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链接:
我的军旅生涯(参军)
我的军旅生涯——潜院训练团
我的军旅生涯(从潜校到核潜艇)
我的军旅生涯(从潜校到核潜艇二)
我的军旅生涯(核潜艇出海)
原十四期舰务北京兵401艇舱段班:刘勇
我们的潜艇快要修好了,要进入刷漆的工程阶段了。刷漆的工作由全体的干部、战士来协助工厂完成,我们钻进海水舱里,拉着36V的安全电压电灯棒在海水柜里照亮,我们将一桶桶防锈涂漆涂刷在水柜里,有经验的老兵将一桶油漆倒在水柜里再刷,这样刷的很快。为了防止缺氧中毒,保证水柜内通风,大冬天的我们用大电风扇往水柜里吹风,这项刷漆的的任务还是很艰苦的。
准备刷舰首了,我也参加了舰首刷漆,我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眼前就是鱼雷发射管,这也是我学习潜构的好机会。低头就是五层楼高的干船坞底,稍有不慎就会摔下去,好在有安全带拴着。这种油漆不仅防锈而且也防海洋生物附着生长,这种油漆有着强烈的气味,而且对皮肤有着很强的刺激作用。我和好几名战士刷完漆后,都被此种油漆刺激的皮肤肿胀、眼睛睁不开。不过,几天后,这种油漆中毒状态被自我吸收、消失了。船坞准备注水了,随着命令,船厂的工人们将通大海的大水闸慢慢的提起,让海水灌注到船坞里,随着海水的上升,潜艇的自身浮力克服了重力,潜艇漂浮起来了,我也通过此时了解了船坞注水的过程星期天,休息的时候,有时我和轮机班的新兵龚秀江一起去葫芦岛附近的小镇马仗房、望海寺小卖部买点香皂、牙膏遛个弯,顺便看看东北的民土风情。虽然辽宁海城的地震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是微小的余震还时有发生。有一天夜里,空中响起了很大的风鸣声“呜呜”的响,人们都在睡梦中。此时,就听得从楼上“嗵、嗵”的跑路声,将大家吵醒,我也穿披衣服往外跑。好在我睡在一楼,顺着窗户就蹿了下去,到了外边,大家冷静下来才发觉这响声是来自建造潜艇的厂房里,是大北风刮得厂房响引起的很大的风鸣声。再看看大家,都是衣冠不整的、有传着裤衩背心的、有从二楼跳到一层平房再跳到地面上、大多数人员是从楼梯跑下来的,楼梯扶手、地上到处是棉被、衣物。我也看到了付艇长差异的目光,大家虚惊一场。
这种跑地震,我们后来在青岛栲栳岛基地也曾发生过一次。1978年的春季,忽然的一天夜里,“春雷一声震天响!”,“轰!”的一声响,把睡梦中的水兵们都惊醒了。楼道里传来了杂乱的“咚、咚”的跑步声,大家都跑了起来,有人以为是打仗开炮了,大家慌乱之中穿着衣服就跑。我穿好衣服,一下子就钻到下床的床底下进行躲避,同时还有一位74年的山东老兵也钻入了我钻的床底下,我问他:“发生了什么情况?”,老兵说:“不知道呀!”,等我看到没什么情况发生,我就爬出了床底下,心里还真有点不好意思。此时,我们班组的“雷峰兵”,李殿明半个脸肿着就回来了,他说:“在楼道里不知是谁撞了他!”,我说:“如果谁撞了你,他也会受伤的,我带你去找!”,我带着他一路寻找他跑路的痕迹。我发现在楼梯墙角的拐弯处,墙角被撞掉了一大块角,按着他的身高,撞击的高度正好是他脸部的颧骨位置。“鸡蛋碰石头”,此话说的还是有根据的。人脸和墙角比硬,看来当时真是紧张的不知所措了。葫芦岛虽说是北方的不冻港,但是1976年的冬天十分的寒冷,冰冷的北风嚎叫着。我们的潜艇修理完毕,准备去试航,但是冰雪将潜艇冻住了、深深地嵌在厚厚的冰层中。我们全体艇员出动去砸冰,用镐刨的、用钎子砸冰,连玩带干,一番热火朝天的热闹景象。海水冰渣迸溅到嘴里苦咸的 ,新发的羊毛牛皮靴也被海水浸透了,穿在脚上死沉的、冰凉冰凉的。但是,我们砸冰的热情高昂不减,在大家的努力下潜艇周边的冰被砸开了,可以起航了。但是,我上艇的第一件事故发生了,带我的老兵叫金柱,瘦高的个子是天津河东区人,1973年入伍的,担任7舱舱室长,人相当不错,技术也好,但是有些懒散和娇气,像小孩似的。