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3)

李忠效 听雪斋书馆 2020-03-20
127、155、210 潜艇战友聚会(2017年)视频

第四章 机电部门

机电部门也叫五部门,是艇上最大的部门。人员最多,机电长的级别也要比其它部门长高半级。机电长为正营,一四、二三部门长为副营。
 

三、动力长陆建雄
 


陆建雄(1936.1~),上海市人。1956年7月高中毕业,被学校保送至大连海军工程学院内燃机系机电专业,历任学员、团支部书记、区队长、系团工委委员;1959年参加国庆十周年北京大阅兵,1960年赴海南岛榆林海军基地参加舰艇实习,参加西沙群岛巡航;1961年7月,结束五年本科学业,被分配到117潜艇任动力长,1966年任127潜艇动力长。1969年秋转业到上海彭浦机器厂工作,历任工人、车间支部副书记、主任、书记、科长、销售部经理。1996年退休。


我当兵的时候,陆建雄动力长已经转业到地方工作,我没见过他。上海的老战友们经常说起他来,并说陆动力长很怀念在127艇的生活,想参加本书的征文活动。陆动力长今年82岁了,这么老的同志,还有这么高的热情“回归”老127艇,我当然高兴,只是我无法记述他的故事,只能让大家看他自己的文章《难忘的一刻》了。


难忘的一刻
陆建雄

我离开127潜艇,已有48年之久,不知艇上原来一些老同志、老战友们的情况如何。在写此文时,我首先要感谢姚其樑、陆根大、徐祝平三位老战友,是他们千方百计找到了我,并将艇上一些老战友的信息告知于我,包括一本“大海深处的青春航迹”的书,一张2014年老战友在青岛聚会的实况录像光盘,让我知道了战友们的情况。后来,他们三人又组织了几次聚会,让在沪的老战友们碰碰面,互叙友情。近日,鱼雷军士长吕同乐夫妇来沪探望女儿,久别重逢,见了面好亲切,彼此老得都认不出来了。
当姚其等三人告知我,原来的电工班长刘锦和因两次中风,并瘫痪在床的时候,我们都很关切,并提议一起去南通护理院看望他。
2017年2月初的一天,我们在沪的6人,加上苏州的邱勇,靖江的秦立荣,到南通长途汽车站会合,在刘锦和两个女儿的陪同下,去了护理院。看到坐在椅子上的刘锦和,我们心里都非常难受,我眼泪含在眼眶里,差点流出来。刘锦和才74岁,看上去那么苍老,且已痴呆,看人几乎无知觉,完全不认得我们了。想当年他在艇上时,长得又白又胖,脸上一直挂着笑容,讲一口苏北话,听着很亲切。他好学上进,技术精通,工作一丝不苟,是个好小伙子!
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他已进入风烛残年。真难以接受眼前的事实。但愿他坚持治疗,多活几年。我们与他及家属一起合影留念,把这难忘的一刻定格在照片上。
此次相见,让我想起了已经去世的三位老战友:原艇政委王敬礼、原航海长江世忠、原电工班长韩芳润。我和江世忠、韩芳润曾受王敬礼政委指派,组成三人写作小组,由我执笔,书写127艇创“四好”的材料。那时我们都很年轻,一眨眼就过去了将近50年!
记得在10年前,我和老伴探亲去青岛,韩芳润得知后,亲临4808厂家属宿舍,探望我们夫妇俩。当时,他已是北海舰队副参谋长兼青岛基地司令员,见面时也没什么架子,问长问短,充满友情。
如今,王敬礼、江世忠、韩芳润他们三人都离我而去,连葬礼都没能参加,真是遗憾。但愿他们三人地下有知,不要忘了我这个老战友。最后,我也希望我们在世的战友们平安健康,安享晚年!
 


四、动力长罗道炎
 


罗道炎(1938.3.11~ ),现名,罗潜兵,广东省兴宁市人。1956年7月入伍,1961年7月毕业于海军工程学院,1961年8月到青岛潜艇支队任112、127潜艇动力长。1969年7月复员。1969年至1980年在大连电机厂当工人。1981年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97年退休。


