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1_06baOH91dwTAWnI5QIujp9OhQzBibw.gif)
第十章(1)/2_UefUlkhc9Jj4NAcATaGgSIPNwFI7lA.png)
自戴岳和张勇从乌克兰获得了“瓦良格”号航母的船主证等法律文件之后,华夏证券公司和东方汇中公司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按照邵淳的说法,这是因为高增厦被迫辞去董事长职务,具有“涉外机关”背景的刘兴元将其取代,东方汇中公司出现了明显的取消合作、摆脱监督的迹象,于是引起华夏一方的警惕和戒备。 与此同时,华夏证券公司总经理助理罗×ד冲”了出来,多次与东方汇中公司进行接触,目的是想把“瓦良格”的船主证要走,遭到东方汇中公司的拒绝,双方关系搞得很僵。一年前,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国家安全部门给华夏证券公司派来一个工作小组,一共三个人,组长为罗××。华夏证券公司给他的公开身份是总经理助理。在邵淳参与“瓦良格”项目以后,保密工作做得很好,除了他和吴宇、刘素红知道有个航母的存在,别人都不知道。当初是徐增平负责“瓦良格”项目的运作,邵淳只管出钱,别的事情不管。但是在发现徐增平挪用船款,并把他踢出项目,剥夺了他的运作权之后,邵淳就不得不考虑“瓦良格”项目的运作问题了。比如,这么大一条船,将来拖回来,入关手续谁来办?将来把它交给谁?华夏证券公司不过是一个出资单位而已,对即将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都没有能力解决。这时邵淳想到了罗××。他对罗××说:“跟你说件事,我买了一条航母……”接着把购买“瓦良格”的来龙去脉介绍了一遍。邵淳说:“现在说也不晚哪!”他希望国家安全部能把这条船接过去。罗××很高兴,很快就把分管港澳台的两个局长找来和邵淳见了面。邵淳把“瓦良格”项目的全套资料交给他们,他们表示愿意接收该船,但是这么大的事情,需要回去向部领导汇报。结果很快回话:部长不同意他们沾手此事。很显然,部长知道中央高层对航母问题的态度,不想引火烧身。虽然国家安全部领导不愿沾手,罗××却不想放手,而且紧追不舍。他几次找东方汇中公司索要“瓦良格”的船主证,都被对方严词拒绝。东方汇中的不配合态度惹怒了罗××。1999年11月的一天,罗××拿着一个关于“瓦良格”的报告找到邵淳,对他说:“东方汇中公司搞航母是诈骗。”希望邵淳在报告上签字。邵淳非常严肃地对他说:“你别瞎搞,东方汇中是我请来帮助处理这个船的,并不是他们来诈骗。所有船的后期操作,都是我们一起研究一起定的,人家没有用太长的时间,就把船的主权拿回来了,下一步就是怎么拖回来的问题。人家做了很大的贡献,你怎么能说人家是诈骗呢?”罗××本来是邵淳比较信任的助理,他可能觉得证监会已经派来了赵大建,邵淳大势已去,就转身投向了赵大建。他把邵淳买航母的事情向赵大建做了汇报,赵大建如获至宝:这回可抓到邵淳的把柄了!立刻上报给有关部门。
第十章(1)/3_Vszuo8hqfHBg1sfD0FUic8gdDsvuwA.png)
1998年10月,邵淳被人匿名举报,列举了他“九大问题”,上级派出调查组进入华夏证券公司,对邵淳和公司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前前后后调查了一年,“九大问题”均查无实据。1999年11月,调查组准备结案。在调查组汇报对邵淳调查情况的时候,证监会副主席陈××突然发难:邵淳的问题你们都查清楚了么?陈××说:那他还有一个航空母舰的事情,你们知道么?陈××说:你们查了一年,这么大一个航母都没查出来,还说查清楚了!随后,古树林找邵淳谈话,问他道:你还有航母的事么?邵淳说:那是子公司的经营项目。我也不是要瞒你们,你查的范围内的事情我都说清楚,就完了呗!1999年11月14日,邵淳就写了一个材料,大意是:这个事是国家行为,部队找我们,希望提供帮助,我就提供了。邵淳最后建议,由国防科工委或中船重工或其他部门接管“瓦良格”项目,对该项目加强领导、指导和协调。调查组将此事汇报上去,有关方面回函称,军方没有任何单位和个人委托企业和个人购买航母。这个结果是邵淳没有料到的。这样一来,本来说是“国家行为”的“瓦良格”项目,就变成邵淳的“个人行为”了。那一刻,邵淳感到天昏地暗。邵淳被金融工委调查的情况,张勇知道一点,但不十分了解。他远在香港,几乎感受不到华夏内部整顿对“瓦良格”项目的影响。有一天邵淳给他打电话,跟他商讨聘请国际评估公司对“瓦良格”进行价值评估的事情。按照金融业的行规,不管收购公司还是实物,都要估一下值。之前因为这个项目情况特殊,没有做这项工作。邵淳对张勇说:张总,“瓦良格”的事前期让徐增平给耽误了,最近几个月才有实质性进展。我想了一下,华夏为“瓦良格”已经花了很多钱,它到底能值多少钱,我们心里还没有数,你和戴岳到乌克兰去一趟,找个评估公司估一估,看看“瓦良格”的价值到底是多少。