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二章(1)

李忠效写瓦良格 听雪斋书馆 2020-01-23



第十 移交国家

 

 

就在“瓦良格”项目由“民间商业行为”变成“国家行为”的时候,德国评估公司对“瓦良格”所做的评估报告也出来了,3月下旬,乌克兰马什公司的萨沙将评估报告寄到香港达程有限公司,张勇按照协议,把余下的30多万美元评估费汇往乌克兰。

评估报告是按照国际惯例编写的,厚厚的一大本,装订很精致。根据评公司的严格评估,“瓦良格”当时的价值是2.8亿美金。

邵淳得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对张勇说:你为公司立功了!
华夏证券公司为“瓦良格”支付的经费,一共3.6亿多人民币,约合4400万美元(包括被徐增平挪用的1800万美元)。也就是说,船还没拖回来,身价就已经升值约两亿多美。虽然将其拖回来还要花钱,但是回来以后,可能还会升值。
 
200042日,张勇在深圳接到北京华夏证券公司负责人程炳仁的通知,要求他立即办理“瓦良格”号航母的船籍证。
船籍证是轮船在公海上航行必须携带的证件,由国际权威海事机构办理。去年10月下旬,张勇、戴岳和刘继从乌克兰回国以后,张勇即按照戴岳的吩咐,开始着手办理船籍证事宜。
按照国际惯例,船籍证可以选择任何一个国家进行注册,比如,香港某海运公司的船只,可以在巴拿马注册,也可以在希腊注册。张勇选择了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这是一个由几个小岛组成的北美洲国家,地处加勒比海,国土面积只有389平方公里,首都设在金斯敦。
由于该国的船务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一般国际上的特殊船只都在该国注册船籍证。为了使瓦良格能平安顺利归航,张勇在该国注册船籍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19991112日,瓦良格船籍证注册完毕,船主为香港汇中发展有限公司。现在要由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以澳门创律公司的名义进行运作,就必须把船籍证的船主变更为澳门创律公司。此事只能由具有香港身份的张勇办理。
张勇在深圳的事情还没结束,暂时无法离开,而北京又催得很急,为了加快办证时间,张勇让公司人员把瓦良格有关文件送到深圳,又把香港S.V.G”的陈主任请到深圳,双方在深圳办理船籍证的相关手续。
200045日,张勇又接到程炳仁通知: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要将全部有关“瓦良格”项目的文件和印章送交北京。
张勇立即从深圳赶回香港,整理与“瓦良格”项目有关的文件,然后带着文件和澳门创律公司的印章赶往北京。为此,华夏证券公司相关人员程炳仁、夏志良、邵淳、郝君还专门签署了一份《关于“瓦良格”文件调用和印章的调用》文件。夏志良和郝君当时是联合调查组成员。
200048日,北京市举行了一个“瓦良格”项目文件交接仪式,国防科工委主任刘积斌、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总经理黄平涛、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总工胡基政以及华夏证券的有关人员参加。程炳仁代表华夏证券公司将澳门创律公司所有与“瓦良格”相关的文件,包括购买合同、公司印章等,全部移交给中船重工集团公司,黄平涛代表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签收。
张勇没有参加正式的文件交接仪式,不过心里还是非常欣慰:“瓦良格”的全部资料都是从我手里交出去的,等于瓦良格交给国家了。自己忙了这么长时间,虽然个人没有获得什么经济效益,但是帮助国家把这个海军曾经想买却没有买成的航母买回来了,这也算是为国家做了一点贡献吧!
交出“瓦良格”文件之后,张勇得到来自香港“S.V.G”的消息:船籍证办好了。张勇拿到船籍后,亲自把它交给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总工兼军工局局长胡基政。胡基政告诉他,在香港打电话要注意别被人窃听,发传真不能明发,通话必须先约定时间。
程炳仁也向张勇交代说:你不要叫别人参与这个事,你和国防科工委保持“单线联系”。以后我们也不问了,没有什么事,就不用来华夏汇报了。该跟我汇报的,你来北京我给你安排酒店住下来,管吃管住。
张勇说:我已经把有关‘瓦良格’的文件资料都交出去了,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事情找我了。
其实,有关“瓦良格”的事情还很多,不像张勇想象的那么简单。
2000514日晚,张勇接到通知,让他尽快赶到澳门某某大律师楼去,有重要文件要办。15日一大早,他就从香港乘坐飞翼艇赶到澳门,见到从北京来的一个叫××的人,对方自称是华夏证券公司总裁助理。××告诉张勇,马上以“以澳门创律公司的名义给胡基政和牟安成两位先生做一份法律大授权书”。
张勇此前只是听说过××,在吴宇被“双规”以后,华夏证券公司曾通知他,由××出任香港达程投资公司董事长,但他们从来没见过面。张勇给胡基政打电话核实此事,得到确认后,他便在澳门的律师楼办理了一份《授权书》:

