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四章(3)

李忠效写瓦良格 听雪斋书馆 2020-01-30



第十 合力共振


 

最后再来说说徐增平。

实际上,徐增平就是一个商人。在商言商无可非议,没必要把自己打扮得花里胡哨,媒体也没必要跟着起哄,把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桂冠戴在他的头上。他如果真的爱国,就应该早点把航母弄回来,而不是把买航母的钱挪用去还债、买豪宅了他如果真要把航母献给国家,就不会到处找关系向国家要更多的钱了从徐增平的表现来看,在国家与豪宅之,他更爱豪宅。据邵淳说,徐增平不承认把钱买豪宅了,那么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把钱汇到乌克兰,汇到哪里去了?巨款“失踪”的时间恰巧又与买豪宅的时间重叠,这又怎么解释?

徐增平花2.2亿元港币购买“港版凡尔赛宫”之举,用现在的流行说法,就是典型的“土豪”做派,只不过那时还没流行“土豪”这个词而已。

徐增平到处散布说他为购买航母花了1.2亿美元,负债累累,倾家荡产,被迫出让股权,被迫出售豪宅,国家不给他钱。因此满腹牢骚,似乎充满委屈。如果事实真如他说的那样,那么,如果有人愿意帮他找回公道,他应该配合支持才是,而他却刻意回避,这就有点让人看不懂他的心思了。

原中央军委办公厅法律局大校律师王新建多年前在广州军区法院工作,他有一个当时的同事,现在是徐增平的法律顾问。有一次王新建对老同事说:关于瓦良格的事情,社会上说法很多,徐增平说国家亏了他,别人还给他抹黑,咱们能不能搞一个专家论证会,把各方的代表都请来,把律师和公证员都请来,好好论证一下?西方国家经常这样做,这种方式我们也可以借鉴。假话说得再好,总会有漏洞的。大家手里都有证据,谁说谎当场就会被戳穿。论证会之前,可以开个闭门小会,把程序、规则确定下来,然后再开正式的论证会。你看怎么样?

徐增平的法律顾问说:我以前跟他(徐增平)说过,他说不想惹事,让他们说去吧!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说,有损你的声誉嘛!他说,损啥损?这个事中央领导都知道,是我买的!我说,你得正名啊!他说,你放心,那些诋毁我的人,让他去跳吧!最后都得进监狱!

由此看来,徐增平是个很有自信的人。只是不知道他的这种自信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徐增平打着购买航母的旗号,骗了很多人的钱。当人家上门要债的时候,他就拿瓦良格做挡箭牌:你的钱我买航母了,国家不给我钱,我有什么办法?

一个香港黑社会老大借给徐增平5000万港币,到期不还,黑社会老大把徐增平告上法庭。一位香港律师受聘为徐增平打官司。事后他对别人说:从未见过这样的人,欠了债还那么凶!黑社会老大也不怕。他(徐增平)公开说:你要钱,没有!我买航空母舰,钱已经用了。要钱你向国家要。要不就等国家给我钱了,我一分不少还给你。你要等得下,就再借1500万,不然我破产了,你×毛都拿不到!律师哈哈笑道:欠钱还理直气壮,一点都不脸红。那黑社会老大真又借给他500万!

徐增平一直对外宣称国家收购瓦良格号航母没有给他钱,等于是说国家了他的航母,这是抹黑、诋毁国家啊!

本书在《移交国家》一章中曾经写到,国家早在2004年收购瓦良格号航母时,一共支付了8.78亿元人民币,华夏证券公司扣除徐增平的欠款和利息,按照持股比例,分给徐增平和庄立祥1.2亿元人民币,徐增平嫌少,迟迟没有取走,这笔钱一直趴在北京一个“影子公司”的账户上。

没有人说得清楚徐增平在“瓦良格”项目上具体花了多少钱,赚了多少钱,不过我们可以推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字。他花的钱,有数的是那个200万美元的订金,再加上其它零散的开销,也就几百万美元吧!赚的钱,光是从华夏证券这方面,起码就3亿元人民币。应该说,在“瓦良格”这个项目上,他是一个大赢家,不但大赚了一把有形资产,还大赚了一把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为他带来的经济效益无法估量了。

从国家收购瓦良格现在10年过去了,徐增平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到处找人拉关系,想和国家要更多的钱,最后搞得大家都烦他了。熟悉情况的总参某部原局长顾国强3年前曾给徐增平发短信说:

 

徐老板:您好!

