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1)

李忠效 听雪斋书馆 2020-03-03
127、155、210 潜艇战友聚会(2017年)视频


第二章  无线电班



一、无线电军士长韩林孝
韩林孝(?~1995),河北省交河县人。1955年入伍,曾任127潜艇无线电军士长。后长期病休。1995年去世。

韩林孝的故事比较复杂,不知该怎么说。思忖再三,还是从我认识他开始说起吧!
他当兵那年,我出生。我当兵那年,不到15岁,也就是说,他的军龄当时只有15年。但是在我看来,他的年纪显得比我父亲都大。主要是他长着一脸茂密的络腮胡子,人也比较胖,肚子很大。他的胡子如果留起来,演张飞、李逵不用化妆。
他的胡子不仅茂密,而且很硬,有一次,他从后面猛地搂住我的肩膀,用他的胡子在我脸上蹭了一下,顿时我的半边脸就红了,火辣辣的,像是被人用钢丝刷子刷了一下。从那以后,我见了他都躲着走。
韩林孝的家属也是海军,在旅顺基地某单位工作。据说他因为家庭问题受了刺激,精神上有点不大正常。不过对他的病因也有不同说法。
据曲昭阳回忆:
韩林孝很聪明,无线电专业技术很好,爱学习,爱钻研,爱思考。他的病可能和思考过度有关。
韩林孝长期在旅顺养病,很少到青岛。偶尔来一下,很快又离开了。
1976年3月,210潜艇到旅顺参加“7402”演习,驻在旅顺老虎尾。韩林孝也回到艇上来了,和我们一起住在大寝室里。老虎尾的潜艇宿舍也是按照苏联潜艇部队的样式修建的,和青岛的潜艇宿舍基本一样,部门长以下的干部和水兵都住在大寝室,几十张铁床,全是上下铺,能睡七八十人。
记得旅顺老虎尾的大寝室都是木头床,韩林孝睡的是上铺,以他那样肥胖的身体,爬上铺有些困难,不知为什么他要睡上铺。我想,如果不是他自己要求睡上铺,以他的资历、他的身体状况,谁也不会让他睡上铺啊!
韩林孝虽然回到了艇队,但是艇上并没有安排他上艇工作。他每天悠哉悠哉地在老虎尾的营区里晃荡。我们政治学习时,他也参加。看上去和正常人没啥区别。
有一天,他突然有些不正常了。那时候全国正在批判“资产阶级法权”,韩林孝把什么都看成是“资产阶级法权”了。艇部有一个旧沙发,上面有个裂口,他把一个手指伸进去,猛地一扯,哗!把沙发皮扯开一个长长的口子!
艇部里有两个印花铁皮暖水瓶,韩林孝一手拿一个,说了句“这也是资产阶级法权”,把两个暖水瓶猛地一撞,“咣!”瓶胆的碎片和热水稀里哗啦撒了一地。
艇领导拿他没办法,正在商量要不要把他送回家,这时北京发生了“天安门广场事件”(也称“四五事件”)。前一天媒体还在发布人民群众在清明节期间纪念周总理的新闻,第二天风头就变了,纪念活动演变成了“反革命事件”,邓小平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当天的出海计划取消,改为政治学习,按照上面的要求,进行“思想转弯”。思维正常的人,在这种时候即便不认同中央的决定,或者有怀疑,也都埋在心里不敢往外说。韩林孝不然,他无所顾忌地说:“我就不信,那么多人民群众都是反革命!”
一天早晨,部队还没起床,就听到走廊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并有人大声喧哗。不等起床的哨声,大家都起来了。一问,原来是韩林孝一大早拿着他的被褥,跑到老虎尾的山上去把自己的被褥烧了,并引发山火,烧了一片山。北方的4月,遍地枯叶,一点就着。
潜艇支队的警卫连战士发现山上冒烟,马上派人去灭火,这时发现韩林孝一边烧还一边喊:“让革命的烈火烧得越旺越好!”
警卫连战士不知他是干什么的,马上把他控制起来,一问,是210潜艇的无线电军士长,马上通知艇队去领人。
据冷万富回忆:
1976年韩林孝“火烧老虎尾”,我和王中才把他送到旅顺215医院。
215医院是专门治疗精神疾病的医院。经检查,韩林孝属于精神类疾病。多亏了他精神不正常,否则不把他送进监狱才怪。那个年代,“反革命罪”是会被枪毙的!
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他。
据张俊富回忆:
1994年我在大连海军政治学院学习,受潘维峰的委托,多次到韩林孝家和医院看望他。1995年2月,我从海政院毕业。离开大连。后来听说,他在1995年春天去世了。
40多年来,韩林孝“火烧老虎尾”那一幕经常在我的眼前浮现。面对“天安门广场事件”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精神正常的人都噤若寒蝉,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而唯有韩林孝这种所谓“精神不正常”的人,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不是一种社会的悲哀?