 

签署人声明如下:
现透过本公证文件,代表公司委托胡基政先生及牟安成先生作为公司代理人,……全权代表公司负责办理与“瓦良格”号船有关的全部事宜。
授权人:××、张勇(签名)
公证员:赵鲁(签名)
 
为何大授权书要张勇去办,并要他签字?因为他一直是澳门创律公司80%大股东华夏证券公司的代表,律师文件说他“有资格和足够的权力代表公司做出此行为”。
张勇办完这件事,感到很兴奋,甚至有些自豪:“瓦良格”交给国家的授权书是我办的!是我代表澳门创律公司授的权!

 


 

  华夏证券公司把“瓦良格”项目交给国家以后,一晃就过去了两年。这两年间,又发生了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我将在本书的“下部”详细介绍

2002220日,“瓦良格”拖带船队进入中国领海。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军工局副局长牟安成给邵淳打电话,预计“瓦良格”在月底之前到达大连港,邀请邵淳到大连去看“瓦良格”。邵淳非常高兴,带着夫人和秘书从北京开车去大连。

228日,“瓦良格”到达大连港外锚区,由于天气的原因,不能进港。邵淳每天让司机开车到海边去看海,海上大雾弥漫,什么也看不见。历经磨难的“瓦良格”,终于拖回来了,却迟迟不肯撩开神秘的面纱。

33日早晨,天终于晴了,邵淳一大早就赶到大连港码头。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派了一个摄影师,来给“瓦良格”拍录像,大连造船厂给摄影师派了一条拖船,邵淳就跟着这条拖船,来到大连港外的三山岛锚地。远远地看到瓦良格的身影,邵淳的心里便开始翻腾。19987月初次接触“瓦良格”项目至今,魂牵梦萦将近年,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它的真面目。自从他被徐增平拉上了瓦良格这艘战船,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开始是操心、牵挂与徐增平周旋,直至最后获得航母的80%股权;接着是被停职、被审查、被边缘化。现在瓦良格终于回来了,终于可以为他的侠肝义胆之举正名了,这怎能让邵淳不激动呢?

拖船在急速前进,距离航母渐渐地近了,航母的体积也在邵淳的眼中渐渐地变大,最后整个挡住了邵淳的视野。

巨大的“瓦良格”就像一座山似的耸立在邵淳面前。拖船围着锈迹斑斑的航母转了好几圈儿。看这个远道而来的庞然大物,邵淳心中感慨万千。他在“瓦良格”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情感,也因此受尽了磨难。现在,邵淳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虽然暂时还不知道它将来能干什么用,但它毕竟回来了,有了这个大家伙,起码华夏证券公司为之投入的资金就不会“打水漂”了。就是卖废钢铁也不至于亏本儿啊!更何况它还有四台主机,那四台主机就值8000万美元呢!
这时,他心中油然升起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豪气:我邵淳这一辈子,能与这么一个大家伙产生交集,也是一种独特的不可多得的人生经历啊!
一条船拉来很多人,是海关、边防、防疫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费力地从航母的尾部用软梯往上爬。有人问邵淳:要不要上船去看看?
邵淳说:那么老高,我可爬不上去。
于是错过了一次上船看看的机会。

中午,历经坎坷的“瓦良格”号航母终于靠上大连港码头,邵淳本来想登船看看,但是大连港的海关、边防、检疫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登船检验,负责管理该船的大连造船厂副厂长唐士源忙得焦头烂额,暂时谢绝其他人参观,他只好退避三舍,准备以后再找机会,但是后来就一直没有再去了。

 

在大连等待“瓦良格”归来的一周时间里,邵淳了解到,大连造船厂和大连市为迎接“瓦良格”的到来,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意识到,这条船,交给“国家操作是最好的结局,如果是公司操作,别说开不回来,就是开回来了,连个停靠的地方都没有。徐增平原来说要停靠在澳门港,那就更不可能了,澳门港的水深只有6米,而“瓦良格”的吃水是10米,除非专门给它另挖一条航道。这些都不是一个小公司可以做到的啊!

