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四章(2)

李忠效写瓦良格 听雪斋书馆 2020-01-29



第十 合力共振


 

  在瓦良格项目的运作过程中,邵淳和高增厦担任并列组长的联合领导小组,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联合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6个月的时间里,瓦良格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成绩有如下几项:

一、委派华夏证券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港达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负责徐增平催要瓦良格项目文件和澳门创律公司的印章。

二、委派东方汇中公司总经理戴岳和张勇一起到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弄清徐增平在瓦良格项目上到底还欠对方多少钱。并到土耳其联系过海峡事宜。

三、委派张勇在澳门律师楼召开澳门创律公司董事会,改组公司领导班子,将徐增平降职为普通经理;随后又在澳门律师楼召开股东大会,撤销徐增平一切职务。

四、委派张勇付清澳门创律公司在瓦良格项目上的所有欠款(包括滞纳金、靠港费等)。

五、委派戴岳、张勇代表澳门创律公司与黑海造船厂签订正式购船合同,获得船主证、造船证等十多份法律文件,将瓦良格的所属权转为华夏证券公司控股80%的澳门创律公司。

六、委派张勇到乌克兰联系国际船务评估公司,对瓦良格的价格进行评估。2000318日出炉的评估报告显示,瓦良格的价值为2.8亿美元。

七、将瓦良格号航母给国家。

邵淳认为,东方汇中公司和香港达程公司在联合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从19995月正式开始工作,到19991024日签订正式协议,获得船主证、造船证等法律文件,这6个月的工作效率,远远超过徐增平之前一年多(19983月至19994月)的效率。

邵淳强调,由华夏证券公司和东方汇中公司成立的瓦良格项目联合领导小组存续的时间不长,发挥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我写此书,既是写报告文学,也是写“瓦良格”的历史。作为历史,邵淳建议我将与“瓦良格”项目有关的××也写上一笔。

邵淳说,自“台湾公司”事件之后,他和××一直保持联系。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接手“瓦良格”项目之后,××曾参与其中做了一些工作。邵淳认为,××的出现,使困难重重的“瓦良格”项目出现了重大转折,应记一功。尽管后来“瓦良格”归航的过程也很坎坷,但因为有了“国家队”的参与,“瓦良格”毕竟有了善终。

 

作为历史,陆昆来和×也应该记录下来,如果没有他们,“瓦良格”项目也不会传到邵淳的手里。

陆昆来在泰信达公司只负责在“瓦良格”项目上与徐增平保持联络。后来因为他参与了×和吴巍的争斗,站在×一边,企图把吴巍挤走,与吴巍的关系也很紧张。在泰信达公司脱离“瓦良格”项目之后,×被吴巍赶出泰信达公司,他也离开了,不知所终。

在吴宇担任董事长的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没有获得澳门创律公司49%股份之前,邵淳要求×予以配合,待落实了80%股份之后,×就彻底离开了“瓦良格”项目,到别处“云游”去了。他私存到个人名下的公款,以及他那套花700多万买的房子,都被华夏证券公司收了回来。

 

顺便说一句,在我写作此书期间,2015年9月28日,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民族证券前董事长赵大建“失联”,20亿款项不知去向》。

消息称:据了解,2014年9月至12月期间,民族证券分七笔累计将20.5亿元自有资金投向单一。并在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的月度《证券公司综合监管报表》及2014年年度报告中,将上述投资计入银行存款,导致报送月度报表和年度报告有误。此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相关规定。

另有消息称:2015年9月27日,方正证券发布重大事项公告称,民族证券自2015年9月22日起无法联系到赵大建。

笔者不关心赵大建“失联”不“失联”,只想就他在“瓦良格”项目问题上的表现说一句“公道话”,由于他的“告密”,使得国务院总理都知道了“瓦良格”的情况,也为日后总理批示不惜代价要把“瓦良格”拉回来做了铺垫。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也算是“有功”。

 

还有一个在本书中出场不多的人物××,他本是邵淳的助理,后来在邵淳失势的时候“反戈一击”,投靠了赵大建,并把“瓦良格”项目的秘密交给了赵大建,赵大建用“瓦良格”项目做“炮弹”,把邵淳轰下了台。