出海的前一天,他指挥我到舱底关闭岸上供应暖气的阀门,我是新兵对此不熟,我下到舱底,金柱在上面指挥,我问“是这个阀门吗”老兵在上面看了一眼说啊“对是这个!”,但是,事故在此之后发生了,我关错了,暖气向舱室里排放了一夜的暖气蒸汽,炙热的蒸汽在封闭冰凉的舱室里冷凝成水露,将整个舱室的电气绝缘破坏,尤其是用于停靠码头的直流电机的绝缘降低,使之不能启动,潜艇就不能离开码头,一切计划泡汤。第二天,我看到老兵金柱被叫走开会,回来后一脸的不高兴,上艇后我看到舱室内壁上挂满了水珠,我的检讨,就是自觉主动,去将舱室内壁上的冷凝水珠擦干。起航的日期也推迟了,1977年4月我们起航了,潜艇由修理厂出发前往大连小平岛潜艇基地,由于人员多,我们新兵大多数跟随海军破冰船“海冰”押着物资前往小平岛。我是第一次坐海船,船颠簸得厉害,我晕船了,我就跑到船尾看着由螺旋桨翻腾的浪花和海水雾,但是,柴油发动机排放的柴油燃烧的烟味,熏得我更加晕船了,我时不时的吐两下。到了小岛等我上岸后,晚上睡觉躺着床上,我还觉着自己在船上晃荡。第二天,上船搬卸物资又赶上涨潮,窄窄的舷梯陡峭着,我搬了一箱子厨房用的白磁盘子沉甸甸的,走在窄窄的舷梯上,随着海水的晃动再加上晕船的劲没过,我差点没掉到海里,我咬牙坚持挺住了。 第三天,领导安排我随艇出海了,这是我第一次随潜艇出海。我怀着兴奋的心情随着潜艇离开了码头,到达了海区。虽然,潜艇没有下潜,而且,我也没有感到晕船,心里兴奋、高兴劲甭提了。我这新兵蛋子,在潜校学习了那么多的知识和自己三个月的摸爬滚打,总算正式出海了,我跑到每个战位都去看一看。中午吃饭了,我还啃了个大鸡腿。午饭后,新兵们乘登陆艇返回小岛基地。在进港时,由于登陆艇与信号台联系发生误解,信号兵不准登陆艇进港。开始我还没晕船,能坚持,但是,后来风浪越来越大,大平底锅似的登陆艇晃荡起来幅度更大,涌浪一波一波的袭来,没一会我就晕船了,大口地呕吐起来,滋味不好受呀!老兵说:“不怕浪就怕涌”,那次我可深深的体会到了大海的波涛凶猛。小岛,是一个不大的军港,地处大连老虎滩公园边,挨着“大连海运学院”,后来被海军接收改为:海军舰艇学院。那时的潜艇主要是国产的“033型”常规动力潜艇为主,码头边还停靠一条50年代的苏制“03型”潜艇,此潜艇因年代久远,非耐压艇体的上甲板,经过多年的海水浸泡腐蚀,都已经锈迹斑斑、坑坑洼洼的。如果哪位体重大的艇员,大皮鞋一踩,多会将甲板踩漏。我认为,此潜艇已经不能作为作战潜艇而使用了。但是,这也是海军的宝贝呀!虽然,此艇不能参战,但是,作为新兵、实习军官,实习、训练用还是可行的。所以,此艇还专门有一拨艇员上艇保养、操练。我参观过此常规潜艇内部,内部空间更加狭窄,比起我的“401”潜艇宽大的内部空间真是相差甚远。但是,潜艇内部的机械设备保养得完好,我们专业的军士长、班长的战位高压气阀组、均衡水柜调水阀组上的大铜阀门,用擦銅剂擦得锃光瓦亮。1977年5月,我们在大连小岛海军基地开始出海试验。有一回,在大连军事海区进行夜间机动航行,在航道上艇上信号兵发现一艘从烟台驶来的运沙子的渔船抢着我们潜艇船头而来,当地渔民的风俗是“抢过大船头,今年好兆头!船越大越吉利”,按照海军航海条令规定,应该进行规避,躲开小渔船。但是,我们的徐副艇长——徐大马棒,正赶上他值夜班,他说:“抢什么抢,不让,冲上去!”只听“哐”的一声响,可怜小小的渔船被我们的潜艇撞在尾部,渔船被撞漏了也进水了,桅杆灯也震灭了。但是,他们也看到了不知名的水上怪物,他们只知道是艘军舰,但是不知道是哪国的军舰,吓得赶紧拖着伤残的船体就跑了。小渔船跑到基地后,向海军基地报告,说他们被外国军舰撞了。旅顺海军基地值班人员一问船舷号,再查军事海图,正是我们潜艇的训练海区。旅顺基地电报查询我艇后,确有其事,马上命令我们返航。我们返航基地后,被海军司令部命令停止出海训练,学习整顿一个月。
所以潜艇兵的工作还是很危险的,首先,舱室内禁火;舱底禁水;我们穿的皮鞋是不准钉铁掌的,虽然是核潜艇,但是也有蓄电池组作为水下动力的备用,蓄电池组在柴油发电机给予充电时会产生氢气,按规定氢气在舱室的含量不得超过4%,超过4%就会爆炸。所以,皮鞋的铁掌和舱室内铁板碰撞会产生火花,就会引起氢气的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