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06baOH91dwTAWnI5QIujp9OhQzBibw.gif)
/2_UefUlkhc9Jj4NAcATaGgSIPNwFI7lA.png)
附录二:
纠正媒体在“瓦良格”报道中的错误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香港和山东(徐增平家乡)的媒体发表了很多介绍徐增平购买航母“光辉事迹”的文章,无一例外,都说“瓦良格”号航母是徐增平买回来的,这里先晒一晒这些文章的标题:2011年9月30日《济南时报》:《徐增平:买回“瓦良格”的山东人》。2014年9月19日《威海日报》:《“我只有一件事高调,爱国!”──访香港创律集团董事局主席徐增平》。2015年1月20日香港《南华早报》:《购“瓦良格”秘辛:漫漫归家路漫漫偿债路》。2015年5月1日香港《南华早报》:《中国成功收购航母的“不幸功臣”--徐增平》。“瓦良格”号航母真是徐增平买回来的么?当然不是。他不过是参与过这个项目而已。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瓦良格”来中国的过程和与此有关的主要人员:购买航母阶段(1996年5月6日-2000年4月8日)。策划:海军副司令员贺鹏飞。他最早提出“请香港大老板把‘瓦良格’买回来”这个创意是在1996年5月8日,见证人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黄平涛、军工局局长胡基政。因为“香港大老板”都不愿参与此事,总参二部部长姬胜德就帮助贺鹏飞找到了愿意干的徐增平。出资:华夏证券公司子公司海南隆泰源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决策人:华夏证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邵淳。资金运作人:海南隆泰源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宇、北京泰信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巍。华夏证券公司共计出资3.6亿元人民币(约4400万美元)。购买“瓦良格”前期运作(1997年-1998年3月):澳门创律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增平。徐增平在贺鹏飞和姬胜德等人的支持下,到乌克兰参加“瓦良格”拍卖会,以2000万美元标的中标,并支付了200万美元订金。购买“瓦良格”中期运作(1998年3月-1999年7月):北京泰信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徐增平合作筹集资金。主要参与者:吴巍、邵淳、吴宇。1999年2月,邵淳发现徐增平私自挪用购船款1800万美元,1999年4月,逼迫徐增平出让澳门创律公司80%股权。吴巍在参与“瓦良格”项目和代表华夏证券公司与徐增平进行股权谈判(帮助华夏证券公司获得澳门创律公司80%股权)过程中贡献突出。购买“瓦良格”后期运作(1999年7月-2000年3月):华夏证券公司和北京东方汇中投资有限公司。主要参与者:邵淳、吴宇,东方汇中公司董事长高增厦、副董事长王广平、总经理戴岳、法律顾问刘继,香港达程有限公司(华夏证券公司子公司)总经理张勇。1999年8月,徐增平被驱逐出局。从此徐增平再没有染指“瓦良格”项目。1999年10月24日,戴岳和张勇代表中方与乌克兰黑海造船厂签订正式购买合同,获得船主证、造船证等10余份法律文件。“瓦良格”正式易主,产权归中国公司所有。随后,张勇和刘继还在办理船籍证、办理航母评估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拖带航母阶段(2000年4月8日-2002年3月3日)。 具体领导:国务院办公厅。具体参与者:秘书长王忠禹,副秘书长马凯、尤权。 牵头单位:国防工委。具体参与者:主任刘积斌,副主任张广钦,办公厅主任马鸿琳。 实施单位: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交通部。主要参与者:(中船重工方面)中船重工总经理黄平涛,总工兼军工局局长胡基政,副局长牟安成,大连造船厂副厂长唐士源,701所毛震亚,714所华寅生等20余人;(交通部方面)交通部副部长洪善祥,救捞局局长宋家慧,中远公司陈忠、陈文忠等近20人。从2000年3月中旬国家接手“瓦良格”项目,到2002年3月3日“瓦良格”靠上大连港码头,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国务院多次开会研究部署工作。国家高层批示100余次,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亲自主持召开会议17次,国家部委十几个单位参与此事。王忠禹说,国务院为一个项目开这么多会,以前从未有过。徐增平通过媒体宣传“瓦良格”项目是他一人所为,完全是贪天功为己有。
/3_Vszuo8hqfHBg1sfD0FUic8gdDsvuwA.png)
二、关于“徐增平是与乌克兰当局签署合约的唯一一人”的问题
