班:刘勇


我们十几名战士,乘坐火车离开了青岛海军潜艇学校,前往辽宁省锦西县的葫芦岛基地。我们路过天津火车站时转车,因时间很长,好几个战士就去了天津的水上公园,当时我想,如果我要是和家里联系一下,我就能在天津看到家人了。


我们乘火车继续北上,路过唐山火车站时已经是下午了。我看到唐山火车站受地震的影响,站台倒塌了,有一节火车还被倒下来的水泥块砸中,瘫痪在车站里。火车站附近到处是新添的土坟包,一片凄凉,像是战争之后的悲凉景象。火车路过时,拉着汽笛,排放着厚厚的蒸汽掩盖着场景、匆匆驶过。


晚上,我们到达了辽宁省锦西县,部队派车接我们这些学员到部队住地--葫芦岛。虽然,刚刚是11月份,但是,我已经感觉到了东北的寒冷,北风刮得刺脸。暖气是汽暖,而且供汽方式是开放式的,到处喷冒着汽暖排放的白烟。后来我们冬天洗军衣、工作服就是将暖气管插入洗衣盆里,“嘭嘭嘭”!一会儿脸盆里的凉水就烫手了,滚开的水都可以烫猪毛了。


   核潜艇部队,当时一共有3条潜艇的建制,401艇分甲艇、乙艇,还有402艇、403艇。我被分到了401潜艇甲艇舰务班,这条潜艇就是我国在苏联撤离专家后,毛泽东主席很生气的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潜艇。“091”工程,是我国建造核潜艇的工程代号,就是“紧急”的意思,1968年我国开始自己建造,完全使用国内生产的机器、设备安装,于1970年12月26日下水,命名为“长征1号”,是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也就是国外所说的“汉级”核潜艇。


401艇(长征1号),是“汉”级(091型)攻击型核潜艇的第一艘,1968年在葫芦岛船厂动工,1971年4月开始系泊试验,7月开始用核能发电,主机试车考核,8月15日开始海试。1974年8月7日交付海军使用。80年代后期进行了改装,并于90年代中期重新入役。改装包括对核反应堆的升级以减少噪音并提高可靠性,加装了法国设计的声呐等。90年代的改造可能包括使用新型线导鱼雷和从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而且新的消声瓦也可能安装在艇身上。


  布置:该型艇采用水滴型线型,十字形尾附体,单轴推进,首水平舵置于指挥台围壳前部。艇体采用双壳体结构。耐压船体内设有鱼雷舱、指挥舱、反应堆舱、辅机舱、主机舱及尾舱等突出首端上甲板的是水声系统导流罩。排水量:5000吨(水下) 主尺寸:长107米,宽11米,高13米,吃水8.5米 主 机:核动力,涡轮-电力推进;1座压水堆, 90兆瓦,单轴、单螺旋桨航 速:25节(水下)编 制:75名(108名) 鱼 雷:6具533毫米首发射管

水下工作深度:270米

水下极限深度:330米


我刚上艇时,艇长叫杨玺,是大连人,40多岁,人长得壮实,说话特横,但人很好,1990年提升为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核潜艇基地司令员。40年后,我才知道杨玺艇长也曾是南下冲锋陷阵的战斗英雄。副艇长:傅照贵,40多岁,是山东日照人,人很稳重,很仁慈。每当我们周六会餐时,他都爱去每个餐桌找臭鸭蛋吃,实际上是借此为由,巡访一下各餐桌的干部战士。


后来,他担任401潜艇的艇长。还有一位副艇长,家住大连,姓徐,40多岁,长得虎背熊腰,作派有些像东北威虎山上的座山雕,整天骂骂咧咧。我暗地里叫他,“徐大麻棒!”,但是人还是不错的。政委:李正堂,是山东大汉,长得憨厚。40年后,我从网络上才知道,李政委,曾经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英雄。


中国海军沿袭了苏联海军的建制,海军的基层技术班组的领导干部称之为军士长,级别相当于陆军的排长。我的舰务班里有干部、战士12位,两位军士长,一老一中。我一到班里,老的军士长,我忘了姓名,是山东乳山县人40多岁,说话有点不清楚,呜噜、呜噜的,但是人还是不错的;年轻的军士长叫张文昌,比我大5、6岁,长得还很精神,是辽宁丹东人,但是一看就是精明人;有个河南籍的1970年入伍的老兵班长,整天不知盘算着什么;1971年入伍的老兵,荣班副,湖北人。其他几人,有山东兵、大连兵、河北兵、天津兵、吉林兵,都是挺精神的年轻水兵。在这个班组里,我看到了在上潜校时,我们14中队长,经常在列队会上表扬他的河北老乡:优秀士兵李殿铭同志,我很高兴。李殿铭同志对我这新同志关心有加,问寒问暖,晚上睡觉怕我冷,他就用自己的大衣给我压被子,使我很动感,我真的碰上了“雷锋”式的好战士。


刚刚到部队,没几天,我就组织了新兵和艇上老兵们的篮球比赛,11月底的辽宁葫芦岛,天寒地冻,都伸不出来手,比赛中,新兵们没进几个球,老兵们篮球打得真不错,尤其我们的张军士长篮球打得很圆滑,能在篮下磨叽半天,还能进球,新兵们没配合过,篮球打输了。


潜艇兵的伙食标准和飞行员一样,是一天2.5元/人的伙食标准,核潜艇兵再加上0.5元的剂量补助,一天是3元伙食,伙食标准是相当的高的了,地勤兵才是一天0.45元/人,那时的国民经济相当低下,二级工的工资是40.1元,一天收入是1.4元,还要吃三顿饭,还要日常生活,可想,那时候人民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所以潜灶水准是相当的高了。


吃饭时,八个人一桌,八个菜,鸡、鸭、鱼肉,大虾、螃蟹,差不多顿顿都有。水果每星期发一次,差不多5斤苹果,另发5斤水果糖,还有麦乳精、咖啡茶糖、巧克力糖、饼干、水果罐头2听。以至后来我们到青岛,冬天里海南产的西瓜,在青岛市里转了一圈都没卖出去,然而转到我们部队营房后,一卡车的西瓜都让我们部队包圆买了。每到星期六的晚上,部队食堂都会餐一次,除了鸡、鸭、鱼、肉外还有葡萄酒、大桶的青岛生啤酒,喝的时候要拿水舀子舀到碗里,随便喝。那叫是享受!我从来这样没有大吃大喝过!美呀!艇长付照贵,除了会餐时向每桌的干部战士敬酒外,他的个人爱好就是到每个饭桌上找他最爱吃的臭鸭蛋,越臭的臭鸭蛋他最喜欢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