据说,××后来离开了华夏证券公司,在香港因为强奸妓女被判刑。我到网上查到有关资料,确实如此。

不管怎么说,正是由于×ד背叛”,在把邵淳推向绝境的同时,也把“瓦良格”项目推到了国家上层领导的案头,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和赵大建一样,也算是“有功”。

世界上很多大的事件,并不是哪个人靠一己之力搞成的,而是依靠历史的合力。历史的合力是一种无法估量的力量,无法预测,无法掌握,和共振一样神秘莫测,既有偶然性,也由必然性。

邵淳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特别强调:参与“瓦良格”号航母这个项目的人很多,拖的时间也很长,这是个很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中间没有哪个环节都不行。有的人有私心,想借此机会弄点钱,或者想借这个事整人,都可以理解。

是啊!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什么人没有呢?好事并不一定都是好人干成的。

 


 

下面需要澄清几个问题:
一、关于购买“瓦良格”是不是政府行为的问题。
瓦良格来中国的旅程一波三折,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军方操作阶段,自19923月至199510月;第二个阶段是民间操作阶段,自19984月至20003月;第三个阶段是国家操作阶段,自20004月至20023月。
第一个阶段可以略去不说。
阶段属于民间操作,是本书上部着重表现的内容。
从香港创律公司的徐增平到乌克兰去投标,再到东方汇中公司的刘兴元和戴岳准备把“瓦良格”抵押给台湾公司,都属于民间行为。尽管动用了国有企业华夏证券公司的钱,那也是企业行为,而非政府行为否则领导人也不会闻知此事后震怒,郑重批示“胆大妄为,严肃查处,以正国法,以儆效尤”了。在邵淳被撤职查处以后,承办此事的东方汇中公司面临没有资金来源的情况,不得不“另辟蹊径”到处融资,甚至和台湾公司搭上了。
阶段属于政府行为了。是本书下部着重表现的内容是政府行为的这个阶段。
国家高层得知大陆公司要把航母抵押台湾公司,决定政府出面,不惜代价,把航母弄回来。
当初政府决定接手“瓦良格”,并不是要把它建成航母,只是不想让它落入“台湾公司”之手。20023月,中船重工公司历经磨难把“瓦良格”拖回来以后,又在大连港码头上停靠了两年多,直到20048月,中央政府决定将其续建为航母试验练习舰。这个过程充分证明,“瓦良格”来中国,其中充满了偶然因素,并非是中国政府因为要把它建成航母才弄回来的。
、关于华夏证券公司买“瓦良格”的钱,是不是动用了“股民保证金”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在书中通过人物对话已经阐明,为了澄清事实,这里再强调说明一下。
首先,华夏证券公司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证券公司,下属子公司中有一个投资公司,“瓦良格”项目的投资主体并不是华夏证券公司母公司,而是其子公司--海南隆泰源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公司投资买航母,属于正常的投资业务,并不违规。
其次,隆泰源公司投到“瓦良格”项目上钱,并不是母公司华夏证券公司出的,而是从自营的利润中出了一部分,又从其企业融资了一部分,其中有中石化公司的一笔,有丰台农信社的一笔。从丰台农信社融到的不是现金,是国债,吴宇通过他和吴巍的资本运作能力,将其变现,用在了“瓦良格”项目上。
第三,邵淳作为华夏证券公司的老板,他知道什么钱可以动,什么钱不能动。后来华夏证券倒闭了,有人说是因为邵淳买航母才倒闭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是赵大建担任华夏证券主要领导人期间经营不善,导致公司损失30多亿人民币,把华夏证券拖入了无法自拔的泥潭。最后,还是在国家收购“瓦良格”后,用“瓦良格”获得的利润,支撑公司苟延残喘了一年多。华夏证券公司是毁在赵大建的手上,不是毁在邵淳的手上。如果说邵淳有什么责任的话,就是他因为参与“瓦良格”项目被撤职,不能继续为华夏证券公司掌舵,而让赵大建有了上位的机会。但是这个责任不能由邵淳来负,应由将邵淳撤职的人来负。
我对邵淳说过这样的话:你不参与买航母,可能中国到现在还不会有航母;你不参与买航母,你只是一个在中国证券届有点名气的公司老板而已,只能在《中国证券史》留下一个名字;你买了航母,你就是“航母功臣”、“民族英雄”,会在《中国证券史》和《中国航母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不管你吃了多少苦,人生有此“壮举”,值了!
、关于网友对邵淳“胆大妄为”的评论问题。
我在网上看到不少网友对领导批示邵淳“胆大妄为”的评论,说什么的都有,很多评论是不负责任的。
当时正处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国务院领导主抓国家经济大事,一个国企老板、证券公司经理,拿3.6亿人民币去买航母,这不是一般的“违规经营”,是拿着国家的钱去碰很多人敏感的神经,这不是“胆大妄为”是什么?
对历史事件,要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不能简单地同后来发生的事去否定前面发生的事。
证券公司买航母,史无前例,绝无仅有。后来,“瓦良格”被派上了大用场。但是,并不能因为后来结果发生了变化,就把历史颠倒过来说。
纵观人类发展史,你会发现,一切革命都是从“违法”开始的。
守法还是违法,就看你站在哪个角度上说了。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违反当时政府法令的叫违法,推翻当时政府的是革命。中国的航母问题比较特殊,没有法令,胜似法令,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其中有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少将李树文和海军政治部研究室研究员、海军大校吴纯光,前者被正式免职,后者被“冷藏”,具体缘由就不在这里细说了。也许在多年以后再版此书时我会细说。