二、无线电军士长金瑞山
 


金瑞山(1942.10~),河北省乐亭县人。1960年6月入伍,1962年毕业于海军潜水艇士兵学校;1963年上潜艇后历任无线电兵、无线电班长、无线电军士长;1974年任潜艇学校电子学教员。1979年转业到唐山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从事审判工作,1980年任唐山市司法局公务员。1991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曾担任唐山市司法局公证律师管理处处长、河北省第一劳教所政委、党委书记、唐山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市司法局副县级调研员、正县级调研员。2002年12月退休。


我上艇的时候,无线电班有两个军士长,除了韩林孝,还有金瑞山。金瑞山个子不高,也不胖,整体显得比韩林孝小一号。韩林孝胡子多,外号“大胡子”,金瑞山胡子少,便得外号“小胡子”。
金瑞山很早就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经常犯病。个子不高的人都喜欢把腰板挺得笔直笔直的,而金瑞山好像腰板总也挺不直,老是向前弓着,这对于需要长时间坐着的无线电专业来说,是个很痛苦的事情,不知他是怎么挺过来的。
在我的印象中,金瑞山总是笑眯眯,好像没有什么犯愁的事情。
据徐祝平回忆:
金瑞山是艇上的文艺骨干,编写说唱都行。他编的快板参加过支队文艺汇演。
据邵新生回忆:
金瑞山工作时严肃认真,平时开朗活泼,还爱唱豫剧《朝阳沟》,优美动听。当时除了样板戏,其它歌曲基本没有。每年春节各部门表演节目,少不了他。特别是他表演拉小提琴,边拉边跳,逗得全艇官兵开心大笑。
另外他待人非常谦和,很少见他对部下发火。
金瑞山转业到地方以后,很多年没见到他,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通过潘维峰找到他。他应约写了一篇文章《考验》。后来他带了老婆孩子来北京,让我带路去看张司令。他们也多年没见了,一起叙叙旧,显得非常开心。

考 验
金瑞山

127潜艇奉命执行一次远航任务。潜艇在茫茫大海里潜航了十多天,见不到一缕阳光,吸不到一口新鲜空气,就连喝水也是定量供应的。24小时的船钟是艇员们辨别白天晚上的唯一用具。条件是十分艰苦的,却没听到有谁喊苦叫累。艇员们情绪乐观,斗志高昂,精神抖擞地坚守在战斗岗位上。而这时,厄运却降临到我的头上。我的双眼肿了起来,双脚肿得连鞋都穿不上了。医生诊断是肾炎,果断地为我采取了消炎措施。开始我有些疲劳,后来特别口渴,也有些头晕。我发烧了,连续打针吃药,体温仍然不下39度。
艇长张连忠同志十分关切地问我:“金瑞山同志,感觉怎么样?”
我知道,潜艇远航非小事,不仅直接由总参谋部或海军总部指挥,整个舰陆协同配备力量也很庞大。在这种情况下,我最害怕、最担心的是,由于我身体的原因而迫使潜艇提前返航,这将意味着此次行动的失败,还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张连忠艇长指挥的127潜艇以思想作风过硬、军事技术精湛、战斗作风顽强而著称。出航以来,全体指战员各个精神饱满,情绪高涨,而且远航任务已完成大半。在这种情况下,我能否克服困难,战胜疾病,坚守战斗岗位,是对我的思想意志品质的一次重大考验。于是,我对艇长说:“我能行,我能坚持住。”
艇长见我决心很大,精神面貌也很好,便和军医交换了意见,做了比较具体的交代。他充满信任地对我说:“配合治疗,注意休息,有困难随时报告。”

(本段落正文不知什么原因,网络审查通不过,只好删除。向作者表示歉意)

潜艇靠上码头,我立即被安排去疗养。经全面的检查后,医生告诉我,有可能已转成慢性肾炎了。医生为我安排了非常系统的治疗,病情逐渐好转。病友们为我高兴,为我祝福,也为我惋惜,都说肾是人体重要器官,人的精、气 、神都由肾脏决定。得了这种病,飞行员能不能上天,水兵能不能出海都是一个未知数。
对此,我有信心有勇气面对,十分自信地说:“急性的我都扛过来了,慢性的算得了什么?我把一百多斤交给了疗养院,绝对配合治疗,我要和医护人员共同创造一个奇迹,我要重返潜艇。
在疗养院,副院长亲自担任我的主治医师,为我制订了周密的治疗方案,只用了一个月时间,我就康复出院了。我爱人来队看我,住在招待所。有一天,张艇长的爱人赵秀珍大姐从青岛妇幼医院找了一个胎盘,交给我爱人,说胎盘治肾病是民间秘方有特效。两人忙不迭地为我做了一碗“肉丝面”,我不知道情况,一口气吃了个精光,觉得味道还不错,她二人乐得人仰马翻。我无从考证这个偏方儿的神奇效果,反正觉得元气大增,浑身上下有使不完得劲。
我带着胜利者的骄傲又回到了127潜艇,信心百倍地投入日常训练,数次执行远航任务,一干又是六年,身体都给予我充分的保障。直到今天,我再没闹过肾病。我十分自豪,因为我又实现了一个超越自我的突破。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编著的纪实文学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敬请阅读

前文回顾

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序言和引子
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1)
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2)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3
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4)
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5)
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6)
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7)
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8)
1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1)
1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2)
1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3)
1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1)
1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2)
1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3)
1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4)
1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1)
1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2)
1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3)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