张勇非常理解邵淳,他为之做出了这么大牺牲的“瓦良格”,连它是什么样都没看到,光看照片,锈迹斑斑,让人心里没有底儿啊!于是,张勇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去乌克兰联系国际船务评估公司的事情。就在这时,他意外发现,邵淳停职的事情被香港报纸披露出来了。1999年12月9日(星期四),香港《东方日报》刊登消息,《华夏三要员突遭撤职》。消息称,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与中国证监会上周五突然迳赴华夏证券,宣布取消董事长兼总裁邵淳、副总裁魏必中与王卫国三人的高级管理层人员的任职资格,并即日起撤职,同时决定对邵淳展开停职检查……张勇看到这个报道,心里产生了一种不祥的感觉。虽然此前上级就对邵淳进行过调查,但并未撤职。现在“突遭撤职”,说明问题很严重。他把这张报纸剪下来,想告诉邵淳,又一想,这个时候告诉他香港报道他被撤职了,只能破坏他的情绪,就没给他打电话。过了两天,香港《大公报》又登出一篇“特稿”《邵淳被斥胆大妄为》。所谓的“特稿”,其实篇幅很小,只比火柴盒大一点点:
自华夏证券成立以来即担任总裁的邵淳,可谓近年是非最多的证券老板之一。甚至有传言说,连国务院总理都批评邵氏“胆大妄为”。一九六六年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的邵淳,曾任工商银行张家口市分行行长、总行计划部副主任。八七年时,调任华能财务公司副总经理。由于邵淳得到前工行副行长黄玉峻的提拔,才得以进入总行,甚而负责组建华夏证券。因此,邵淳为夺权而将担任华夏证券董事长的黄玉峻“逼走”一事,亦招致外界非议。由于多名副总裁先后“被整”,该公司人事关系之复杂在行内也恶名远播。对于外界传言邵淳被调查,他曾发出“我是守法的,华夏也是守法的”的澄清。直至华夏证券传出管理层即将大换班的消息,当时只说邵淳保不住工作而已,可没想到一个星期后,邵氏终要面对接受检查,黯然下台的命运。这个报道非同小可,张勇觉得应该跟邵淳说一声,就马上给邵淳打电话:邵总,香港报纸发表了一个消息,说你“胆大妄为”。你要注意了。邵淳在电话里不方便多说,只嘱咐张勇一句话:想法看住徐增平,我拿出去的钱,一分都不能出问题啊!要再出问题,就麻烦了。
第十章(1)/4_BJHiaYvbicZDQHJ6M0Ho1EdCyvD1Rw.png)
第十章(1)/5_3lfvkvZjjuNkHJzFr3dlH8r1jG0N9Q.jpg)
中国很多事情都是境外媒体先报道出来的,好像境外媒体比境内媒体消息灵通,或者是境内媒体得到消息也不便刊登吧,只能境外先登,然后再转到国内来。新闻“出口转内销”,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早年新华社主办的《参考消息》就是新闻“出口转内销”的典范。第十章(1)/6_Vszuo8hqfHBg1sfD0FUic8gdDsvuwA.png)
三
1999年6月,在上级调查组到华夏证券公司调查期间,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陈××对邵淳说:“我们准备给你派一个助手。”陈××说:“不用,又不是任职,就给你派个助手,不用向董事会汇报。”邵淳心里清楚,华夏证券是股份公司,你派个高管到公司来,按说应该向董事会汇报,可是证监会副主席说不用,他也顶不住。于是这个证监会派来的助手,就在没有履行任何程序的情况下到华夏证券公司来上任了。这个人叫赵大建,原是国泰证券公司副总裁。表面上说是赵大建到华夏证券公司“协助”邵淳工作,实际上是上级在给华夏证券公司“掺沙子”。早在1999年初,邵淳就得到消息,证监会有关领导想把邵淳换掉。华夏证券公司有个女员工,和证监会的人比较熟。有一天,她慌慌张张地对邵淳说:邵总,我有重要的事情向你汇报!原来,头天晚上她和证监会的几个人一起吃饭,其中有证监会主席的秘书。席间说起证券界的情况,有人说到邵淳。据证监会某领导说,邵淳不买他们的账(其实是邵淳不拍他们的马屁),要把他换掉。邵淳听了女员工的话,哈哈笑道:“哎呀,我干的也不是什么好差事,快点来换!我正累得要命,烦死了,不想干了!”过了几个月,证监会就派来了准备接替他的人--赵大建。后来华夏证券公司的倒闭,就是从这个时候埋下的隐患。1999年11月,上级调查组对邵淳的调查基本结束,没有查出邵淳什么问题,倒是对邵淳的优秀品质有了更多的了解。比如公司分房子,邵淳第一步先分业务骨干(当时各证券公司互相挖人,把业务骨干放在第一位是为了拴心留人),第二步再分中层领导,第三步才分公司副总,邵淳把自己放在最后。副总的房子是1.2万元/平方米,邵淳的房子是8000元/平方米,和业务骨干一样。房子的位置和建筑质量都不如副总。再比如发奖金,邵淳给下级定奖金标准,他自己只拿全公司的平均奖。他当时的工资不是年薪,是月薪,税前8000元,税后5600元。曾经有湖南一个分支机构的总经理,很神秘地提着一个密码箱走进邵淳办公室,把门反锁上,打开密码箱,里面全是现金,说是要给总公司领导发奖金。邵淳大怒:都是总公司领导给下级发奖金,哪有下级给领导发奖金的?