四、关于为什么国家没有对瓦良格项目发布权威信息的问题。
20176月,我和福州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康延平陆续在网上发布了一些有关瓦良格的信息,在此之前,见诸媒体的这方面信息,多出自徐增平一方,有人问我:为什么国家有关部门不出来做权威发布呢?中国早就开始实行发言人制度了啊!
关于这个问题,我来做一点解释。
第一航母工程曾是绝密工程,中央要求只干不说
200233日,历经磨难的瓦良格号航母靠上大连港码头,当时并不知道这条船将要干什么用。20048月,国家终于确定要将瓦良格续建为航母。当时对于航母工程,中央要求只干不说,因此凡是与航母相关的信息,曾被定为绝密。在这种情况下,体制内的人员,都对瓦良格三缄其口。
第二瓦良格项目背景复杂,能说清此事的人不多
尽管体制内的人员严格保密,但是随着航母工程的开工,该工程引起外界的关注,徐增平趁机进行炒作,目的是为了向国家要钱,向不明真相的人借钱。由于最早的知情人贺鹏飞和姬胜德一个去世,一个被捕,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此事的原委,最后形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第三事件涉及部门太多,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应对
按说,航母归海军使用,有关航母历史的问题应该由海军管。可海军对瓦良格的情况并不了解,也没人负责介绍,就连辽宁舰的宣传片都受到徐增平的误导,瓦良格离开黑海造船厂的时间搞错了。当初国家负责将瓦良格从乌克兰拖回来的牵头单位是国防科工委,当时的主任刘积斌因病去世,后来的两位主任调到外省任职,2008年,国防科工委降格为国防科工局,划归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当年参加瓦良格项目的人也大都退休,因此就没有熟悉情况的人来处理此事了。

如果不是海军派我采写辽宁舰报告文学,无意中了解到瓦良格来中国的隐秘内情,我也不会来管这件事。我是凭着一个海军作家的责任感、使命感,花费几年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才基本弄清这段历史真伪的。不然等到那些当事人一个个离去,也许真的就没有人能把这段历史说清楚了。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最新力作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未完待续)



前文回顾 

 

1、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序

2、“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购买航母]第一章

3、“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购买航母] 第二章

4、“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 购买航母]第三章

5、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四章

6、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 · 购买航母] 第五章

7、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六章(1)

8、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六章(2)

9、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七章(1)

10、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七章(2)

11、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八章(1)

12、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八章(2)

13、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九章(1)

14、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九章(2)

15、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章(1)

16、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章(2)

17、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章(3)

18、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一章(1)

19、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一章(2)

20、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二章(1)

21、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二章(2)

22、"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三章(1)

23、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三章(2)

24、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四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