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战友——为纪念逝去的一位战友

潜战友之家  潜战友之家  2022-06-10 08:00:50

经典回顾:

核潜军魂——阎保健的故事

潜艇兵的家与国

记忆在心中那片毛竹林

潜艇兵:"百人同操一杆枪"

那次潜艇远航

怀念战友——为纪念逝去的

一个老兵的叙述,海风整理

    夜深了,慢步在平阳螯江马路边树荫的街道上,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有点幽幽的静,平日车水马龙的路上少了喧嚣,点上烟,淡淡吸了一口吐了烟圈,在空中霎间飘散了。刚战友参加聚会回来,思绪渐渐想起那从前,那从军的岁月,青岛、大榭岛日日夜夜一下子回到了眼前,战友、兄弟、我的青春,我的潜艇兵生涯。回到家里辗转反彻未眠。。。

    1983年年底我们正年轻,征兵经过层层选拔,身体条件过硬入选特种兵——潜艇兵,同去的温州籍战友15个人,他们是乐清、瑞安、平阳、鹿城等县市的,定兵后我们在鹿城区黎明路军分区招待所集中,不日抵达温州鹿城区望江路码头,乘坐温州到上海的客轮,(昔日繁忙的客轮随着经济的发展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在由上海十六铺码头转乘轮船到达海滨城市青岛,那是我们其中的很多人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乘坐大轮船,新奇而忐忑不安,踏入大沙河支路海军潜艇学院训练团大门,后其中8人选拔入参加了84年国庆阅兵水兵方队,后续文章再续。

   今天我只是想写一个性情相近的战友李小岳的故事。李小岳是乐清县(现在已改市)雁荡山人,当兵之前在雁荡山风景区做点小生意,拍照片等等,那时候有照相机的人不多,各地游客到此一游,都要留念,滋生了许多类似的做小本生意的人,他朴实无华,性情随和。同是温州兵,一同出远门当兵,有着不解的缘分。

   在潜艇学院学习期间,我所学习专业是五部门的轮机,他学电工,同为大专业,都在一个教学楼,教室在楼上楼下挨着,同去食堂就餐,出操队列,修整建设训练团操场,比起其他同是老乡的小专业的同年兵来说,我们走的更近些。

   我们八个老乡同时被选拔去8435周年大阅兵,水兵方队集训,他没有被选上,我们便暂时分开了,他们继续八个月新兵训练培训,然后按常规分配去各个潜艇支队,李小岳分配到大榭22支队。

    35周年国庆阅兵结束,我们返回青岛,经过短暂的潜艇学院的生活后,大部分参加国庆阅兵水兵方队的学兵也分配到各个支队,我被分配到大榭岛255艇,我们又重逢了,很是开心。那时他比我早上艇,分配到280艇的电工兵,已经开始独立值更了,很巧我们的宿舍在老水兵楼,又是楼下,楼上,这样几乎天天可以见面,不出海、没有上艇操练的日子里我们相伴走过,一起谈工作、生活学习,散步,会老乡,大榭岛的山山水水都有我们熟悉的身影,东岙西岙的羊肠小道上有我们的脚印。

   风吹雨打转眼四年兵役期满,我考虑家处农村,留在部队好好工作有前途,超期服役准备留转志愿兵,而他四年期满便提出复员回老家乐清。那时他有个照相机,很多照片都是用他相机拍摄的,到今天每当看着这些照片的时候,总是让我回想起了他。这张三人的合照还是他的照相机拍的,这是他们复员前在码头拍摄的,离别的时候的镜头还在脑海里回想,他们很高兴,终于离开约束自己四年的部队,回家开辟一片新天地,兴奋开心的。


   三人合照中间那位战友李小岳,他是1984入伍的温州兵,老家乐清雁荡山,这是我们的合影,穿军装的是本人,旁边是戴乘风战友,这是我们跟李小岳退伍时最后一照。也是最后一张留影,同时我们最后的见面。从此别离!


退伍后他开始在风景区继续以前的工作,后考试分配在当地人武部,那时候没手机,少有固定电话,联系起来不方便,很多信息都是战友之间陆陆续续的传送来的。那时的他一定对生活充满渴望和激情。

   非常遗憾的是,在他参加工作不久在一次送新兵参军的一次公差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牺牲!泪目!(那时候没有高速公路,温州只有几条国道,到温州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宁海到温州要8个小时的崎岖山路,最高最难走的是大溪岭)。

   他出事的时候我还在部队,没有最后见上他一面成了终身的遗憾,每年10月,我们温州84年潜艇兵都会有聚会,聚会的时候,我都非常想念他,喝着酒我想起从前的日子!想起这些潸然泪下! 战友情无价,人生有时很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