这不是胡闹么?拿回去!邵淳认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邵淳派人一查,查出这个人很多问题,马上把他开掉了。这是华夏证券公司第一个被开除的分支机构总经理。还有福建的一个总经理,送给邵淳两条烟,邵淳转送给了他的司机。第二天,司机把烟退回来了。邵淳很奇怪,以前他经常把别人送的烟转送给司机,从没退回来过。这次是怎么了?司机说:邵总,你自己看吧!邵淳打开一看,烟盒里面装的是钱!邵淳对司机说:你给他寄回去。一定要通过邮局,要留收据。司机就把两条烟寄回去了。除此之外,邵淳还严格遵守国家规定,他的家人和家族都不做股票。他有一个观点:该赚的钱赚,不该赚的钱坚决不赚,一个共产党员,赚那种昧良心的钱,失党性,丢人格。我问邵淳为什么会这样?他说,与多年受党的教育有关,与常年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关。比如文天祥的《正气歌》,他年轻的时候可以全文背下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调查组这次来,也查出来一些问题:总公司有个基金部,他们居然有个1500万元的小金库(之前总公司发出的“110号文件”,主要是查下面,没有查总部);另外还查出一个副总经理有经济问题。上级调查组对邵淳的调查做出初步结论:举报信中所反映的个人经济问题并不存在,但作为董事长、总裁,“负有投资决策失误的责任”。这个结论对于邵淳来说,无疑是一种道德上的解脱。不犯“谋取个人私利”的错误,就是好干部。“决策失误”不属于品质问题,“失误”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涉及决策者的知识结构、对未来形势的判断能力,涉及国家政策的调整,乃至某些不可抗力,如亚洲金融危机,等等。调查组按照程序,将调查结论与邵淳见面。邵淳提出意见,并签了字。当时调查组提出,邵淳要尽快让出一个职务,不能董事长和总经理一肩挑。邵淳也表示同意。如果邵淳的事情到此为止,他还有“重出江湖”的希望。就在调查组准备宣布调查结果的时候,公司总经理助理罗××从背后捅了邵淳一刀,让邵淳的问题突然“升级”了。第十章(1)/7_Vszuo8hqfHBg1sfD0FUic8gdDsvuwA.png)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最新力作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未完待续)
前文回顾
1、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序
2、“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购买航母]第一章
3、“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购买航母] 第二章
4、“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 购买航母]第三章
5、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四章
6、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 · 购买航母] 第五章
7、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六章(1)
8、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六章(2)
9、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七章(1)
10、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七章(2)
11、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八章(1)
12、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八章(2)
13、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九章(1)
14、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九章(2)
第十章(1)/8_s71wveTHQOWw45kQ0XCTKGMaVQZF4Q.png)
作者简介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
第十章(1)/9_RqoFWooicOcgW6LiaWicFvIiaqAlFQ.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