2015年5月1日《南华早报》发表的《中国成功收购航母的“不幸功臣”--徐增平》一文说:“徐增平的贡献至今没有获得任何官方认可,国有媒体也从未厘清他与航母之间的关系。徐增平是与乌克兰当局签署合约的唯一一人,但目前尚未清楚他当时究竟如何将航母交给中国政府。”这段话一共有四个句子,第一句是事实,第三句是错的,第二句和第四句是矛盾的。先说第一句:“徐增平的贡献至今没有获得任何官方认可……”这说明,不管徐增平在媒体上怎样编故事,“官方”对他在“瓦良格”项目上的贡献是了解的。“官方”不出来就他的言论进行批驳,已经属于对他宽宏大量了。他还想得到怎样的“认可”呢?再说第三句:“徐增平是与乌克兰当局签署合约的唯一一人……”此言大谬!据笔者所知,围绕“瓦良格”项目,以澳门创律公司名义与乌克兰方面签订的各种协议有十几个,而这些协议大都是在徐增平被“踢”出澳门创律公司管理层之后,正式购买“瓦良格”合同是由戴岳和张勇签字的,拖航“瓦良格”合同是由胡基政和唐士源签字的。前期徐增平运作“瓦良格”项目阶段,澳门创律公司与乌克兰方面签署的只有“瓦良格”拍卖合同。据看过这个合同的唐士源等人说,在这个合同上签字的也不是徐增平本人,而是澳门创律公司的代表。就连拍卖合同都不是徐增平签字,说“徐增平是与乌克兰当局签署合约的唯一一人”,岂不是胡说八道?第二句说“国有媒体也从未厘清他与航母之间的关系”,第四句却说“目前尚未清楚他当时究竟如何将航母交给中国政府”。既然你《南华早报》记者也有很多事情“尚未清楚”,你有什么资格指责国内媒体“未厘清”呢?再说啦,你既然采访了徐增平,为什么不问问他“究竟如何将航母交给中国政府”的?也许你问了,他自己无法回答。原因是,他在这个项目中早已“出局”,后来的航母归航与他无关,“交给中国政府”时,他拒绝在澳门创律公司董事会决议上签字。这种糗事他当然不会告诉媒体。
/4_Vszuo8hqfHBg1sfD0FUic8gdDsvuwA.png)
徐增平买回20吨“瓦良格”图纸的故事,流传甚广,不但纸媒体和网络媒体引用,有一本名为《瓦良格迷局》的书中也在引用,更有甚者,北京电视台和山东电视台拍摄的介绍中国航母的节目中也照搬照抄。给人的感觉,这20吨图纸是确凿无误的了。1、签订“瓦良格”中标协议的第二天就搬运图纸决无可能。
据采访徐增平的媒体报道,1998年3月19日(实为3月17日--笔者注),徐增平在乌克兰竞拍“瓦良格”中标。第二天,1998年3月20日,徐增平就开始搬运图纸了,并且动用了8辆卡车。据《济南时报》 2011年9月30日发表的《徐增平:买回“瓦良格”的山东人》一文说--
1998年3月20日一早,徐增平就和助手以及黑海造船厂厂长一同乘飞机由基辅赶往黑海造船厂。徐增平和厂长两人在飞机上就航母设计图纸移交一事进行了探讨。 厂长告诉徐增平,那些资料起码有近20吨重,他们用了两个大资料库来放它……让徐增平难忘的是,当天等到所有的资料柜都装上车,由海关的人封固好车厢后,只见刚才还面无表情的警卫军官们,突然一声号令,立刻所有警卫人员都从楼里跑了出来,列队在卡车前。随着又一声口令,所有的人都严肃地向卡车敬礼,船厂厂长和海关商检人员也都不由自主地举起右手行礼。徐增平当时看到身旁的船厂厂长和总工程师等人的眼眶慢慢红了,流出了大颗大颗泪珠。这些图纸资料加上铁箱子总重量约有四五十吨,当天运走时整整装满了8辆大卡车。8辆卡车当晚直奔基辅机场,资料连夜运回国内……这些图纸运回来后,经过仔细查对,发现30多万张设计图纸中,有部分关键部位的图纸缺失。后来徐增平经过多重渠道了解得知,原来在徐增平他们到船厂之前,乌克兰国防部和俄罗斯的情报人员已取走了那部分关键图纸。后来,徐增平再赴乌克兰,通过私人关系,终于说服了黑海造船厂厂长和总工程师,将船厂工艺室保存的另一套完整的图纸拿了回来……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这段文字,也信以为真。因为情节太曲折,画面太生动,简直就是影视场景啊!试想,8辆卡车浩浩荡荡开往机场,再有一架大飞机在那里等候,然后飞机乘着夜色轰隆隆起飞,场面一定非常壮观!网上有个叫黎阳的人,写文章非常肯定地说:徐增平是出力的,在一线冲锋陷阵功不可没——尤其是拿到技术资料(乌方警卫流泪敬礼送资料装车的情节编不出来,不亲临现场见不到。徐能描述这一切证明他确实参与谈判有功)。徐增平说,运图纸的飞机是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的李武官帮他联系的。但是据我们了解,当时中国驻乌克兰的武官是徐元钦大校,根本就没有什么李武官!据邵淳介绍,徐增平在乌克兰中标之后,乌克兰出具的协议文本里有一份设备清单,上面并没有提到图纸。徐增平对媒体说他花2000万美元中标,其中200万是用于购买图纸的,纯属是编故事。还有人说:徐增平刚刚中标,购船款还没交齐,第二天人家就让你运走几十吨图纸,怎么可能? 事实证明,这种判断是正确的。徐增平实在是编故事的好手。2、戴岳和张勇看见图纸还睡在仓库里。
1999年8月下旬,北京东方汇中公司总经理戴岳和香港达程公司总经理张勇受邵淳的委托,到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处理购买“瓦良格”的未尽事宜。
9月2日,双方签完有关协议,戴岳向乌方提出要看看航母图纸,乌方派人带他们去了图库。据张勇介绍,图库很大,图纸很多,都是施工图。也就是说,在徐增平声称1998年3月20日就运走的图纸,到1999年9月2日,还完好地保存在仓库里。是这些图纸跟着徐增平“梦游”了一番,又回到了原来的睡床上?
2002年9月初,乌克兰华侨杨秋实给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发来一条重要消息:黑海造船厂股权将进行变更,原来的领导班子也要进行调整。如果想要购买“瓦良格”的图纸,希望尽快下手,否则变数太大。中船重工得到这个消息,经过慎重研究,认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将这批图纸买回来。虽然眼下国家高层并未改变不搞航母的决策,但是中船重工领导坚信,将来国家一定会搞航母的,预研工作不能停,要为将来造航母做好充分准备,否则等到国家要搞航母的时候,仓促上马,进度和质量都会受到限制。2002年9月13日,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军工局副局长牟安成率领唐士源、桂士宏、毛震亚、林志鸿、邹刚以及杨秋实,到黑海造船船厂参观图库,谈判购买图纸事宜,一直到9月21日。唐士源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回忆说:“存放图纸的仓库,一共四个房间,图纸堆得满满的,摆得整整齐齐。