你还不明白国家为什么不给你结算吗?到处找关系十几年了,劳命又伤财,有用吗?2004年下半年的文件已判定性,谁都翻不了的!要想说得国家了解实情,只有一个团队团结一致,把全过程讲清才能还历史本来面目,不要再托什么“关系”了,白费力!十几年了所有人都找了,还找有用吗?应该醒醒!

我上述说话很不好听,但是一位真诚朋友的大实话!

不当之处望谅解!多多保重身体!

                  老友顾国强

 

网上关于徐增平的消息很多,除了他的声音,别的声音很少。一些媒体不明真相,纷纷把美丽的桂冠戴到徐增平的头上,有些赞歌唱得完全背离事实。

看看那些肉麻的标题吧!

“我只有一件事高调,爱国!”——访香港创律集团董事局主席徐增平》

《军迷盛赞“红色资本家”徐增平》

“瓦良格”的再生父母徐增平》

徐增平表示购买前苏联航空母舰服务国家

《他因爱国,送祖国一艘航母――辽宁号“来华”过程揭秘》

……

不知是徐增平在美化自己,还是媒体在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强加到了徐增平的头上。当大家看过本“瓦良格”来中国的真相披露,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我在网上看到一篇评论《瓦良格迷局》的文章,有一段话我很欣赏:“市场就是一个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不能全力向前,也不能全身而退。赢得了金钱,赢不了名声;赢得了名声,赢不了人心;赢得了人心,赢不了自己。”

这段话本来是用来评论周济谱的,我倒是觉得,用来评论徐增平也比较恰当。

 
以我对“瓦良格”项目的调查了解,在民间操作阶段,除了贺鹏飞等策划人员,徐增平、邵淳的贡献最大
徐增平的贡献有两点:一是参加投标并中标;二是把邵淳骗了进来。
邵淳的贡献有三点:一是给徐增平钱;二是把徐增平从瓦良格项目踢出去;三是在台湾公司出现后,及时上报中央。这三点,都是关系到瓦良格项目命运的转折。尽管台湾公司事件很可能是一场乌龙,但是结果却是大家愿意接受的。如果没有国家接手瓦良格项目,单是一个企业或者几个企业在那里折腾,不知还要出多少问题。

徐增平、李×、邵淳、吴巍、吴宇、张勇、戴岳等人,本来他们可以联手演绎一段航母佳话,按照时下流行的说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该多好!可惜,徐增平、李×等人商人气息太重,忘记了初心,忘记了使命,毁掉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吴宇对徐增平在“瓦良格”项目上的表现,归纳为三句话:起头有他、私心太重、漫天要价。

“起头有他”,不需多说。

“私心太重”,是说他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私自挪用买航母的专款,一会儿买房,一会儿还债,很多配套工作不能落实,延误了“瓦良格”归航的日期,也给邵淳等人带来了麻烦。

“漫天要价”,是指在航母被拖到大连以后,在国家准备收购的时候,他要敲国家的“竹杠”,居然开价4亿美元,阻碍航母正常移交国家。

吴宇对徐增平的评价,无疑是准确的。

“瓦良格”项目上,让徐增平、吴巍、邵淳、吴宇、张勇、戴岳等人误打误撞,最后搞出了一场“航母革命”。特别是邵淳,作为“体制内”的官员,被上级认定属于“违规、违法”,并将其停职接受调查,仅从这一点来说,他比徐增平和张勇所承受的压力更大他是这场“航母革命”的主力,如果论功行赏,他的功劳最大。当然,这是“航母革命”成功之后的说法。这就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如果最后没有取得成功,那么,在国民党编写的历史上,共产党永远是“共匪”。

站在历史的角度,回首审视“瓦良格”项目,高级领导也有局限性,且不说中国要不要搞航母这个大问题,只说对邵淳“胆大妄为”问题的认识,国务院领导就稍微有些主观武断,他说:一个证券公司,买什么航空母舰?肯定个人有好处,10%这是国际惯例啊!

调查结果证明,邵淳还真没有按“国际惯例”从中谋得个人好处。不但没有得到好处,还把自己的政治前途搭进去,断送掉了。

如此看来,邵淳这个人还真有点与众不同。就凭这一点,他应该被写进《中国证券史》和《中国航母史》。

(上部完)



关于《“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一书连载情况的说明
 
各位读者:春节好!

