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创建的10所海军院校的前世今生----一
原创
潜战友之家
潜战友之家
2022-06-12 08:00:17
经典连接:
接艇记
青岛---人民海军多所院校的发源地
孙建国上将为我们写的书亲自作序
在青岛创建的1
0
所海军院校的前世今生一
杨
军
青岛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海军城。1
949
年4月2
3
日人民海军成立以后,如果说青岛是人民海军兵种部队的发源地,这没人怀疑。但如果说青岛还是海军多所院校的发源地,这就会有许多人表示没听说过,然而这确是事实。
追溯海军院校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人民海军初创期一共在全国建立了1
3
所院校,其中有1
0
所就建在了青岛。这么多海军院校创建于青岛,这在海军院校的建设与发展史上是一件很值得关注的事。7
0
多年过去了,当年在青岛创建的这些海军院校后来在人民海军发展历史上走过了怎样的曲折历程?她们的最终归宿是怎样的?本文将按照青岛这些海军院校成立的时间顺序,尽可能地捋清一下这些院校的历史走向,供有兴趣的读者分享与继续探讨。
一、要先交代清楚的两个问题
在叙述青岛海军院校的前世今生之前,有必要说清楚两个问题:一是青岛创建海军院校之前人民海军已经建立了哪3所海军学校?二是海军历史上的一、二、三、四、五海校指的是哪5所海军学校?
第一个问题,在青岛创建海军院校之前人民海军已经建立了哪3所海军学校?
在青岛创建海军院校之前,人民海军已经建立的3所海军学校分别是:安东海军学校、华东军区海军学校和大连海军学校。这3所海军院校均在人民海军1
949
年4月2
3
日成立之后的当年创立。
-
--安东海军学校
。
1949年5月,安东海军学校以原辽西军区司政直属机关为基础,并从辽东军区(驻安东)和辽宁军区(驻沈阳)抽调部分指战员赶赴安东,迅速组成建校机构,同时任命原"重庆"号舰长邓兆祥为海军学校校长,原辽西军区副司令员朱军为政委,原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辽宁省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张学思为副校长,原辽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李东野为政治部主任。
当时的校址在丹东市六道沟原安东县
(东沟县)公署旧址,
今为丹东市振兴区人民路
67号。
安东海军学校成立以后总共只招收了
4
批共5
40
名学员。前两批是
"重庆"号的全舰官兵和"灵甫"号的部分官兵。不久,军委指示:凡是部队中曾当过海军的人员,一律到安东海军学校报到。于是,又有两批早年起义参加人民解放军的原"马尾海军"和"刘公岛海军"人员,陆续调离部队来到安东。
学校对这4批学员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949年11月22日,中央军委指示,以安东海军学校为基础组建大连海军学校
和青岛海军快艇学校。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安东海军学校人员一部分调到大连海军学校
(后发展成为大连舰艇学院)
和青岛海军快艇学校,一部分留下作为打捞
"重庆"舰
主干力量,一部分调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分配工作。
1950年1月
,安东海军学校完成了其特定的历史使命而被撤销。
安东海校校徽
-
--
华东军区海军学校
。
1949年8月15日,华东军区海军学校在南京挹江门原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旧址成立
。(简称华东海校)
华东军区海军学校下设7个大队,于9月14日正式在南京开学。华东军区司令员张爱萍兼海军学校校长和政治委员。
1950年3月,华东海校
举行了第二次新学员开学典礼,当年
7月毕业学员
达
3768人。
1950年底,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海军司令部借鉴苏联海军的建设经验,将华东海校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联合学校将原华东军区海军学校下设的7个大队撤销,按专业改设为兵器、机械、通信和舰务四个分校。海军联合学校校长夏光,政治委员孔繁斌。
一分校:
(兵器)以二、三大队为基础,任务是培养枪炮、水鱼雷兵和部门长。一分校校址在南京兴中门里狮子山。
二分校:
(机械)以一大队部分和五大队为基础,任务是培养舰艇机电兵和机电业务长。校址在南京挹江门里。
三分校:
(通信)以六大队为基础,培养通信兵和观通长。校址在安徽省安庆市。
四分校:
(舰务)以四、七大队基础,培养舰艇帆缆兵和业务长。校址在南京草鞋峡原国民党海军仓库。
1952年1月17日,海军发布“海军司令部007号(办)通知”: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联合学校和下属4个分校,由南京和安庆迁驻青岛。2分校6月8日到达青岛,进驻登州路77号
(后迁入湛山大路
26号新址
),
3分校7月15日到达青岛沙岭庄驻在路南
(大沙之路5号),
4分校9月1日也到达沙岭庄驻在路北
(大沙之路4号),
1分校9月18日到达青岛湛山大路2号
。至此,华东军区海军学校(海军联合学校)完成了历史使命而被撤销。
第二个问题,海军历史上的一、二、三、四、五海校指的是哪5个海军学校?
人民海军历史上曾经把建立的海军院校编过序号。即:一、二、三、四、五海校,这分别指的是哪五所海校?
一海校:
一海校的全称为第一海军学校。是
1949年11月
2
2
日成立的大连海军学校。
1952年,学校更名为“第一海军学校”。
现名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校址在大连市中山区解放路
667号
。
二海校:
二海校的全称为第二海军学校。
1952年9月6日,
从南京搬迁到青岛的海军联合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海军学校。
1954年4月11日
,大连第一海军学校第二分校分出独立,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机械学校。
4月19日,
海军机械学校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海军学校番号。
1954年4月11日
在成立海军机械学校的同一天,青岛的第二海军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海军学校。
三海校:
三海校的全称为第三海军学校。第三海军学校是
1950年8月24日
中央军委决定在青岛成立的海军快艇学校。
1952年9月6日,中央军委决定
将海军快艇学校改为:“第三海军学校”。
青岛快艇学校被撤销后,
1970年3月,
由烟台迁往南京的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改称第三海军学校。
四海校:
四海校的全称为第四海军学校。第四海军学校是成立于
1953年8月13日
的青岛海军潜水艇学校。成立时就确定为第四海军学校。
五海校:
五海校的全称为第五海军学校。第五海军学校是
1954年4月11日
,大连第一海军学校第二分校分出独立,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机械学校。
4月19日,
海军机械学校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海军学校番号以后。原青岛的第二海军学校改为第五海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