1970年1月上艇的时候,罗道炎已经不在艇上。我第一次看到“罗道炎”这个名字,还是在2008年编辑老艇纪念册时。动力长刘长江在他写的文章中提到,艇长张连忠和政委王敬礼派他去大连,帮助罗道炎安排工作。第一次见到罗道炎本人,是在2014年7月老战友青岛聚会的时候。他和大连的战友一起来的。他个子不高,黑黑的,瘦瘦的。好像是于水洋介绍说,他是罗道炎。我这才把罗道炎的名字和眼前的这个人对上号。我热情地和他握手,尽管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他是我们五部门的老领导啊!
就是在那次聚会时,很多战友给我提意见,说我2008年编的那本纪念册没把他们收进去。当时我喝了一点酒,很多人起哄,让我讲几句,我一激动,当众宣布,我要再给老艇编一本书。大话说出去了,总是要落实的。2016年6月,我退休了,这才有时间来编书。我想这本书应该与2008年编的纪念册有所不同,就采用了以我的回忆为经,以大家的回忆为纬的结构方式,这样就只能以我1970年1月上艇,到1976年10月离开本艇为界限,之前离开本艇和之后来到本艇的人员,均不在本书征稿范围(上一本书中已经收录的文章,不受此规则限制)。所以就没有向1969年7月离开本艇的罗道炎动力长约稿。
在编书的过程中,上海的几位老战友给我发信息,说上海的陆健雄动力长也想参加进来,他也是1969年转业的,本不在约稿的范围内,老领导愿意回归到这个团体中来,我当然欢迎。但是我当时忙得焦头烂额,就忽视了大连还有一个和陆健雄动力长一样老资格的罗道炎动力长。2017年11月的青岛聚会,罗动力长又来了。说明他很想和大家一起团聚啊!这时我仍然没有意识到,新编的书里没有罗道炎。
2018年春节,我在丹东接到于水洋的电话,他说:罗道炎听说《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要正式出版,还在补充新找到的战友,他也想参加,行不行?我忽然意识到,我的工作出现了重要失误。我马上表态:老领导要参加,当然欢迎。于水洋给了我罗道炎的电话,我马上给罗道炎打电话表示歉意,并郑重向他约稿。
罗道炎不会用电脑,他的稿子写好以后,是让他的孩子发给我的。收到邮件,两张照片下面分别注明“罗潜兵年轻照片”、“罗潜兵现在照片”,我一头雾水,不知怎么回事。“年轻照片”根本看不出是谁,“现在照片”有点像罗道炎。再看他的简历,“罗潜兵,曾用名:罗道炎”。我恍然大悟。
后来我从曲昭阳那里得知,罗道炎很早就改名“罗潜兵”了,据说是以前叫罗道炎时得过肝炎,因为忌讳这个“炎”字,就改了名字。现在身份证上就是“罗潜兵”。
过去的老战友并不知道他改了名,如果用“罗潜兵”,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谁,所以,在这本书中,还是用他的“曾用名:罗道炎”吧!



枕戈待旦
罗道炎

有一种情感,只能用心去感受!有一种情感,只能用心去珍藏!但这种情感不能被简单的划归为朋友,它超出了朋友的界限和范畴,这就是战友情!这种战友情不一定人人都有,但有了就铭刻一生,但有了就渗入心髓融入血脉,抹不去,忘不掉。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感到珍贵。
忆往昔峥嵘岁月,57年弹指一挥间。蓝色的军营、整齐的队列、潇洒的军姿、艰苦的训练、嘹亮的歌声、整洁的内务、掷地有声的口号、铁一般的纪律,以及在一朝一夕间建立的真挚的友情,这一切的一切仿佛昨天刚刚发生的故事,在我的一生中成为一种挥之不去、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
那还是1967年,127潜艇在大连船厂进行中修,快完工时,身穿黄军装的张连忠同志来到127艇当艇长。当时地方“文革”各派武斗很乱,为了安全,他决定抢时间,让刚修好的潜艇连夜返回青岛基地,准备集中精力,进行军事训练。可是干部、战士的思想深受“文革”影响,甚至在军营搞派别活动,一时有搞乱战斗部队的危险,此时王敬礼政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坚持党指挥枪的建军路线,迅速纠正部队中各种错误思想行为,确保了张艇长大练兵计划,并有效地支持张艇长从严、从难训练部队。在张艇长的指挥下,全艇上下又快又好地完成全科目训练,官兵们迅速掌握手中武器,很快成为战斗值班的主力艇,枕戈待旦,时刻准备迎击敢于来犯之敌。
张艇长不但训练严格,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能打仗、训练有素的干部战士,同时也用他对战士的关爱,呵护着每一位战士。
记得1967年,我家属来队探亲,且怀孕待产,部队招待所床位有限,探亲家属很多,无法长时间安排。张艇长知道以后,就把自己住的两间房让出一间,让自己夫人和孩子挤在一起住。当时他的小儿子还不到一岁。他给自己安排在营房值班,很少回家照顾夫人和孩子。热心肠的艇长夫人赵秀珍大姐,对我爱人关怀备至,手把手传授产前产后的知识经验,我家属在艇长家一住就是两三个月,真感谢赵大姐的关照,叫我忘不了。我后来经常讲给儿子听:“你是在海军司令员家里生的,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长大了以后也要当一名海军战士。”自此以后很多同志来队家属都在艇长家住过,现在想来,真难为赵大姐了。
由于健康原因,我自己不能继续留在部队服役,需要复员到地方,但是地方“文革”后期还很乱,安排复转军人非常困难,张艇长和王政委派多人到地方联系,最后才安置我到了工厂,走向新征程。虽然到了地方,但我一直以一个军人应有的优良作风要求自己。是的,因为我是军人,所以更应该有毅力和斗志;因为我是军人,所以更应该懂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军人退役不退志,军人退伍不褪色。发扬优良传统,勤奋学习,争先创优,自强不息,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理想与信念,秉承忠诚与责任,奉献光和热,和所有复员的战友们一起在祖国各地,为我国的建设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编著的纪实文学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敬请阅读

前文回顾

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序言和引子
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1)
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2)
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3
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4)
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5)
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6)
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7)
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8)
1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1)
1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2)
1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3)
1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1)
1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2)
1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3)
1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4)
1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1)
1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2)
1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3)
2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1)
2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2)
2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3)
2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4)
2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5)
2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1)
2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2)
2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3)
2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1)
2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2)
3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3)
3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4)
3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5)
3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6)
3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电班
3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1)
3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2)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