2020年新年伊始,我的长篇报告文学《“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在“听雪斋书馆”公众号上连载,受到众多读者朋友的赞誉。他们认为,多年来关于中国航母“辽宁舰”的历史,众说纷纭,十分混乱,此书厘清了这段历史,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值得点赞。很多人询问到哪里可以买到此书,在此,需要和大家说明一下关于此书的一些情况,并向关心我的朋友表示谢意。

 
  一、此书尚未正式出版
  自2017年开始,本书的部分章节先后在《北京文学》、《解放军文艺》、《人物传记》等刊物上发表,社会反响较好。2017年发表在《北京文学》第十期上的《一个中国公民的航母梦》,曾被《中华文学选刊》转载,并被收入中国作家协会编选的《2017年中国报告文学选》。但是,此书的出版在多家出版社遇到“阻力”,书稿内容编辑们都说好,但是总编辑们都提出,要我出具一份权威部门的审稿证明,而此书的内容复杂,涉及的范围广,没有一个单位的某个人比我更了解情况,特别是海军机关,他们只了解“辽宁舰”,不了解“瓦良格”。所以,我无法提供这个审稿证明,出版社只好放弃。这期间,媒体仍在继续炒作“徐增平为买航母倾家荡产,把航母免费送给国家,没有拿到国家一分钱”的故事。后来,邵淳的一位非常仗义的朋友挺身而出,认为不能继续由着这帮人胡说八道,毅然出资十余万人民币,赞助出版了该书,而且是彩色印刷,免费赠送国家机关、部队机关的领导和媒体朋友,目的是不让更多人上当受骗。
  从已经看到此书的有关领导反馈的情况来看,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很多人给予该书很高的赞誉,认为是为中国航母历史正本清源的力作。目前已有出版社表示愿意正式出版该书。故此,书稿“上部”连载结束之后,将跳过“下部”,连载附录和后记部分,给正式出版时留有部分“新鲜感”的空间。
 
  二、感谢朋友对我的关心
  看过《“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一书的朋友,以及看了“听雪斋书馆”公众号连载此书的朋友,很多人提醒我:此书披露的内容,除了揭穿了某些人的谎言,也断了人家的财路,他本人或者他的朋友,可能会迁怒于你,出门要格外小心。我的态度是:我从50年前当兵那天起,就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如今,对于一个海军老兵来说,来自任何方面的危险,我都会坦然面对。在决定写这本书之前,我就有这个思想准备,不然我就不会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了。2020年,我已经65岁,对于任何事,真的是无所谓了。在此,我要向关心我爱护我的朋友表示感谢,并公开交代一句:我没有忧郁症,没有绝症,我身体健康,精神乐观向上,有人说我的寿命会很长。如果我有什么飞来横祸,那一定是你们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你们不会无动于衷的。那我还畏惧什么?
 
  三、正本清源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有朋友指出,我在《“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一书中,语言比较情绪化,有些措辞比较激烈,我承认,确实如此。早在2013年初,接受海军首长交给我写“辽宁舰”报告文学任务的时候,我58岁,还有点“愤青”余热,时过多年,我的性情变得温和多了,如果我重新来写这段历史,会是另外一种语气和手法。但是既然已经成书,我也不想再去改了。因为我语气再温和,也不会改变揭露事实真相的本质,该得罪的人还是会得罪,我又何必去费那个事呢?

我写此书的目的,就是“不能让某些人把中国航母的历史搞乱了”。航母历史正本清源,是我作为海军作家的责任和使命。我也可以不这样做,但那就不是我了。

    李忠效
          2020.01.29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最新力作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未完待续)


前文回顾 

 

1、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序

2、“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购买航母]第一章

3、“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购买航母] 第二章

4、“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 购买航母]第三章

5、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四章

6、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 · 购买航母] 第五章

7、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六章(1)

8、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六章(2)

9、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七章(1)

10、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七章(2)

11、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八章(1)

12、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八章(2)

13、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九章(1)

14、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九章(2)

15、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章(1)

16、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章(2)

17、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章(3)

18、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一章(1)

19、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一章(2)

20、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二章(1)

21、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二章(2)

22、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三章(1)

23、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三章(2)

24、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四章(1)

25、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四章(2)

作者简介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