 

“瓦良格”虽然拖回来了,并且已经交给了国家,按说不会再有邵淳什么事了,但是在国家准备收购“瓦良格”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波折。

原来,邵淳被撤职以后,华夏证券公司在赵大建领导下,不断出现经营失误,公司形势每况愈下,已经接近破产的边缘20015月,周济普接替赵大建出任华夏证券公司董事长。不久,“瓦良格”被“国家队”拖回来了,周济普在清理隆泰源公司的账目,趁机把一大批与“瓦良格”项目无关的票据都装了进去。

为“瓦良格”项目算账,一共搞了两次,第一次是2002年,“瓦良格”刚刚拖回来不久。北京市“瓦良格”项目处置领导小组想了解一下该项目的支出情况;第二次是2004年初,国家准备收购“瓦良格”的时候。

2002年春,北京市“瓦良格”项目处置领导小组收到华夏证券公司送来的账目,没有人说得清楚那些账目是怎么回事,怎么办?有人提出,请邵淳和吴宇“出山”。“解铃还需系铃人”嘛!

华夏证券公司(隆泰源公司)在“瓦良格”项目上的投资虽然数额巨大,但是比较简单,很容易梳理清楚。邵淳带领吴宇,把几笔大的款项一拢,就把账目理清了。

但是在2004年春,国家准备收购“瓦良格”的时候,华夏证券公司迟迟拿不出“瓦良格”的账目。国家负责牵头此事的国防科工委对周济普的工作很不满意,建议北京市把周济普换掉。不久,黎晓宏出任华夏证券公司董事长。

后来“瓦良格”项目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家评估公司最后出的评估报告是3.6亿人民币。华夏证券公司出了多少钱,就给华夏证券公司补多少钱。

华夏证券公司新任董事长黎晓宏对邵淳说:老邵,上面只能给3.6个亿。

邵淳一听就急了:那不行!凭什么呀?

黎晓宏说:凭××事务所的评估报告啊!

邵淳问:这个事务所是谁聘的?

黎晓宏说:上面指定,咱们掏钱聘的。

邵淳说:既然是华夏证券公司聘的就好办了,建议你把他辞了,不用他了。我们另找一家,找谁都行。

华夏证券公司另找了北京另一家评估公司。第一次见面,是邵淳去和他们谈的,主要目的是想让他们了解“瓦良格”是一条什么样的船。

邵淳说:这个船,德国一家船务公司有一个评估报告,是2.8亿美元,这个评估是客观的。这个船有3万多吨废钢铁,有2700吨钛合金。我3万吨钢铁不算钱,技术含量不算钱,就算2700吨钛合金值多少钱。如果用钛合金做眼镜框,8克是2000元,10克是3000元,2700吨是多少钱?我把废钢铁当拆船费和做眼镜的加工费,2700吨钛合金起码十几个亿。

邵淳的一番话,使在场的人都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邵淳接着说:这些钛合金是从哪里来的呢?船上有8台锅炉,4台主机,还有两个声纳罩,都是钛合金的,加起来就是2700吨。买船的清单上有这些东西,是没有被拆掉的。这种钛合金装备,是美国和法国的航母上都没有的。船上还有一些金、银、铜等金属,就不算了。你们说,这条船值多少钱吧!

邵淳说这些的目的,不是让人家按着他的算法对航母进行评估,人家也不会这么做,他只是想告诉他们,别小看了这条船。

据吴宇介绍,当时的评估方法有三种:一是造一个航母需要多少钱,二是废钢铁值多少钱,三是投资成本是多少,这其中包括:本金+利息成本+融资成本+适当利润(通常是5%)。

评估公司依据第三种方法进行评估,最后的评估结果是8.78亿元人民币。国家采纳了这个评估意见。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最新力作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未完待续)



前文回顾 

 

1、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序

2、“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购买航母]第一章

3、“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购买航母] 第二章

4、“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 购买航母]第三章

5、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四章

6、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 · 购买航母] 第五章

7、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六章(1)

8、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六章(2)

9、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七章(1)

10、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七章(2)

11、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八章(1)

12、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八章(2)

13、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九章(1)

14、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九章(2)

15、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章(1)

16、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章(2)

17、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章(3)

18、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一章(1)

19、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一章(2)


作者简介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