看仓库的是几个中年女人,没有指纹识别,更没有红外线。”从唐士源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出,图纸仓库的设备很简陋,完全没有徐增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描述的那么现代化。我甚至怀疑徐增平是否进过这个仓库。他所说的那些现代化设备--指纹识别,红外线--大概是根据现代电影画面想象出来的。 更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徐增平梦游一般运回来的8卡车、20吨图纸,时过4年之后,才被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买回来。以上事实证明,徐增平在“航母图纸”问题上,多次说谎。本来没有买回图纸,却编出一个购买20吨图纸的瞎话。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这不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有关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把航母图纸买回来的详情,可参见附录四唐士源所写的《关于购买“瓦良格”号航母图纸的真相》一文。/5_Vszuo8hqfHBg1sfD0FUic8gdDsvuwA.png)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最新力作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未完待续)
前文回顾
1、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序
2、“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购买航母]第一章
3、“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购买航母] 第二章
4、“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 购买航母]第三章
5、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四章
6、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 · 购买航母] 第五章
7、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六章(1)
8、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六章(2)
9、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七章(1)
10、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七章(2)
11、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八章(1)
12、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上部 · 购买航母] 第八章(2)
13、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九章(1)
14、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九章(2)
15、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章(1)
16、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章(2)
17、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章(3)
18、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一章(1)
19、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一章(2)
21、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二章(2)
22、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三章(1)
23、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三章(2)
24、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四章(1)
25、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四章(2)
26、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第十四章(3)
27、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附录一(1)
/6_s71wveTHQOWw45kQ0XCTKGMaVQZF4Q.png)
作者简介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
/7_RqoFWooicOcgW6LiaWicFvIiaqAlFQ.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